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德
“茶道”指的是茶之本源、規(guī)律、道理、德性、精神。皎然“性與道合”,“釋門偉器”,修禪悟道,首提“茶道”是機緣、靈感、哲思圓成。皎然的“茶道”思想有助于陸羽修改、深化《茶經(jīng)》中的“道”的哲學(xué)內(nèi)涵。
皎然、陸羽“茶道”的主要特征和內(nèi)涵的“五元素”是:茶品、道悟、禪意、詩境、雅趣。湖州深厚的文化及皎然茶道、陸羽茶經(jīng)和當(dāng)代茶文化界、佛教界等對“茶道”的重視、研究、傳承和弘揚,進一步共識“湖州——茶道之源”。
道學(xué)與皎然思想
道學(xué),為中華哲學(xué)獨有的哲學(xué)思想,對歷代文化人的哲學(xué)理念和社會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lǐng)域影響甚巨。皎然年輕時曾專注于道學(xué)的學(xué)習(xí)、修練。
佛教典籍云: “釋皎然。名晝。姓謝氏。長城人??禈泛钍缹O也。幼負異才性與道合。初脫羈絆漸加削染。登戒于靈隱戒壇守直律師邊聽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詠情性。所謂造其微矣。文章俊麗。當(dāng)時號為釋門偉器哉。后博訪名山。法席罕不登聽者。然其兼攻并進。子史經(jīng)書各臻其極。凡所游歷京師則公相敦重。諸郡則邦伯所欽。莫非始以詩句牽勸令入佛智。行化之意本。在乎茲。及中年謁諸禪祖了心地法門。與武丘山元浩會稽靈澈為道交。故時諺日‘雪之晝,能清秀?!彼凇冻甏奘逃娰洝芬辉娭凶詳ⅰ叭宸畏恋?,禪心不廢詩”。
皎然是詩人也是理論家,他的《詩式》從作詩之法到評詩之法再到風(fēng)格論,無不深深打上了道家學(xué)說的烙印。他秉承道家空靈虛靜、順乎自然、物我相合的美學(xué)理想,推崇“真于情性”、 “不顧詞彩而風(fēng)流自然”。皎然所論“自然”是藝術(shù)化的自然,并非不思而得,而是要求作家精心地構(gòu)思和陶煉,這也正符合道家“既雕且琢,復(fù)歸于樸”的美學(xué)準(zhǔn)則。同時,他也繼承了道家旨在言象之外的詩學(xué)觀念,提出“但見情性,不睹文字”,追求心神的冥契,得意而忘言。
道家學(xué)說中強烈的超越意識,飄逸、灑脫之心與自然本真的完美融合,是皎然在審美、創(chuàng)作中所追求和向往的至高境界。而皎然身為禪師,他所篤信的禪宗是中國化的禪道思想,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道家學(xué)說及后來玄學(xué)的深刻影響,因此他的詩論中的禪學(xué)因素也是道家審美標(biāo)準(zhǔn)、言意關(guān)系和思維方式。儒釋道三家思想貫通圓融之后,皎然又將其踐行于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并最終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茶道”是機緣、靈感、哲思之圓成
茶道,在唐代之前未有文獻典籍記載,直到釋皎然的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才出現(xiàn)“茶道”一詞。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睂W(xué)術(shù)界據(jù)此公認“茶道”是皎然第一個提出,皎然為茶道創(chuàng)始人。
為什么不是中國或外國其他的僧人、道人、文人、茶人提出“茶道”呢?此乃機緣亦是必然。釋皎然為湖州吳興杼山妙喜寺住持,而湖州自古為名茶產(chǎn)地,如中國茶史上最早的貢茶“溫山御荈”,即產(chǎn)于湖州吳興的溫山。皎然有《顧渚行寄裴方舟》云一詩,此詩明確寫出他在顧渚山有茶園,他之種茶、愛茶、事茶、品茶、悟茶,與他禮佛、誦經(jīng)、參禪、修道,自然而然地融為生活一體,是生存之道。由于和朋友一起飲茶,多日的精心熟慮,此時靈感閃光,道、佛、儒的思維在“茶”之物上光照,凝聚為“茶道”一詞,此語之出現(xiàn)如同皎然寫詩著文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詩是文學(xué),其寫作屬于形象思維,而哲思、道悟、詩性、意境等屬于哲學(xué)、美學(xué)。茶道、禪茶一味,屬于茶文化學(xué)、宗教學(xué),也屬于哲學(xué),即今日所謂的“茶道哲學(xué)”。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向我們傳遞的信息極其廣博、豐富,涉及茶名、茶具、茶飲、茶性、茶用,飲茶與飲酒的比較,世人對茶、酒的處世態(tài)度等,詩的重點是“茶道”,然而詩僧先寫“茗”、 “仙”、 “神”、 “得道”,在“茶道”之后歸結(jié)到“丹丘”。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只有學(xué)道、修道、悟道、得道之人如丹丘才能夠深知、精通“茶道”的全部真諦。
皎然在另一首“飲茶歌”即《飲茶歌送鄭容》中也寫到丹丘: “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宮人不識。云山童子調(diào)金鐺,楚人茶經(jīng)虛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常說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蕩憂栗。日上香爐情未畢,亂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這首詩,人們大多在論皎然對《詩經(jīng)》提出批評時引用。筆者認為,此詩與《飲茶歌誚崔石使君》都是皎然關(guān)于“茶道”的重要作品。而且,這首詩第一次向世間露布陸羽撰寫《茶經(jīng)》。另外,《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及其他的茶詩,也都涉及到茶道。
皎然的“茶道”思想及他對陸羽修改、深化《茶經(jīng)》中的“道”的哲學(xué)內(nèi)涵,無疑是有很大的影響和助益。皎然把佛家的禪定般若的頓悟、道家的羽化修煉、儒家的禮法,談泊等有機結(jié)合融入了“茶道”,特別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詣使其飲茶修道飲茶本道方面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為此,皎然上人可以稱為“茶道之祖”、“茶道之父”。
皎然、陸羽“茶道”的主要特征和內(nèi)涵的“五元素”是:茶品、道悟、禪意、詩境、雅趣。皎然、陸羽于“茶道”既是倡導(dǎo)者,更是實行者、感悟者。師生二人通過鑒茶、選水、賞器、取火、炙茶、碾末、燒水、煎茶、酌茶、品飲等一系列的程序、禮法、規(guī)則,于“茶道”中修煉“精行儉德”,對于茶性、茶品、茶味、茶德“心有靈犀一點通”,悟之皆深邃、精妙。
湖州文化與“茶道”之源
早在唐代,也就是皎然在詩中提出“茶道”、陸羽《茶經(jīng)》問世之時,人們對于酒與茶的爭辯論說就已經(jīng)有人撰文,如王敷《茶酒論》寫茶、酒各稱已于人之好、之功,而在一旁聽二者爭論的水發(fā)聲道:“人生四大,地水火風(fēng)。茶不得水,作何相貌?酒不得水,作甚形容?米曲干吃,損人腸胃。茶片干吃,只礪破喉嚨。萬物須水,五谷之宗。……從今以后,切須和同。酒店發(fā)富,茶坊不窮。長為兄弟,須得始終。若人讀之一本,永世不害酒癲茶瘋?!倍宋奶岢鼍?、茶之母是水,有水才得以釀造成酒,為酒飲及酒文化,有水方得以煮泡成茶,為茶飲及茶文化。上善若水,水孕育生命,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茶文化及其他的各種文化。
中華茶酒文化中有個頗為奇特有趣的典故:作為晉代“溫山御荈”、唐代“顧渚紫筍”等名茶原產(chǎn)地的湖州,既是皎然的故鄉(xiāng)、陸羽的“第二故鄉(xiāng)”,是《茶經(jīng)》故里,又是秦朝因烏、程二氏善釀出產(chǎn)“烏程酒”命名的所在地(烏程,湖州古稱),宋朝湖州人朱肱著有《酒經(jīng)》(又名《北山酒經(jīng)》)三卷。
這些史實表明湖州既是著名茶鄉(xiāng)又是著名酒鄉(xiāng)。《茶經(jīng)》、《酒經(jīng)》同出湖州,正是因為湖州是太湖流域唯一以太湖命名的重要城市,更是因為湖州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又如,史載秦朝大將軍蒙恬在湖州始制毛筆,湖州筆為“文房四寶”之首;在藝術(shù)史上則有“半部書畫史在湖州”。像湖州這樣“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物質(zhì)與“琴棋詩畫書酒花”的茶、酒文化及文學(xué)藝術(shù)、農(nóng)耕文化、絲綢文化、陶瓷文化、湖筆文化、溇港文化、園林文化等完美交融,不僅在我國少有,在世界亦屬罕見。
基于這樣的歷史文化積淀,皎然把佛家的禪定般若的頓晤、道家的羽化修煉、儒家的禮法等有機結(jié)合融入了“茶道”,特別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詣使其飲茶修道、飲茶本道方面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同時,皎然大師提攜、幫助陸羽研茶而成其《茶經(jīng)》,“茶道”思想在《茶經(jīng)》中得到采納、充實、豐富、升華。皎然“茶道”之詩與陸羽《茶經(jīng)》之文珠聯(lián)璧合,交相輝映,廣泛傳播,深入人心。然后,經(jīng)由高僧、翻譯家將中國茶道向日、韓、美、英、法、東南亞等國家及中國臺、港、澳等地區(qū)介紹、推廣,落地生根,綻放新花,結(jié)出異果。
尋根問祖,追根溯源:陸羽在湖州定稿《茶經(jīng)》,湖州是茶經(jīng)故里;皎然在湖州提出“茶道”,陸羽跟皎然師一起共興茶道,影響后世,傳播世界。湖州乃“茶道”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