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超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提到了珍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鎏金銅蠶”,稱其見證了2000多年前先輩開辟絲綢之路的歷史。這只鎏金銅蠶1984年出土于陜西省石泉縣,通長5.6、胸圍1.9、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計9個腹節(jié),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tài)為仰頭或吐絲狀,制作精致,造型逼真,是見證絲路歷程的標本。
中國是古農業(yè)國,凡有作為的帝王均重視稼穡與紡織,以“耕織”為題的藝術創(chuàng)作,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巖畫。戰(zhàn)國時期的宴樂射獵采桑紋銅壺,清晰記載了當時種植桑樹的情況。之后,先秦彝器、兩漢畫像磚、魏晉墓室壁畫及唐、宋佛窟畫,均有大量有關稼穡、桑織的場面。尤其南宋,農業(yè)高度發(fā)達,形成一整套農耕模式,樓璹總結歷代歷史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作流芳后世的《耕織圖》,后人根據此圖不斷完善,流傳至今的有21個版本,這些版本中不乏劉松年、梁楷、仇英和唐寅這樣的書畫大家的參與。
陜西歷史博物館2014年9月在對南庫庫藏文物普查清點時,清理到一批書畫類文物,該批文物系長安柏震炎先生捐贈西安市文管所的一批紙質藏品,后輾轉移交陜西省博物館(現(xiàn)西安碑林博物館)。箱內均為紙質文物,保存狀況極差,藏品出現(xiàn)不同程度病害,且病害有繼續(xù)發(fā)展的趨勢,急需進行修復處理。在清點這批文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組木刻套色彩印的《桑蠶圖》畫軸(圖一),由于殘損和病害相當嚴重,在辦理了提修手續(xù)后對其進行揭裱修復工作。
此組木刻套色彩印的《桑蠶圖》為光緒十六年印制,由24幅版畫組成,畫幅縱31、橫30厘米,組成6個立軸,畫芯高136、寬30厘米,裱件高190、寬39厘米。首張有種桑歌,末張有跋語,細致地介紹了桑蠶養(yǎng)殖業(yè)的各個步驟。在24幅木刻版畫中,人物刻畫細膩,桑蠶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全面,是一部桑蠶養(yǎng)殖業(yè)的教科書。此套《桑蠶圖》共繪有人物117人,其中男50人,女67人。表現(xiàn)了男女老少聚于田間農舍之中,辛勤栽桑、飼蠶、織作的繁忙勞動場面。在24幅畫中,大多是一圖一題性的介紹,也有一圖二題的內容,如果按生產內容劃分,可分為三部分:即植桑、育蠶和織造。
自南宋樓璹《耕織圖》問世至清末700余年間,各版本的《耕織圖》是不同時期和地區(qū)農業(yè)耕織的一部圖像史,也是封建地主剝削農民的佐證。如樓玥所說:“此圖此詩為有補于世。夫沾涂足,農之勞至矣,而粟不飽其腹。蠶繅織紉,女之勞至矣,而衣不蔽身?!贝送?,在傳播和推動農業(yè)技術、促進其發(fā)展方面,各版《耕織圖》不失為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堪稱古代文化的珍貴遺產。
經查,此木刻“桑蠶圖》為光緒十五年(1889)郝子雅所刻,此圖即當年的木刻畫冊,共24幅圖,畫幅長32、寬28.6厘米。首圖“種?!庇小胺N桑歌”,末圖“成衣”有跋語,全圖除“種?!薄坝!薄霸陨!薄吧湫藜簟薄吧涔芾怼蔽宸鶊D以外,其余皆有題詩,有的詩歌與《豳風廣義》同,是記錄清末陜西關中地區(qū)蠶桑生產的圖像資料[1]。
此圖在跋語中說明了編撰緣由:“桑蠶為秦中故物,歷代皆有,不知何時廢棄,競有西北不宜之說,是未悉豳風為今邰州,岐周為今岐山,皆西北高原地,豈古宜而今不宜耶?歷奉上憲興辨不成,中止奉發(fā)《蠶桑輯要》《幽風廣義》,或以文繁不能猝識。今奉《蠶桑簡編》,復翻刻,遍散數(shù)年。勸諭諄諄躬自試辨,皆驗。逢人指示已日有起色,務桑養(yǎng)蠶者亦伙,憂慮不及遍,喻不能合法。因取《豳風廣義》諸圖仿之,無者補之,繪圖作畫刻印,廣布俾鄉(xiāng),民一目了然,以代家喻戶曉,庶人皆知。務地利復其固有,衣食足而禮義生,幽風再見今日,所厚望焉,是舉也。書者為甘肅候補州判邑人張集賢,繪者為候選從九品邑人郝子雅。時光緒十五年歲次,己丑冬十一月吉日刻。板存三原縣永遠蠶桑局?!盵2]
由此可見,此圖的繪制是為了恢復關中地區(qū)的養(yǎng)蠶業(yè),由于當時刊行的《蠶桑輯要>《幽風廣義》皆是文字,而老百姓不易理解,因此繪圖來推廣養(yǎng)蠶技術。此圖現(xiàn)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3]。
《桑蠶圖說》以陜西關中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情況為背景,畫面形象生動,并且在圖的上方附有文字說明,圖文并茂。
如“種桑大要”圖中指出:“楚北之桑,種既不佳,隨地生長,不剪不接,是謂毛桑。又不去草,不澆糞,枝高老而葉枯瘠,蠶食不肥,其弊坐此。不知桑宜干燥,須擇山下高坡,墾其土,務使松,如麥地然,然后種之?!獦淠炯却螅抡?,兩次澆肥,澆時將樹腳之土,四圍掘開,糞灌其根,用土蓋好,愈肥愈妙?!庇涊d了桑樹種植的方法以及桑的好壞與養(yǎng)蠶的關系。“桑下宜種蔬菜,其土可以隨時翻松,并沾肥潤,寸草不生,尤為有益?!闭f明種桑的好處,桑與蔬菜同時種植,既充分利用了資源,又有利于桑樹的生長?!皹淅闲桦S時查看,見木株上有小孔,出黃水,內必有蟲,以鐵絲作小鉤,探入,勾蟲出,樹多壽。浙人種桑,隨時培養(yǎng)——”指出了如何檢查桑樹的病蟲問題,以保證樹木的壽命。
再如“下秧”一圖:“桑葚俟其極熟,摘數(shù)十顆,置掌中,取草繩一條,浸濕,連葚帶繩,握而捋之,葚粘繩,將繩拉直,埋肥土中,不一月,秧出如草,且排列如繩,埋繩百條,桑出逾萬?!睂⑸W逊旁诓堇K中播種,是金、元時期出現(xiàn)的技術,圖中所述方法與《農桑輯要》記載基本一致[4]。直至此時還在推廣這種播種技術,說明它在清朝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
而“蠶種”“上山”兩圖中所描繪的簇具,也不再是方格蔟,而是折帚(亦名柴帚),是由稻稈制成的,在農村可以就地取材,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因此得到江浙蠶民的喜愛,這也是簇具的一大改革,仍有一些地區(qū)在使用。
以上幾例說明《桑蠶圖說》在當時起過積極的作用,有效地宣傳推廣了江浙地區(qū)先進的植桑養(yǎng)蠶技術。
桑蠶圖自南宋樓璹本到清代焦秉貞本,其畫目、畫面內容都有增減,前后順序也有變化,反映了不同的時代風貌,也是適應不同需求的結果(圖二)。
作者在《桑蠶圖說》畫冊的跋語中,還指出了該畫冊的撰寫目的和過程,畫冊是以《幽風廣義》諸圖為主繪刻編制的,但“無者補之”,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
這件作品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它描述了陜西關中地區(qū)植桑養(yǎng)蠶的生產過程,借以宣傳桑蠶效益,講解養(yǎng)殖技術,作者的目的是想通過振興搖搖欲墜的桑蠶業(yè),來達到富民強國的目的,從而增加統(tǒng)治階級的經濟收入。但是,北方農村經濟遭到破壞后,棉紡業(yè)取代了絲織業(yè)的歷史趨勢是扭轉不了的。由此觀之,木刻《??棃D》作為一部歷史性紀錄,能保存于今,不失為一件農史研究的珍貴資料。但是,作者繪制《??棃D》卻是一種脫離實際之舉,只是地主階級及其文人對自己末日的嘆息,該圖說出版之后,不僅沒有恢復和振興陜西關中地區(qū)的桑蠶業(yè)生產,恰恰相反,當?shù)氐纳PQ業(yè)則從此而日益衰敗下去,到清末民初銷聲匿跡。
[1]王潮生:《中國古代耕織圖》,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年,第169頁。
[2]李露露:《清末關中桑蠶業(yè)的生動畫卷——木刻<??棃D>考釋》,《農業(yè)考古》1988年第1期,第258-259頁。
[3]同[1]。
[4]同[1],第1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