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德
【摘 要】解析幾何是高考中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高考都會涉及若干個小題,及一道大題。這道大題經??疾橹本€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其中尤為常見的是考查直線過定點、某些幾何量的斜率、長度、角度、面積為定值等問題。這部分內容對考生的運算求解能力、數(shù)形結合思想、坐標建模思維、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幾何問題要求比較高。本文通過近三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定點、定值問題的分析,希望對考生如何做好解析幾何此類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解析幾何;定點;定值
【中圖分類號】G633.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437(2018)10-0066-02
題型一:過定點問題
直線或者曲線過定點問題,是高考中數(shù)學的熱點,我們通??梢酝ㄟ^聯(lián)立方程組,求出直線中含有參數(shù)的方程,然后證明其過某個定點。
例1.【2017課標1,理20】已知橢圓C: (a>b>0),四點P1(1,1),P2(0,1),P3(–1,),P4(1,)中恰有三點在橢圓C上。
(1)求C的方程;
(2)設直線l不經過P2點且與C相交于A,B兩點,若直線P2A與直線P2B的斜率的和為–1,證明:l過定點。
分析:(1)略;(2)先設直線P2A與直線P2B的斜率分別為k1,k2,在設直線l的方程,當l與x軸垂直,通過計算,不滿足題意,再設設l:y=kx+m(M=1),將y=kx+m代入+y2=1,寫出判別式,韋達定理,表示出k1+k2,根據(jù)k1+k2=-1列出等式表示出k和m的關系,判斷出直線恒過定點。
解法:
設P2A,P2B的斜率分別為k1,k2(k1+k2=-1)
P2A與P2B兩直線方程為(k1x+1-y)(k2x+1-y)=0
化簡得k1k2x2+(1-y)2+(1-y)(k1+k2)x=0
橢圓方程變形為x2=4(1-y2),代入可得
得4k1k2(1-y2)+(1-y)2-x(1-y)=0,
此方程的解是橢圓與兩條直線的三個公共點P2,A,B的坐標。
若y≠1,即A,B兩點坐標滿足4k1k2(1+y)+(1-y)-x=0(此即直線AB方程)
根據(jù)直線系方程可得該直線系必過點(2,-1),本題得證。
點評:雙聯(lián)立的解法,非常巧妙,計算量非常小,其關鍵是抓住了本質:兩條直線同時與橢圓聯(lián)立得到的方程的解就是三個公共點的坐標,從而得到直線AB方程,再結合直線系方程求得定點,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問題,不應該是簡單粗暴的聯(lián)立方程組,而是在根本上體現(xiàn)數(shù)與形的轉化。
例2.【2017課標II,理】設O為坐標原點,動點M在橢圓C:+y2=1 上,過M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N,點P滿足 。
(1)求點P的軌跡方程;
(2)設點Q在直線x=-3上,且 ·=1。證明:過點P且垂直于OQ的直線l過C的左焦點F。
分析:(1)略;(2)利用·=1可得坐標關系-3m-m2+tn-n2=1,結合(1)中的結論整理可得 ·=0,即⊥,據(jù)此即可得出題中的結論。
解法:(2)由題意知F(-1,0)。設Q(-3,t),P(m,n)則=(-3,t),=(-1-m-n),·=3+3m-tn,=(m,n),=(-3-m,t-n)。
由·=1得-3m-m2+tn-n2,又由(1)知m2+n2,故3+3m-yn=0。
所以·=0,即⊥。又過點P存在唯一直線垂直于OQ,所以過點P且垂直于OQ的直線I過C的左焦點F。
點評:利用·=1可得坐標關系-3m-m2+tn-n2=1,結合(1)中的結論整理可得·=0,即⊥,據(jù)此即可得出題中的結論,從而大大減少計算量。
題型二:定值問題
解決定值問題的方法,常將問題涉及的幾何式轉化為代數(shù)式或三角式,證明該式的值與參數(shù)無關。
例3.【2015高考新課標2,理20】已知橢圓C:9x2+y2=m2(m>0),直線l不過原點O且不平行于坐標軸,l與C有兩個交點A,B,線段AB的中點為M。
(Ⅰ)證明:直線OM的斜率與的斜率的乘積為定值;
分析:題中涉及弦的中點坐標問題,故可以采取“點差法”或“韋達定理”兩種方法求解:設端點A,B的坐標,代入橢圓方程并作差,出現(xiàn)弦AB的中點和直線l的斜率;設直線l的方程同時和橢圓方程聯(lián)立,利用韋達定理求弦AB的中點,并尋找兩條直線斜率關系。
解法一:(Ⅰ)設直線l:y=kx+b(k=0,b=0),A(x1,y1),B(x2,y2),M(xM,yM)。
將y=kx+b代入9x2+y2=m2得(k2+9)x2+2kbx+b2-m2=0,故xM= =- ,yM=kxM+b= 。于是直線OM的斜率kOM= =- ,即kOM·k=-9所以直線OM的斜率與l的斜率的乘積為定值。
例4.【2016年高考北京理數(shù)】已知橢圓C:(a>b>0)的離心率為,A(a,0),B(0,b),O(0,0),ΔOPQ的面積為1。
(1)求橢圓C的方程;
(2)設P的橢圓C上一點,直線PA與y軸交于點M,直線PB與x軸交于點N。
求證:|AN|·|BM|為定值。
分析:(1)略;
(2)根據(jù)已知條件分別求出|AN|,|BM|的值,求其乘積為定值。
解:(2)由(Ⅰ)知,A(2,0),B(0,1)
設P(x0,y0),則x02+4y02=4
當x0=0時,直線PA的方程為y= (x-2)
令x=o,得ym=-
從而|BM|=|1-yM|=|1+ |
直線PB的方程為y= x+1
令y=0,得xN=-
從而 |AN|=|2-xN|=|2+ |
所以|AN|·|BM|=|2+ |·|1+ |
=
= =4
當x0=0時,y0=-1,|BM|=2,|AN|=2
所以|AN|·|BM|=4。
綜上,|AN|·|BM|為定值。
點評:本題直接利用題目條件,得到直線PA、PB的方程,然后求出|AN|、|BM|的值。
例5. 【2016高考山東文數(shù)】已知橢圓C:(a>b>0)的長軸長為4,焦距為2。
(I)求橢圓C的方程;
(Ⅱ)過動點M(0,m)(m>0)的直線交x軸與點N,交C于點A,P(P在第一象限),且M是線段PN的中點.過點P作x軸的垂線交C于另一點Q,延長線QM交C于點B。
(i)設直線PM、QM的斜率分別為k、k',證明為定值。
分析:(I)略;(Ⅱ)(i)設P(x0,y0)(x0>0,y0>0),由M(0,m),可得P(x0,2m),Q(x0,-2m).得到直線PM、直線QM的斜率,即可得證。
解:(Ⅱ)(i)設P(x0,y0)(x0>0,y0>0),由M(0,m),可得 P(x0,2m),Q(x0,-2m)。
所以 直線PM的斜率 k= = ,直線QM的斜率k= =- 。
此時=-3,所以為定值-3。
點評:本題利用對稱性可以得到相關點的坐標,從而得到斜率,屬于中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