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樹均
【摘 要】本文論述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融合的優(yōu)勢和策略,提出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化學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以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進行融合,破解傳統(tǒng)教學中的難點和困惑,搭建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建立多通道的評價體系,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關鍵詞】中學化學 信息化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B-0098-02
在化學課堂上,如何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如何降低師生認知上的沖突,如何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等,一直困擾著廣大教師。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信息技術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同時也成為化學教學的有效工具。將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有效結合是當前化學課堂教學必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一)利用信息技術特點,創(chuàng)設化學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化學學習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文字、圖形、視頻及聲音等進行處理,形成對學生各感官的刺激,加深學生的問題印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講解氯氣的性質時,可以通過生活中化工氯氣泄露并爆炸的事故進行引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或在模擬場景中身臨其境地去探索氯氣的性質,以及處理事故的正確方法。這樣不但學習了知識,而且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助推化學概念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化學概念教學中,特別是一些抽象的化學概念教學中,很多學生會存在語言表達、抽象思維等障礙。將信息技術引入教學中,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降低學生學習抽象概念的難度,使學生快速掌握和理解概念。例如,在化學中學習晶體結構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形象化地展示抽象概念的微觀結構,為抽象的化學知識學習提供充分的感性認知,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地對學生進行信息傳輸,克服傳統(tǒng)教學無法逾越的障礙,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使化學中微觀現(xiàn)象宏觀化,突破化學教學重難點
在化學教學中,經(jīng)常要探索化學反應規(guī)律、物質內部結構等。在微觀世界里認識化學,學習化學。特別是一些微觀現(xiàn)象,如果沒有信息技術支持,那么教師經(jīng)常會不知如何更好地表達,并傳授知識給學生,出現(xiàn)教學瓶頸現(xiàn)象。針對這樣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 flash 和 3Dmax 動畫模擬,使一些化學反應的微觀現(xiàn)象轉化為宏觀動態(tài)展示出來,突破化學教學重難點。
(四)利用信息技術自帶的多媒體的交互性,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掌握化學反應規(guī)律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獲取知識、活躍思維、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操作性不強、抽象、具有危險性等,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對化學實驗進行模擬,使之具有經(jīng)濟、可靠、安全且能多次重復等優(yōu)點。通過仿真實驗可以改變實驗的環(huán)境、變量、操作步驟等,從而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仿真實驗可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在線學習,使實驗形象化,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這種利用計算機交互的特點,可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雖然計算機模擬實驗不能替代真實實驗,但在特定環(huán)境、高危實驗中,它能發(fā)揮獨特的作用。
(五)將信息技術融入化學教學,搭建良好的師生、生生交流平臺
信息技術能夠突破傳統(tǒng)化學教學的一些不足,為師生無障礙地進行交流提供可能性,同時在時間、空間上不受限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將問題發(fā)送到學生學習的終端上,讓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后作答,最后將答卷發(fā)送給老師。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大數(shù)據(jù)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進行分析、梳理,做出相應點評,也可以將學生的作答發(fā)送到不同學生手上,讓學生進行相互批改,然后全班進行討論。可見,信息技術為師生交流提供平臺支持。
(六)將信息技術引入化學教學中,建立評價平臺,構建師生反饋通道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多通道反饋,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激活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性;二是激活學生課堂學習形式,以多種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將信息技術引入教學評價中,使化學教學過程評價更加及時和多樣化,進行交互式評價。教師通過計算機數(shù)據(jù)處理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并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教師加強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進行研究,尋找最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是一節(jié)課的主題,教學方法是完成課堂的手段,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方法應該是基于教學內容,學生認識水平,學習能力等情況做出選擇。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也不應完全拋棄舊的教學方法,應當實事求是,選擇合適的上課方式?;诮虒W需要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融合,靈活運用,但不能為了教學信息化而生搬硬套,以免弄巧成拙。
(二)加強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
教會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及網(wǎng)絡信息來解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獲得知識。由于學生在借助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的時候容易迷失自己,并對其產(chǎn)生依賴性,所以教師還應加強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方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不斷提高教師隊伍信息素養(yǎng)
信息技術是化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我們的教師隊伍信息素養(yǎng)參差不齊。有的老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欠缺,但為了完成任務不得不制作課件,這樣的課件往往不太適合學生。針對這種情況,提高教師隊伍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優(yōu)化融合的關鍵。
(一)多媒體課件模擬演示實驗替代不了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信息技術能夠輔助化學實驗教學,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在科學性上,信息技術模擬實驗無法替代化學實驗。在模擬實驗中,我們可以將化學實驗過程近乎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但是模擬并不等于事實。只有真正地動手去做實驗,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真實性、嚴謹性和科學生。其次,在教學中一味地使用課件替代真實的實驗必然會造成學生的實驗技能低下,對實驗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不了解,長此以往,學生對實驗失去興趣和信心,不能從中體驗到實驗的樂趣,更不能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揭示問題。真實實驗應該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體,信息化模擬實驗為輔助。
(二)信息技術能夠快速地將知識集中、直觀、系統(tǒng)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但這一優(yōu)勢是一把雙刃劍
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中能系統(tǒng)、直觀地展示知識,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但如果沒有在進程上加以把握,在上課過程中過于追求課堂知識的大容量而忽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那么學生只是機械地看和聽,而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進而使上課節(jié)奏過快而影響學習效果。要想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進行準確地把握。
(三)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對互聯(lián)網(wǎng)存在一定的依賴性
互聯(lián)網(wǎng)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和大量的信息,許多難題只需要在網(wǎng)上搜索就會有很多解決方案。這一優(yōu)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但是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它會導致學生遇到問題后往往不經(jīng)分析、不假思索地就直接向網(wǎng)絡求助,削弱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
總之,在新課改中,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活躍學習氛圍、降低學習難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作為新的趨勢,信息技術不應僅僅充當教學中的工具,而且應該與學科融合成為教學過程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在教學過程之中。
【參考文獻】
[1]劉緒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8)
[2]付 升.淺析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現(xiàn)代化雜志,2018(2)
[3]王禎德.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16(12)
[4]李美強.用信息技術打造學生主體課堂[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3)
[5]林 炯.化學數(shù)字化學習的構想與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5)
[6]初娜娜.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方法與實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