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皮膚病六經辨證治驗淺析

2018-09-18 09:24:08張艷菊張鳳瑞李娜肖玉歐陽曉勇
關鍵詞:驗案陰陽

張艷菊 張鳳瑞 李娜 肖玉 歐陽曉勇

【摘 要】 文章基于《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根據(jù)陰陽之氣的多少,把疾病病位一分為三,從陰病、陽病及半表半里病,并分析其在皮膚病的診治中的應用,附驗案以論其說。

【關鍵詞】 六經辨證;一分為三; 陰陽;驗案

【中圖分類號】R249.8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8)13-0051-02

張仲景秉承“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思想,傾心而著《傷寒雜病論》,創(chuàng)立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基礎,有效指導中醫(yī)臨床各科的診療實踐,備受歷代醫(yī)家推崇。

1 淺析六經辨證

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總領十二經及其所屬臟腑的生理功能。六經辨證是以六經來劃分疾病證治,是一個包括陰陽、邪正、氣血、臟腑、經絡、氣化發(fā)展階段等理論以及治法、方藥、調護在內的綜合性臨床辨證論治體系[1]。

仲景六經辨證,根據(jù)陰、陽之氣的多少,把疾病病位一分為三,即陰病、陽病及半表半里病,其三陰三陽分別代表了六氣、臟腑和經絡。三陽以陽氣盛者為主,故疾病多正盛邪實,以腑病為主。太陽病為陰陽俱盛,以陽盛為主,主要病位在膀胱,治之以瀉陽瀉陰,以瀉陽為主,以汗法及利小便為法。陽明病,兩陰合明,陰陽俱盛,以陰盛為主,主要病位在胃腸,治之瀉陰瀉陽,以瀉陰為主,以下為法。少陽病則陰陽俱少,陰少于陽,陽相對盛,病以陰虛為主,以益陰為法。三陰以陰氣盛者為主,其病多正衰邪盛,以臟病為主。太陰病,陰陽俱盛,以陰盛為主,主要病位在脾,治法為瀉陰而護陽,少陰病,陰陽俱虛,陰多于陽,以陽虛為主,主要病位在心、腎,治以溫法為主。厥陰病見陰陽俱虛,陽相對多于陰,以陰虛為主,部位多在肝,治以通法為主,使內熱散通,溫養(yǎng)外寒。半表半里則介于陰陽、表里之間,即表之內,里之外,胸腹兩大腔內為諸臟器所在之地[1],若病邪集中的反應于此部位時,便稱為半表半里證,無論是半表半里陽還是半表半里陰,治之以和法為主,去太過、不及存中間之道。

《素問·天元紀大論篇》云:“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惫室粤洷娌。嗄芏膊〉牟∥徊⌒?。當然,只辨六經,不辨方證仍不能很好地指導臨床,病證與方相應,即是方證對應,歷代醫(yī)家對方證都有著深刻的體會,如唐代醫(yī)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說:“今以方證同條,比類相附,需有檢討,倉卒易知”。如:都是太陽病證有麻黃類方及桂枝類方,若只看六經不看方證則無法選取,第二步則要從經中辨證,若有汗出,惡風,脈浮緩或浮弱者,則為太陽中風之桂枝湯證。由此可見,有方有證,方證對應,一目了然,不僅便于學習討論,也便于備急應用。

2 皮膚病與六經

《傷寒雜病論》中對皮膚病的治療雖寥寥數(shù)言,但中醫(yī)之道,在于融會貫通,在于舉一反三,“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在臨床實際中,皮膚病有不同于內科疾病的特殊性,“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直觀的望診在皮膚病的診療中舉足輕重,局部的皮損及自覺癥狀往往是患者求診之主訴,有時局部皮損的辨證常能決定治療效果。如皮疹色紅,多辨證為熱或陰虛;色白,辨證為寒或陽虛;腫脹滲液,多辨為濕或肺脾腎失衡;皮疹瘙癢者,可辨證為風邪作祟;根據(jù)皮損的發(fā)生部位,可循經絡走行、臟腑所主辨之。當然,人為一整體,除重視皮損外,更不可忽視整體證侯,特別是舌脈象,反映人體升降出入的氣化,必須統(tǒng)籌兼顧,診療才能有效。但無論如何辨證皆未超出六經之范疇,正如清代傷寒大家柯韻伯說:“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傷寒雜病,治無二理,咸歸六經之節(jié)制[2]”。

3 醫(yī)案舉例

3.1 病例1 患者陳某,男,75歲,昆明人,因“右上肢疼痛6天,起皮疹2天”于2016年6月6日至云南省中醫(yī)院皮膚科歐陽曉勇主任處就診,刻下癥見:自覺右上肢及右側頭部疼痛劇烈,右上肢散在片狀紅斑,上被簇集粟粒大小丘疹及水皰,皮損過腕達掌,皰群間間隔正常皮膚,體溫在38.5℃左右波動,無汗,口干喜飲,口苦,偶感頭暈胸悶,納可,寐不安,大便干,小便調,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診斷為蛇串瘡(帶狀皰疹),予小柴胡湯合活絡效靈丹加減:柴胡30 g,黃芩15 g,潞黨參30 g,干姜15 g,大棗15 g,炙甘草10 g,當歸15 g,丹參30 g,制乳香10 g,制沒藥10 g,桑枝30 g,姜黃15 g,川芎30 g,懷牛膝60 g,全蟲5 g。3劑,每劑兩日,每日兩次,冷水煎服,每次服250 mL。2016年6月13日二診時皮損大部分消退結痂,頭痛緩解,體溫正常,口干口苦減,但右臂疼痛仍明顯,以手腕及手掌部為重,因手腕部活動受限,導致局部皮膚輕度萎縮。遂更方為柴胡桂枝湯加減:柴胡15 g,黃芩15 g,潞黨參30 g,干姜15 g,大棗15 g,桂枝15 g,炙甘草30 g,白芍60 g,制乳香10 g,制沒藥10 g,桑枝30 g,姜黃15 g,全蟲10 g,蜈蚣2條。3劑,每劑兩日,每日兩次,冷水煎服,每次服250 mL。2016年6月20日三診時皮損基本消退留,局部留有色沉,疼痛明顯緩解,余癥無特殊。繼續(xù)予3劑鞏固療效。

按語:本案辨證屬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發(fā)熱、無汗此太陽表實未解;口苦、脈弦細、頭痛為邪入少陽;口干欲飲、大便干乃兼入陽明。《傷寒論》中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此案即以少陽為主,故以小柴胡湯和解為法,據(jù)原文“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故去半夏,加天花粉;合活絡效靈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桑枝、姜黃引藥達經走上肢;川芎30 g、懷牛膝60 g為治療頭痛經驗藥對,臨床中應用如鼓應桴;全蟲通絡止痛。二診時患者以手腕及手掌部疼痛為劇,故合桂枝湯,以達指節(jié)末端,加芍藥甘草湯調和氣血,解痙止痛,黃芪益氣生肌,加蜈蚣2條取其“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性有微毒而專善解毒,凡一切瘡瘍諸毒皆能消之”之功。

3.2 病例2 患者周某,男,71歲,昆明人,因“膀胱血尿、全身風團伴癢3月”2016年6月14日至云南省中醫(yī)院皮膚科歐陽曉勇主任處就診?;颊撸?月來全身泛發(fā)紅色風團,瘙癢,速起速消,服依巴斯汀等抗過敏西藥及犀角地黃湯、消風散、當歸飲子 、溫清飲等多方無效。形體偏瘦,輕度貧血貌,呃逆,口干不苦,尿血,大便調,舌紅苔薄白,六脈沉細。診斷為隱疹(慢性蕁麻疹),予栝樓瞿麥丸加減:瓜蔞皮30 g,瞿麥15 g,山藥30 g,茯苓30 g,制附子30 g(另包,開水先煎),大薊15 g,小薊15 g,白茅根30 g,益母草15 g,馬鞭草15 g,蒺藜30 g,烏梢蛇15 g ,玉米須一握(自加)。3劑,每劑兩日,每日兩次,水煎服,每次服250 mL 。2016年6月20日二診患者訴服藥第7次,疹消癢止 ,三劑后血尿止,呃逆愈,但感胃隱痛。效不更方加焦梔子15 g,枳實30 g,后電話隨訪,諸癥皆緩解。

按語:本案患者年逾古稀,真陽虛衰,前醫(yī)用涼血清解之品而尿血依舊, 現(xiàn)全身風團隱現(xiàn)而脈沉細,辨之為少陰表證?!秱摗返?9條“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故便血也”。雖表里同病者常法宜先解表后治里,今反其道而行之,方選《金匱要略》中栝樓瞿麥丸,原文為“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樓瞿麥丸主之?!苯褚源朔角逅显磩t風疹自散,補中焦之虛而呃逆自除,行下焦之氣則血尿自愈。 佐以涼血止血,祛風止癢之藥則藥半功倍。

4 小結

“一分為三”學習《傷寒雜病論》可以分三步走,即熟讀、精思、活用。第一步要讀熟和熟讀原文,兼看后世注家,因傷寒注家600余,相關書籍 1000多種,先以方證對應的思路,初步把經方驗于臨床,盡量不加減,體會和甄別各家學說,[JP+1]確立《傷寒雜病論》規(guī)范、實用、高效、自信的經典思維。第二步重在精思。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通過自身思考,把 《傷寒雜病論》的辨證辨病思維變成自己所得,結合后世醫(yī)家經驗,去粗取精,再次驗之于臨床,反思得失,提高中醫(yī)思辨能力和臨床水平,真正使經典為己所用。第三步,實現(xiàn)仲景“思過半矣”的活用階段。在病例1中,重在辨六經病太陽少陽陽明合病,兼辨太陽挾瘀,方證對應,柴桂劑效。病例2則重在《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匯通,用《傷寒》法和《金匱》方。該患者屢用清解方藥三月無效,刻證見脈沉細,膀胱尿血,風團瘙癢,辨證少陰表證,表里同病,受《傷寒論》“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里,乃攻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的啟示,師其意而棄其方;思考患者三個月病史,尿血較隱疹急重,未受“表里同病,宜先治表后治里”拘束,方選栝蔞瞿麥丸合涼血止血藥,重里輕表,治血淋而隱疹愈。

在學習經典《傷寒雜病論》治療皮膚病中,運用“一分為三”的思路,還可拓展到切診的浮、中、沉,病性的輕、重、急,病勢的進、退、愈,選方用藥劑量的輕、中、重,治療疾病中間狀態(tài)的轉化、向、背,學習經典三步法的熟讀、精思、活用,辨治皮膚病三法的皮損、兼證、舌脈,以及看待健病模式的天、地、人等等,都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羽翼。

參考文獻

[1]歐陽衛(wèi)權. 傷寒論六經辨證與方證新探-經方辨治皮膚病心法 [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3 :1,19

[2]柯琴.傷寒來蘇集 [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4

猜你喜歡
驗案陰陽
皮炎湯化裁方治療濕熱蘊膚型脂溢性皮炎案例分析報告
“提肛運動”平衡陰陽,清腸道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服藥先分陰陽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Special Focus(2017年3期)2017-07-03 13:06:23
法于陰陽
旅游(2016年12期)2017-05-09 06:51:30
杜小利教授治療早期先兆流產驗案舉隅
生脈飲加減治療病毒性心肌炎驗案
名老中醫(yī)張瑞霞主任醫(yī)師治療過敏性休克驗案賞析
胡志強教授運用化痰通絡飲加減治療眩暈驗案舉隅
易门县| 昭通市| 永济市| 黑山县| 精河县| 化州市| 和平区| 凤山县| 晋中市| 聊城市| 阿城市| 攀枝花市| 大城县| 缙云县| 利川市| 义马市| 黄梅县| 武胜县| 宜良县| 沾益县| 宁明县| 淮安市| 西城区| 吐鲁番市| 昌都县| 南丹县| 鲜城| 松潘县| 莱阳市| 福泉市| 林西县| 佛山市| 平定县| 南靖县| 山东省| 南华县| 加查县| 盈江县| 遂宁市| 社旗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