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平
雖說寫詩在時下已是人人都可參與的手指運動,我每年收到的朋友寄贈的詩集當以百計,而自己平時主動購買和閱讀的還不在其數(shù)。但這次看到朱田文的這本新作,眼睛還是為之一亮,愿意以感激和喜悅的心情來接受它。
當然,對于那些讀慣了先鋒派和炫技派的人,他們或許會因詩里的語言關(guān)系比較明確,技術(shù)手段樸素,感覺不夠刺激,只有少數(shù)有耐心的讀者才會覺察出一種很不同的意味來。講得明確一點,就是少了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華麗與斑斕,多了點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簡約和深沉。作為一個四十年前就在寫詩、現(xiàn)在還在寫詩的詩人,能拿出這樣一部厚實的詩集來,至少在我看來,他已經(jīng)夠努力了。
寫詩是個有名的難侍候的活,而且寫的時間越長,寫得越好的人,對此可能體會越深。因為這玩意看得見,摸不著,說不清,評價又往往因人而異,不像你腕上戴的雷達表、出門開的奔馳車,質(zhì)量方面有著國際公認的標準。大體而論,一首好的詩歌,應(yīng)該是一個好的身體和好的裝飾完美結(jié)合的典范吧。年輕時候我們寫詩,更多的注重于外表的功夫,語不驚人死不休;要到一定年紀后,才知道身體質(zhì)量的重要性,再到一定年紀后,才知道智性和心靈的重要性。這樣一折騰,一生也就差不多了。真正能夠?qū)⑼獗?、身體和心靈融為一體的,古往今來除了極少數(shù)的天才外,概莫能外。能在某一類型和階段寫得像個樣子,已經(jīng)很不錯了,寫得比人家好,就是優(yōu)秀詩人了。
朱田文的詩,大約處于上面說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中間吧,年輕時候的浪漫和激情顯然告別已久,像艾略特說的那種跟自己說話的年齡還沒到來,人到中年,世事萬變,荷戟彷徨。如同在黑暗的房間中一步一步摸索著前進,老老實實記下內(nèi)心的每一記觸感和心跳,并且告誡自己要盡可能真實,要及物,因為偉大的龐德說過,語言的準確性是寫作的最高原則。
朱田文體驗生命,感受時間,追憶往事,寄情故園,努力探索著平凡事物背面的意義,同時活到他這個年齡,世界與個人,國事和家事,在眼里看來大概已沒多少區(qū)別,他寫上林湖瓷片上的唐朝,也寫杭州灣的時代變化;寫敘利亞的倭瑪亞清真寺,也寫女兒手中的豌豆花;悼念屈原,也悼念生活中的好友蔣文生。后面這個人曾是我和他的共同朋友,有一年我兒子報考寧大自主招生,他們兩人熱情相助,忙前忙后,讓人一想起來就感到溫馨。如今,時間過去不過三年,其中的一位已離開我們長眠地下:
“我早早醒來
惟恐慌早早死去”
——《悼蔣文生》
深厚的情感,睿智的哲思,要積蓄多少悲痛的力量,才能說出這樣平平常常的一句話。昔袁隨園先生論詩,認為年輕詩人和非年輕詩人的區(qū)別,就在于后者“多簡練者,皆由博返約之功。如陳年之酒,風霜之木,藥淬之匕首?!边@個要求,我想朱田文大概是已經(jīng)做到了。我曾經(jīng)也想寫首詩悼念,現(xiàn)在已放棄了這個打算,因為我要說的他已替我說出。
是什么在消失,是什么在生長
一生如此短暫,艱難而平淡
看到鳥從湖面上一掠而過
心頭還有什么不能放下
——《內(nèi)心的湖泊》
這樣的聲音不是擴音器里的聲嘶力竭,而是音樂會結(jié)束后廳壁四周久久不息的回聲;不是關(guān)西大漢的銅琵琶鐵綽板,而是裹在絲綢中的寶劍鋒刃無聲的顫動;不是黎明時分湖中耀眼的島嶼的霞輝,而是深夜月色掩映下海底深埋的礁石的暗涌。
月光絲綢一般光潔地灑下
仰頭看月,說不出一句話來
秋風吹過,我的白發(fā)飄動
在月亮下面,安靜地活著。
——《月光之下》
如此地開闊和寧靜,如同晚風里遠遠傳來的教堂的鐘鳴,溫和地表述中自有一種感人心魄的力量。這讓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即作者內(nèi)心藏有一個豐沛的情感湖泊,平時不輕易打開,一旦找到合適的渠口,就會以極其自然而非刻意營造的方式釋放。正是在這樣平淡的外表下,生活的某些本質(zhì)被直接有力地揭示出來
這也是我想象中十年或二十年后朱田文的自畫像,不管他寫時是否有此主觀意圖,反正我是這么認為的。說起來,我們那個時代出來的詩人,跟現(xiàn)在的多少有些區(qū)別,文學對我們而言是很高很神圣的東西,詩歌更是類似宗教,一旦喜歡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會輕易放棄。而寫詩的唯一目的就是寫詩,正如作者那樣,年輕的時候?qū)?,現(xiàn)在人到中年同樣寫,以后老了肯定還會繼續(xù)寫。因為這既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信仰。至于能寫到什么程度,取得多少成就,實在不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