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
我與《中華兒女》的情緣還是在20多年前結(jié)下的。
1991年4月的一個周末,在中國人民大學(xué)讀書的我去了王府井書店。那個時候,在北京上學(xué)的我有時間就會去泡書店,一泡就是一整天。在雜志類的書柜上,一本《中華兒女》(1991年1月出版)雜志赫然醒目。捧著散發(fā)著油墨香的《中華兒女》,翻開目錄,陶斯亮寫的《我和聶力、李納、林豆豆》文章讓我的眼睛再也無法離開。也許,與陶斯亮的身世一樣,我們都是老紅軍的后代,也曾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讀著文章更感到親切。
陶斯亮筆下的四位“紅色公主”的不同命運深深打動了我,也為她們的大起大落、悲喜交加人生沉浮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她們的故事為何這么吸引人,是因為她們的背后有一段中國人都銘記并引以為戒的共和國歷史,關(guān)系到每個中國人的命運——正如陶斯亮所言:“我們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命運都把握不住,有時被拋到天上,有時被拋到地下,何況中國的一般老百姓。”有誰希望重蹈覆轍?
的確,通過陶斯亮講述的故事,讓讀者看見了一個個靈魂對生命的尊重,看見了親情、友情、毅力、信心、責(zé)任——這些溫暖我們生命的東西。大苦必有大感動,真性情必有真文章。
那個年代《中華兒女》刊發(fā)了這么厚重的文章,我開始對這本雜志格外關(guān)注。經(jīng)過進一步了解后得知:《中華兒女》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主辦的國家大型人物類綜合期刊,連刊名都是鄧小平親自題寫的。應(yīng)該說,她是面向海內(nèi)外優(yōu)秀中華兒女的高層次、高格調(diào)、高水準(zhǔn)、高質(zhì)量的期刊。
也許與從事新聞專業(yè)有關(guān),引起我格外重視的《中華兒女》,就是因為她的真性情。
文天祥在《正氣歌》里,將“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作為天地間正氣的表現(xiàn)之一。“齊太史”“董狐”等也被孔子贊為“古之良史”。這種“良史精神”,對今天的傳媒人來說不無具有深入反省和踐行的現(xiàn)實意義?!吨腥A兒女》堅守了“良史精神”,說白了就是堅持真理——放大弱者的聲音,傳播智者的聲音;堅信秉承社會良知、展示思想力量的天職;讓世界增一份理性,多一聲正氣,能對人有所啟發(fā)。
正如《中華兒女》推出的“封面人物”“將帥之路”“省部長專欄”“業(yè)界群英”“焦點人物”“秘檔解讀”等欄目一樣,聚合了正能量,讓讀者從中汲取了大量的精神養(yǎng)份。我想,作為一名媒體人更要傳承這種“良史精神”,一句話:寫真事,說真話,講真理;傳民情,達民意,呼民聲。
1993年5月,我從克拉瑪依人民廣播電臺調(diào)入新疆日報社當(dāng)記者,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zhuǎn)折。自走出大學(xué)校門后,我就一直從事新聞采寫工作,一輩子只干了一件事——當(dāng)記者。
《新疆日報》給了我一個更大的舞臺,幾十年的記者生涯里,走遍天山南北,油田廠礦,農(nóng)村牧區(qū),田野果園;穿越戈壁荒漠,故城遺址,雪山草原,冰川峽谷;從一名普通記者,成長為高級記者、首席記者、“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50多件新聞作品在國內(nèi)獲獎,兩獎新聞作品獲“中國新聞獎”,2006年榮獲中國新聞屆最高獎——第七屆“范長江新聞獎”。
盡管已經(jīng)成了“骨灰級”記者,但在一撥年輕記者的隊伍里還是有些扎眼。我一直堅信腳比路長,行走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來,依然樂不思蜀地奔波在新聞一線,深入基層群眾,挖掘動人故事。
2008年春,克拉瑪依建市50周年。從小在油城長大的我,對這座城市有種扯不斷的情愫,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想著該為家鄉(xiāng)做點什么,就為克拉瑪依在《新疆日報》上策劃了這樣一個主題“一座油城和一群石油人——克拉瑪依市建市50周年系列報道”。
2008年4月的一天,在克拉瑪依市委宣傳部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偶遇《中華兒女》副社長張志剛和駐新疆站站長王小梅。晚宴時,我正好與他們坐在了一起,張志剛很健談,交流了《中華兒女》的辦刊理念,推介了名牌欄目、重點文章和幾位名家,讓在座的人對這本雜志有了更多的了解。一旁坐的王小梅,默默地聆聽,沒有太多的話,只是她那雙會說話的眼睛隨風(fēng)飄動的長發(fā),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晚上,王小梅特地來到我的房間,打探到我是克拉瑪依人后,特地來找我約稿:“劉老師,《中華兒女》為克拉瑪依建市50年策劃了一個???,您生長在這塊土地,又是新疆唯一一位榮獲‘范長江新聞獎的女記者,一定要抽空為我們??瘜懫恼?,一言為定!”不由分說,王小梅笑嘻嘻地把一本最新出版的《中華兒女》放在了桌子上。
面對王小梅的質(zhì)樸、美麗、真誠和執(zhí)著,我無法拒絕。因為,從這位年輕記者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我看來,她身上帶有的那種獨特的美,是有溫度的,隱藏在每一盞臺燈下,蘊涵在每一束陽光中,浸濕在每一縷和風(fēng)里。
其實,受克拉瑪依市委宣傳部之邀,當(dāng)時我正在寫一篇有關(guān)這座油城的文章。應(yīng)該強調(diào)的是,寫克拉瑪依這座油城,不得不提到我父親以及他的戰(zhàn)友們。因為,克拉瑪依是在父親和他戰(zhàn)友們手上建造起來的。于是,我很快完成了一篇文章《獻給父親》。王小梅來向我約稿時,我滿腦子都是童年克拉瑪依和現(xiàn)在長大了的畫面。小梅走了后,我提起筆不假思索地寫下了一行題目:《我與克拉瑪依同成長》。因為,這座城市給我留下的記憶太多太多,我能講出的故事一串又一串……
父親來到油土地的時候,我還是在他身體里沒有發(fā)芽的一粒小種子,幾乎與克拉瑪依建市的同時,作為第二代石油人的我便出生在這座油城。很快,《我與克拉瑪依同成長》脫稿了,小梅作為策劃、編輯和第一讀者在電話里顯得異常興奮:“劉老師,您文章中的三個故事太好啦,串起了克拉瑪依的創(chuàng)業(yè)史、發(fā)展史,這也正是《中華兒女》所需要的文章!”
2008年9月,《中華兒女》刊發(fā)了這篇文章。不久,我接到發(fā)小從北京打來的電話:“老同學(xué),你寫的這些故事,都是我們經(jīng)歷過的,讀了《我與克拉瑪依同成長》感到就像是昨天的事,眼前就會閃動那些童年的畫面。作為在油城長大的孩子,謝謝你用手中的筆,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克拉瑪依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其實,說句心里話,我最想感謝的是《中華兒女》,正是由于她堅持不懈的真性情,我才會寫出充滿感情的真文章。
這也是作為讀者、作者的我,為《中華兒女》創(chuàng)刊30年送上的最真摯祝福:真性情必有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