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美英
摘 要:近幾年,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成為很多出版社新的增長點。各家出版社爭相出版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圖書,有的出版社把古籍進行影印出版,有的出版社組織專家對經典文獻進行分類整理,還有的出版社把傳統(tǒng)文化中的部分內容按一定體例組織起來,形成供中小學生閱讀的傳統(tǒng)文化普及讀物。與一般圖書相比,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涉及的內容廣泛,不同學者對其中有些內容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對其中個別字、詞的處理不同。為了提高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的編校質量,本文從引文核對、譯文推敲、出處核查、地名人名查證、故事梳理等方面對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的編輯要點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供同行切磋交流。
關鍵詞:編輯校對 傳統(tǒng)文化 書稿 編輯要點 質量管理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是我們立身行道、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文化起點。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以及讀者的需求,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圖書大量出版。但同時,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的編校質量參差不齊。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編輯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遇到的問題和積累的經驗,分別從引文核對、譯文推敲、出處核查、地名人名查證、人物服裝研究、器具質地樣式考察等方面著手,對做好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的編輯工作做簡要梳理。
一、引文核對
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不可避免地引用原文。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時會憑自己的記憶寫下引文,有時會以網上的內容作為引文依據(jù)。這樣,書稿中的引文很容易存在細節(jié)問題,個別字句的錯誤在所難免。因此,編輯在審讀過程中,對核對引文的工作不可忽視。
1.用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權威作者的圖書來核對引文。比如,要核對《論語》《孟子》中的原文,可以以中華書局出版的楊伯峻、錢遜等譯注的圖書為依據(jù)進行核對。
2.文本的選擇必須遵循善本。值得注意的是,《四庫全書》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國所有重要的古籍,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可是由于受統(tǒng)治者的意志左右,部分圖書或內容遭到禁毀、篡改、刪節(jié)。因此,編輯在核對引文時要小心查證,以避免因為所依據(jù)版本的不權威而影響圖書質量,甚至無意中以訛傳訛。
3.要用多種資料核對一處引文。對于那些引自不太常見的古籍中的內容,編輯要多方查證,一一核對。采用網上資源要慎重,不能隨意以一種網上資料作為引文依據(jù)。
二、譯文推敲
在很多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中有對引文的翻譯。不同的作者對個別字詞的理解有出入,所以譯文會有所不同。編輯在審讀書稿時,既不能因為書稿中某個字詞的注釋跟自己查到的資料不一致而盲目修改,也不能因為書稿所有字詞與查到的資料完全一致而高枕無憂,要盡量尊重作者對所引內容的理解。當然,編輯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反饋給作者,供作者斟酌。
三、出處核查
在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中,成語出現(xiàn)的概率比較高,有些作者喜歡寫某個成語最早出自哪一部文獻。對于這樣的問題,編輯要高度重視,多方查證,比較一下含有同一個成語的不同文獻出現(xiàn)年代的早晚,不能隨便說“最早”。
有的歷史故事在多部典籍中都有記載,作者在寫作時往往采用自己的案頭資料或網上資料。編輯在審讀時,要注意全稿中相關故事前后的一致性、同一個故事出處的一致性和故事中地名人名的一致性。比如,在不同章節(jié)中提到舜的父親瞽瞍時,“瞽瞍”兩個字要前后要一致,而不能這里寫“瞽瞍”,那里寫“瞽叟”。
四、地名人名查證
在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中,很多地方在不同的朝代可能有不同的名字,同一個地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覆蓋的范圍也可能不同。歷史人物,有時會出現(xiàn)不同資料對同一個人的名字記載不完全相同的情況,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同朝代的人名字相同的情況。比如,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穆公,在《左傳》里寫作秦穆公,在《史記》里寫作秦繆公。作者在講述歷史故事時,往往比較關注故事情節(jié),注重故事的生動性、趣味性,至于故事中出現(xiàn)的地名、人名等細節(jié)則往往不太關注。因此,編輯在加工這類書稿時要小心甄別,多方查證,要以權威文獻的記載為依據(jù),也可以在講故事時注明出處,以免引起疑議。
五、人物服裝研究
在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中,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的穿戴是有講究的。編輯在審讀傳統(tǒng)文化類書稿時,要注意文字與圖畫的對應,深入研究圖中人物的服裝顏色、款式,配飾的顏色、材質,等等。比如,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服正色,多為青、赤、黃、白、黑等;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到膝蓋部位。再比如,唐朝規(guī)定赤黃是皇帝服裝的專有顏色,黎民百姓不能穿黃色衣服;不同級別的官員要穿不同顏色、質地、紋樣的官服。如果將一幅圖中唐太宗身邊侍從的衣服涂成黃色,那肯定是有問題的。編輯在審讀這類書稿時,一定要深入研究,多查資料,多請教有經驗的老師,以避免在圖中出現(xiàn)知識性差錯。
六、器具質地樣式考察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由最初的依靠采集野果、打獵為生到后來定居一處從事農業(yè)生產,再到后來出現(xiàn)商業(yè)、手工業(yè),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都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在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中出現(xiàn)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要符合其時代特征。比如,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鐵器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并得到廣泛使用的,那么如果在描述殷商時期的故事插圖中出現(xiàn)了鐵器或者看起來很有金屬光澤的器物,編輯就要小心了,因為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來看,殷商時期人們廣泛應用的器具是木器、骨器和陶器。
七、圖中文字甄別
為了增強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的趣味性、可讀性,很多作者喜歡在書中放入插圖。對于這些插圖,編輯一方面要落實知識產權問題,另一方面要特別關注圖中的文字。這些文字不能單純以美觀與否作為字體選用的標準,要與書中文字所述的朝代相吻合。比如,在講述殷商時期的故事時,插圖中的文字如果用隸書就可能有問題了,因為甲骨文才是通行于殷商時期的文字。
總之,傳統(tǒng)文化類圖書承載的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其編輯工作除了基本的語言文字加工外,還要特別要注意文本的選擇,不選取有爭議的版本,不以網上內容為參照,拿不準的內容要查閱相關工具書,不斷地求證,力求???、注釋、翻譯準確、恰當,做到嚴謹、規(guī)范。此外,除了嚴格的三審三校外,還要適當增加審次,請傳統(tǒng)文化功底深厚的老專家對內容進行把關,以避免錯誤,保證圖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佳蕾.談引進版科技類圖書的編輯加工重點[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6(5):54,58-59.
2.王翠葉.關于中小學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材研發(fā)出版的思考[J].中國編輯,2016(4):23-27.
3.周歡.從共性角度看教材編輯之職責[J].科技與出版,2017(4):66-68.
(作者單位系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