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華 葛紅漫
【摘要】通過對老年人生理、病理特點的掌握,指導老年疾病的用藥。
【關鍵詞】老年人;生理;病理;用藥特點
【中圖分類號】R2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1
人之生,皆由幼而壯,由壯變老,是一個漸變過程,也是必然過程?!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唬骸芭悠邭q,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 八歲而腎氣實,發(fā)長齒更……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則齒發(fā)去?!痹谠敿氂^察生命過程的基礎上,對此作了堪稱精要的歸納。女子以七年為一個階段,共分七個階段;男子以八歲為一階段,共分八個階段,所以又稱為“七七”、“八八”。無論男女,在第四階段(女四七28歲,男四八32歲)之前,身體發(fā)育表現(xiàn)為生長、壯盛、堅強。而在進入第五階段(女35歲、男40歲)以后,則陸續(xù)出現(xiàn)“發(fā)墮齒槁”、“面焦(憔)”等衰老現(xiàn)象,逐漸步入衰老期。
故人之一生在不同的生理時期有不同的生理特點。衰老是生命活動的自然過程,其主要因素是腎所藏先天精氣的自然盛衰,而其他臟腑,特別是化生水谷精氣的脾胃盛衰也是衰老的重要因素[1]。
1 陰陽俱衰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标庩柕倪\動變化是世間萬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核心要素?!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唬?“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其所說的“陰氣自半”,就是這一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所發(fā)生的生理變化。四十在男子是五八之年,女子則為五七之期;陰氣指司掌人體生長發(fā)育的腎氣腎精;“半”謂生長發(fā)育過程之半,五八是八八之數(shù)下半截的開始,已過其半,故云“自半”。此時腎精腎氣開始衰退,則起居自衰。
2 臟腑功能減退
《靈樞·天年》曰:“人生十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jīng)脈,皆大盛以平定……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币晕迮K盛衰為標準,闡述了人體生、長、壯、老、已的完整的生命過程。而且可以看出,四十歲可以說是人體臟腑功能盛衰的一個轉折點,從五十歲開始,臟氣開始按照五行相生的規(guī)律出現(xiàn)衰減。
3 氣血虧虛
《素問·五常政大論》有言:“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币虼松锏纳?、長、化、收、藏,都離不開氣化作用。《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指出:“老壯不同氣......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薄,其營氣衰少而衛(wèi)氣內(nèi)伐,故晝不精夜不寐?!?進入老年期,臟腑功能的日漸低下而氣血化生日趨減少。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決定了老年病其固有的病理特點:陰陽失調(diào),起病隱襲,本虛標實,因虛致實,多臟受損為本,積滯、痰飲、瘀血為標[2]。《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人到中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陰陽漸失去平衡,出現(xiàn)衰老而多病。若陰陽一方虛損,常致另一方也發(fā)生相對的虛衰或偏亢,或陰虛或陰虛而陽亢;或陽虛或陽虛而陰盛,或“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出現(xiàn)陰陽兩虛等癥。若外邪入侵、七情不遂、飲食勞倦等,常人尚無妨礙,而老年人病已潛伏于內(nèi),雖尚未知曉,其病已發(fā)。臟腑虛損是老年病的主要病理基礎,尤以脾、腎最為多見。蓋脾胃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衰,精微虧乏,氣血化源不足,則生命活動必然受到影響。腎為先天之本,藏真陰而寓元陽,為水火之宅。若腎陰虧虛,必致他臟陰液不足;腎陽衰退,他臟之陽氣亦必不振。老年人雖以虛證多見,但疾病過程中的因果轉化,也可“因虛致實”而出現(xiàn)實證,如肺虛失宣、脾虛水濕內(nèi)停而漸生痰飲,心氣鼓動無力、肝失疏泄而致血脈瘀滯等亦較為多見。痰濁、瘀血常相互交結,氣滯、血瘀常伴隨而至,三者因果相聯(lián),從而導致老年人疾病正虛邪實,本虛標實,正虛邪戀等虛實夾雜的病理變化。
老年人生理、病理特點決定了其臨床用藥的特殊性。首先補勿過偏。老年病多本虛標實,因虛致實,虛實夾雜,故治療老年病時不免偏重于補益,但補虛要恰到好處,寧取循序漸進,不可峻補太過。組方要講究法度,應當使之補而不滯,滋而不膩,守而不呆,流通暢達,從而達到補益療疾之目的,以防閉門留寇,或誤補益疾。其次,兼顧陰陽氣血,顧護脾胃之氣?!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疲骸爸敳礻庩査诙{(diào)之,以平為期?!睂τ诶夏耆岁庩柶コ霈F(xiàn)的虛證,以虛則補之為治則?!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疲骸盁o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對于“陰虛則熱”的虛熱證,治以滋陰潛陽,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法;對于“陽虛則寒”的虛寒證,治以扶陽抑陰,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之法。對于陰陽互損導致的陰陽兩虛,采用陰陽雙補的治法。同時又要顧護胃氣。《靈樞·五味篇》云:“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胃氣乃人的生命之本?!坝形笟鈩t生,無胃氣則亡”胃氣的盛衰有無,關系人體健康與否及生命的存亡。老年人諸臟皆虛,脾胃尤虛,其居中焦,受他臟之累,亦受百藥之毒。因而治療時應重視胃氣,顧護脾胃,胃氣不傷則化源不竭。因此,臨證用藥宜清淡平和,不可攻伐太過。
參考文獻
[1] 王洪圖.內(nèi)經(jīng)講義廠[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79.
[2] 金 榮.老年人生理病理特點的探討[J].中國民間療法,2013, 21(10):6-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