張溫帙
漆盒,最初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人使用的生活用器,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寫道:“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逼渲谐酥谱鞯摹皺场?,是嵌了貝殼、寶石、翡翠的“百寶嵌”漆盒,也就是明清時期揚州漆工匠周翥創(chuàng)造漆工藝技法“百寶嵌,,的一種工藝手法。由于歷史的變遷、社會的動蕩與戰(zhàn)亂,如今我們在世界級的大博物館才有可能一睹這些珍貴螺鈿鑲嵌漆盒的芳容。
中國,螺鈿漆藝起源之地
螺鈿起源于中國殷周時代。20世紀80年代初在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出土了不少西周時期的鑲嵌螺鈿漆器,商周時期,人們只會將貝殼簡單地進行切割打磨,在漆底上稍作點綴,發(fā)展至唐代,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工匠們開始將螺貝鋸磨成不同厚度的薄片,再經(jīng)過打磨、拋光,直到泛出彩虹般的珍珠光澤才謂之螺鈿。通過鑲嵌、黏貼、研磨、髹涂等工藝技法,運用大漆堅牢的粘著力,將螺鈿鑲嵌在漆器表面上,使鑲嵌螺鈿髹涂大漆的器物透出獨有的光彩與奢華。
螺鈿工藝發(fā)展到唐代8世紀中葉,已經(jīng)非常成熟,種類繁多,有木地螺鈿、漆地螺鈿、樹脂地螺鈿、玳瑁地螺鈿,幾乎囊括了亞洲各地的螺鈿種類,其中的玳瑁——一種來玳瑁帽海龜?shù)臍?,是當時螺鈿最為珍貴的質(zhì)材之一?!剁殍G堵葩毢苫x鴦圖八方蓋盒》收藏于日本正倉院,是中國唐代皇室贈送給當時日本圣武天皇的厚禮。八方蓋盒呈八角形,長約356厘米,花紋晶瑩,玳瑁表層鑲嵌珍珠丹和琥珀制成的花鳥紋飾彰顯華美瑰麗工序繁復的螺鈿工藝,體現(xiàn)了盛唐時期極為璀璨輝煌的成熟風格。
中國晚唐五代期間的螺鈿漆箱《花鳥紋嵌螺鈿黑漆經(jīng)箱》,現(xiàn)藏江蘇省蘇州博物館,屬于厚螺鈿的漆器作品,白色貝片在光的作用下,呈現(xiàn)出淡雅的五彩。黑漆經(jīng)箱長35厘米,寬12厘米,高12.5厘米,木胎,用合題法鑲榫制作。長方形,箱蓋盝頂,臺座略寬與箱身連接。表面黑漆,經(jīng)箱上的花紋、圖案都是用螺鈿裝飾,蓋墻飛鳥紋,用花葉間隔,內(nèi)施金平脫花紋,如嫩芽初茁。箱身立墻嵌石榴、牡丹等花紋。以上紋飾均用厚螺鈿鑲嵌,并用線雕刻紋理,外箱身精美絕倫。
到了宋代,唐代輝煌的螺鈿工藝已衰落無存,11世紀的后半葉,方勺所著的《泊宅編》里面就有“螺填器本出倭國,物像百熊頗極工巧,非若今市人所售者”,宋人反借鑒日本螺鈿工藝的同時還引進高麗的薄螺鈿工藝,并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符號,創(chuàng)造了像《黑漆嵌螺鈿人物圖盒》這樣絢麗的螺鈿漆器,這也是宋元時期螺鈿漆藝的代表作品,這件作品的紋飾保留了唐風的牡丹紋、唐草紋、菊花紋、蓮花紋等紋樣,盒蓋鑲嵌人物圖極其豐富奢華與絢麗多彩,是運用薄螺錮技藝的經(jīng)典之作。
明代之后,薄螺鈿漆工藝進一步發(fā)展出了加金箔、銀箔、金屑、銀屑等工藝技法,使薄螺鈿漆器更加璀璨絢麗。在此漆器生產(chǎn)的盛世時期,髹漆工藝承前啟后,漆工黃成著述的《髹飾錄》是現(xiàn)存最早的髹漆工藝總結性專著。黃成在《髹飾錄》中對螺鈿的闡述有:“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圖、點、抹、鉤、挑,總以精細密致如畫為妙。又分截殼色,隨彩而施綴者,光華可賞?!?/p>
明代中后期,同是揚州漆工匠周翥創(chuàng)造了馳名中外的百寶嵌工藝,將螺鈿、珍珠、壁玉、水晶、瑪瑙、玳瑁、青金、綠松、象牙、寶石、蜜蠟、沉香、彩石、珊瑚等各種貴重質(zhì)材,通過切、割、雕、鏤、磨、刻等技法巧妙地將山水、花卉、樹木、鳥獸、蟲草、人物、樓臺等形態(tài)鑲嵌在首飾盒、掛屏、屏風等漆器表面,巧用珍奇原料的天然質(zhì)感,打磨出高浮懸雕的藝術效果?!鞍賹毲丁睂賹毸C聚,于畫面設計精細繁密,極其奢華名貴,很受皇家貴族喜愛。百寶嵌到清代更為盛行。
清代的螺鈿鑲嵌工藝無論在紋飾上、題材上、技法上與藝術風格都產(chǎn)生很大的變化,主要是順應清朝滿族統(tǒng)治階級繁縟華麗的審美趣味,也體現(xiàn)了滿漢文化交融的意趣,髹飾工藝吸收了西方外來文化,器物裝飾趨向細膩精致。如使用曲線設計,纖弱嬌媚,光澤閃爍,華美精巧的設計手法,追求華美閑適、雍容繁褥的極致藝術風格,突顯髹漆工藝技法的精湛。揚州漆工匠江千里的薄螺鈿鑲嵌藝術風格,直接影響了明代后期及清代螺鈿漆器的發(fā)展,甚至影響到今天人們對螺鈿鑲嵌的審美趨向。
日本,奉為國藝之漆
漆藝源于中國,但由于歷史的變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盛于日本。因此,日本也被稱為“漆國(Japan)”。日本漆藝從繩文時代開始,脈脈相傳,在悠久的歷史中不斷學習中國乃及東南亞各國的技術發(fā)展,結合自身的文化特點,逐漸形成了日本獨特的藝術風格。
從日本漆藝發(fā)展的歷史看,漆器被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上至王族、士大夫,下至平民,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不同等級的漆器,貴族階層使用螺鈿鑲嵌、朱地戧金、黑地戧金等精美漆器。平民階層則多使用木地涂等漆器。從唐宋時期開始,中國的漆藝隨著漆器開始大量傳入日本,到了江戶時代,日本漆藝已經(jīng)將中國最優(yōu)秀的技術和最本質(zhì)的美學內(nèi)涵,融入本民族自身特有的審美文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從日本正蒼院留下來的唐代螺鈿漆器開始,日本就有了其獨特的螺鈿工藝發(fā)展歷史。從奈良平安時代開始,到中世紀,螺鈿漆器結合日本獨有的蒔繪技法(蒔繪乃日本獨特的漆器裝飾法,即以漆描繪紋樣,在漆未干前灑以金、銀粉或色粉的技法),奢華的螺錮鑲嵌與華麗的蒔繪將審美與功能集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日本絢爛的螺鈿漆器新時代。
從奈良時代開始,日本螺鈿工藝逐漸出現(xiàn)了金銀泥繪、金鏤、平紋、漆皮、干漆等各種技法,蒔繪漆工藝便產(chǎn)生于這個時期,輝煌于江戶時代。日本漆工創(chuàng)造性地把中國灑金罩明研磨推光的“末金鏤”發(fā)展成為蒔繪漆工藝技法。
蒔繪的灑金法可能是受中國明代漆工專著《髹飾錄》中所說的“屑蚌末”技法的影響,以灑金的方法灑在漆器面上的裝飾。這個技法又分為“平蒔繪”與“高蒔繪”。奈良平安時代的國寶級經(jīng)典作品《單輪車螺鈿蒔繪手箱》現(xiàn)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件作品除了蒔繪與描金以外,還融入了螺鈿鑲嵌工藝,形成了螺鈿與蒔繪結合的一種獨有的漆工藝技法,在世界漆藝史上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日本風格的藝術形式。蒔繪的紋樣圖案,以自然景物與花草為題材,表現(xiàn)日本崇尚大自然的民族性格,無論是山巒、流水、花鳥、板橋等都體現(xiàn)了一種特有的日式審美情趣。
從奈良平安時代到江戶明治時代,是日本螺鈿漆工藝突飛猛進的時期。
蒔繪技藝在江戶時代發(fā)展最為鼎盛,在眾多的漆工匠中,本阿彌光悅對日本的藝術貢獻顯著,被稱為日本的“畢加索”,他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了平淡而富有深沉的純粹的日本美學觀,其作品含蓄、平靜、純潔,手法洗練大氣,形成了光悅蒔繪“琳派”的藝術風格。江戶時代中期,尾形光琳繼承光悅蒔繪的漆工藝技法與藝術風格,運用蒔繪漆工藝結合螺鈿工藝,將“琳派”發(fā)揚光大。光琳的經(jīng)典代表作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八橋蒔繪螺鈿硯箱》。作品由兩層硯盒所組成,上層置硯與銅壺,下層儲紙。硯箱的裝飾紋樣依《伊勢物語》第九段“八橋”的場景設計,螺鈿鑲嵌燕子花,葉莖則以蒔繪技法制作。板橋采用經(jīng)加工腐蝕后的鉛板,而樁基則用銀板,在質(zhì)感上形成強烈對比效果。硯箱的內(nèi)部描以金色水波紋樣,橋的別致隨打開箱蓋便能發(fā)現(xiàn)。光琳的漆藝設計深蘊自然意態(tài)的精髓,其裝飾纖巧細膩,妙趣橫生。韓國,漆器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韓國,螺鈿漆器作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封建制度的影響下,往往只有貴族階層才能使用,一般平民是不能使用漆器作為日常生活用具的。在進入現(xiàn)代化進程韓國的今天,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螺鈿漆器的含義與象征,因為每個家庭無論嫁娶都必須擁有螺鈿漆器作為嫁妝或者聘禮。富人或者貴族會購買螺鈿衣拒、螺鈿床、螺鈿化妝桌等大型的螺鈿鑲嵌家具,一般平民只能買螺鈿化妝盒,或者首飾盒等。哪怕再窮的韓國人結婚時也要買上一兩件有鑲嵌螺鈿的精美小鏡子、或者一對漆碗、筷子等/小件螺鈿漆器作嫁妝。韓國人對螺鈿文化的著迷,沒有任有問種藝術形式如此地受韓國人的喜愛,興盛于高麗比哦初期的螺鈿工藝,是如此完美地反映出韓國人在生活中,培養(yǎng)出的那種淡雅的藝術精神與樸素的自然觀,在經(jīng)歷了多少個朝代興衰與無數(shù)個歲月的流逝過程中仍然不斷地發(fā)展著,也反映了韓國人心靈深處對器具文化的一種寄托與歸宿感。
從高麗時代12世紀到朝鮮時代、一直到今天,螺鈿漆器的制用都十分盛行,高麗比哦與朝鮮時代的螺鈿漆器樣式已有明顯的分別,更不同于中國與日本的藝術樣式。從了專世的作品分析,高麗時期的螺鈿漆器,仍承襲新羅時期的唐朝及本土祠料的特色,向更具本民族特色的方向邁進。高麗時期螺鈿漆器紋飾的繁縟特點,集中表現(xiàn)的主題以菊花紋、菊唐草紋、菊牡月尼草紋為最著。高麗太相統(tǒng)一全國后,佛教成為國教,貴族階層需要高級佛教用品和生活用品。
高麗王朝1310年設立官營供造署(中尚署),大量生產(chǎn)螺鈿漆器,主要以佛器和貴族生活用品為主,所以高麗時期螺鈿漆器的精美和貴族化需求是分不開的。高麗時期的螺鈿漆器設計,無論是功能還是器形鎬點都受到佛教藝術的影響。以下這件純菊花紋螺鈿漆器,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螺鈿菊花紋經(jīng)函》,菊花紋經(jīng)函37.8厘米長,19.2厘米高。盒蓋有斜角設計,在凸起的方形中心上寫著漢文“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以示其為專門存經(jīng)所用,字形也是由螺鈿鑲嵌而成。盒蓋周圍繞著多瓣菊花紋,轉(zhuǎn)角的位置也是菊花飾帶裝飾。盒面也用菊花紋裝飾,紋飾則由于薄螺鈿的流行及切拔法、伏彩法等技藝的發(fā)展,日趨細密繁瑣?;ㄈ镉眉t漆以玳瑁鑲嵌。此盒被認為是高麗時期螺鈿鑲嵌器傳統(tǒng)風格的典范之作。另外,藏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螺鈿菊唐草文洲濱形盒》,高4.1厘米;最大幅10.2厘米。盒呈半花形。盒身遍布單開菊紋繞以卷草文,盒蓋中嵌出三朵六瓣花型,并點紅、黃色漆作襯。工藝精湛,造形雅致,裝飾繁縟。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在日統(tǒng)時期就開始關注韓國漆器的收藏與保有。中央膺物館收藏的漆藝作品代表著高麗時期與朝鮮時期的螺鈿漆器的最高水準。比較而言,朝鮮時期的螺鈿漆器的藝術,風格樣式多樣化,除了延續(xù)與發(fā)展了高麗末期的設計風格以蓮花紋、寶相花紋、牡丹紋、菊花紋為主題以外,還創(chuàng)造性地將漆器紋樣(花鳥紋、葡萄紋、雙鶴紋、梅鳥紋、四君子等)變成一幅花鳥畫或山水畫作為漆器的主題,鑲嵌到漆器的表面裝飾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這種獨有的大韓風格也透露出文人士大夫階層代表的審美情趣。
縱覽漫長的漆文化歷史,中國、日本、韓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如果沒有日本正倉院收藏的那件中國唐朝的奇出珍寶《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我們也許無法一窺曾經(jīng)唐朝螺鈿漆藝的輝煌嗎?如果中國唐代皇家沒有贈送這件奇世珍寶給日本圣武天皇,日本奈良平安時代、江戶時代會有這么多杰出的漆工匠、創(chuàng)造這么多精美絕倫的螺鈿漆器。如果宋徽宗沒有派使節(jié)徐兢到高麗國去,中國宋代會有薄螺鈿工藝出現(xiàn)嗎?如果中國明代的《髹飾錄》灑金技法沒有傳入日本,日本今天會創(chuàng)造如此豐富的蒔繪技藝嗎?從這些螺鈿漆盒的國寶級案例中可以證明,無論歷史未來如何變遷發(fā)展,東亞之問的文化交流深植血液、交互綿延,永遠不會變,更不會斷。但愿我們都能成為“買犢還珠”里的那個楚人,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美的“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