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言基礎(chǔ)知識教學中的幾個難點

2018-09-10 07:22潘秀萍
南北橋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難點用法

潘秀萍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學中,有幾個知識點一直存在著讓學生難以捉摸的困惑。這幾個知識點是:詞類活用、“焉”的意義和用法、兼詞、“而”的用法。

【關(guān)鍵詞】文言基礎(chǔ)知識 用法 難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43

高考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強,對古詩文的創(chuàng)新考察力度也在加強,然而在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的教學中,有幾個知識點一直存在讓學生難以捉摸的困惑。筆者對此進行了總結(ji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關(guān)于這幾個知識點的規(guī)律。

一、詞類活用的規(guī)律

詞類活用的規(guī)律有以下五條:

1.動詞、形容詞、名詞活用為使動詞時,該詞處在謂語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狀)語,后面是賓(無賓或補)語,可按兼語式結(jié)構(gòu)翻譯,格式是——主(狀)﹢使(讓)﹢兼﹢謂﹢賓(無或補),如“臣活之”(我使他活下來)。

2.形容詞、名詞活用為意動詞時,該詞大都處在謂語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狀)語,后面是賓語,翻譯格式是——主(狀)﹢以(把)﹢賓﹢為(看成、當作)﹢表意動的詞,如“稍稍賓客其父”(漸漸地把他的父親當作賓客)。

3.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時,該詞處在謂語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狀)語,后面是賓(無或補)語,翻譯格式是——主(狀)﹢活用詞之意﹢賓(無或補),如“左右欲刃相如”(身邊的人想用刀殺相如)。

4.名詞用作狀語時,該詞雖然處在謂語的前面,但又不是主語,翻譯時,可在這個名詞前加上介詞,構(gòu)成介賓短語,讓它作狀語,翻譯格式是——主(狀)﹢介﹢名﹢謂﹢賓(或無),如“吾得兄事之”(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侍奉他)。

5.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時,該詞處在主(賓)語的位置,翻譯時,要補出中心語,而活用的詞則作定語,翻譯格式是——謂﹢活用詞﹢的﹢賓(中心語)或活用詞﹢的﹢主(中心語)﹢謂,如“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將軍身上穿著堅固的鎧甲,手中拿著銳利的兵器)?!吧w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大概山洞越深,那些進到山洞深處的人就越少了)。

二、“焉”的用法

“焉”字用在句末,有時是兼詞,有時是代詞,有時是助詞。規(guī)律是:“焉”字用在句末,作補語時是兼詞,當“于是”“于之”講;作賓語時是代詞,當指示代詞、人稱代詞或疑問代詞講;不作句子成分時是語氣助詞。這一規(guī)律也用“卜算子”詞的形式概括為“作補是兼詞,作賓是代詞。不作成分是助詞,千萬要注意”。

例如: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師說》)

2.永之人爭奔走焉。(《捕蛇者說》)

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上三例中的“焉”,分別譯為“在其中”、“在這件事情上”、“在這里”,是兼詞。

4.謹食之,時而獻焉。(《促織》)

5.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6.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上三例中的“焉”,分別譯為“它”、“他”、“它”,是代詞。

7.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8.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

9.是以后世無傳焉。(《游褒禪山記》)

上三例中的“焉”都是助詞。

三、關(guān)于兼詞

古漢語里,一個字的形體兼有兩個字的讀音或意義的詞叫兼詞。我們在高中階段接觸過的兼詞有五個:焉、諸、盍、叵、旃(之焉的和音)

焉:用在句末可作“于之、于是”,“于”是介詞,“之”“是”是代詞,上文中的1、2、3例便是。

諸:用在句中相當于“之”和“于”兩個詞,“之”是代詞,“于”是介詞,如“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在句末相當于“之”和“乎”兩個詞,“之”是代詞,“乎”是語氣詞,如“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孟子》)

盍:用在句首或句中相當于“何”和“不”兩個詞,“何”是疑問副詞“為什么”,“不”是表否定的副詞,如“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莊暴見孟子》)

叵:作“不可”解,如“心懷叵測”。

旃:作“之焉”解,如“舍旃舍旃,茍亦無然”。(《詩經(jīng)·采苓》)(別信它呀別信它,流言蜚語不可靠。)

四、“而”的用法

“而”可用作連詞或代詞。用作連詞,可表示并列關(guān)系、遞進關(guān)系、承接關(guān)系、轉(zhuǎn)折關(guān)系、假設(shè)關(guān)系、因果關(guān)系和修飾關(guān)系等多種關(guān)系。“而”用作并列連詞、承接連詞和修飾連詞時,比較難辨,掌握如下規(guī)律就容易辨別了。

1.“而”的前面和后面都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動作的發(fā)生有先后順序,不能倒換位置時,“而”是承接連詞;

2.“而”的后面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前面是表修飾的成分(一般由副詞、形容詞、介賓短語等充當)時,“而”前后的詞語不能倒換位置,“而”是修飾連詞;

3.“而”的前面和后面都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或者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或者是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前后是并列關(guān)系時,且“而”前后的詞語倒換位置也講得通,“而”是并列連詞。

由上可知,“而”的前后是動詞類,且詞語不能換位時,“而”表承接;“而”的前后詞性不同,且詞語不能換位時,“而”表修飾;“而”的前后詞性相同,且可以換位時,“而”表并列。

例如:

1.蟹六跪而二鰲。(《勸學》)

2.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3.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5.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閣序》)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并列連詞,可譯為“而且”“并且”。

6.履至尊而制六合。(《過秦論》)

7.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8.故舍汝而旅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9.亞父受玉斗,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10.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承接連詞,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11.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12.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13.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14.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15.老婦恃輦而行。(《觸龍說趙太后》)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修飾連詞。有的可譯為“地”,有的不譯。

以上只是我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一點思考與總結(jié),雖說淺顯實乃真得,也只是文言文教學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希望能起到泛起漣漪,震開冰山的作用。

猜你喜歡
難點用法
address的高級用法你知道嗎?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作”與“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撞車”、“撞衫”及其流行中的三種用法
丘北县| 融水| 汤原县| 中方县| 胶州市| 乐平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双柏县| 定远县| 新津县| 拉孜县| 鹤峰县| 金沙县| 峨山| 墨江| 南投市| 隆德县| 通州区| 河间市| 富蕴县| 龙川县| 绩溪县| 满洲里市| 巴彦淖尔市| 庆安县| 任丘市| 武定县| 南汇区| 北京市| 凤凰县| 赤峰市| 罗江县| 彩票| 厦门市| 资兴市| 攀枝花市| 平乡县| 穆棱市| 五莲县| 莱州市|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