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長福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效課堂是很多人忽視的課改環(huán)節(jié),但高效課堂要求我們解決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因此高效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做好課前、課中等方面工作的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化;英語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是越來越快,“高鐵”的出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適應了時代的需求。初中英語課堂也要改變低效,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讓初中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新課改的理念為中心,以學生參與課堂為主要形式,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標,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一、英語教師要處理好以下轉變
1.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
英語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共享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舞臺。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2.師生關系的轉變
英語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教師應該真心地走進學生,真情地親近學生,深入地了解學生,平等而理解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教育。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⑴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實現。同時學生也會向你敞開心扉,經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的教育教學工作有針對性,有實效。為此,我認為應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學生,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二要以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待全體學生。客觀地看待全體學生,有利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對待學生應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
⑵利用課余時間,盡量去了解學生,充分的接觸是建立朋友式師生關系的基礎。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
二、認真?zhèn)湔n,設計流暢的教學流程
1.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制定教學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心中始終裝著學生,善于分析學情,即學生是什么樣的水平,具備了哪些知識;這節(jié)課上應該引導學生做什么,說什么,誰來做,誰來說;該課之后不同的學生分別可以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應該獲得哪些知識,這是制定精確目標的基礎。我們每堂課所設計的目標應該是班級的80%的同學可以達到的,過高,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過低,起不到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作用,所以要根據不同的目標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
2.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課前應該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掌握重點和難點,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必須在教材的取舍組合上下功夫,對所講內容的詳略、先后順序、講練如何結合等必須作出精心安排,才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3.設計新穎的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新課導入,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就能夠順利進行。
4.精心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要設計好新舊內容之間的銜接語言或動作,使學生明確所學內容或活動的作用、明確活動大致的時間以及教師對教學內容或活動的結束提示、預留學生提出疑問的時間、總結所學內容或活動并能夠進一步升華。在設計時,可以考慮把生活中的要素引入課堂,貼近學生生活,使英語課堂具有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以便培養(yǎng)學生得體運用英語的能力。
三、激發(fā)興趣
所謂興趣,就是一種喜好的情緒。在課堂上一旦這種學習的情緒被激發(fā),就變成了學習的自覺性,即“能動性”。成功有效的課堂應當是由教師精心組織的,自始至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如用最新的語言材料,饒有趣味的題材,反映實際生活的情景來激發(fā)學生,吸引學生,啟發(fā)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十分活躍的課堂氣氛中,領會和掌握新的知識,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感覺中擺脫了機械呆板和枯燥乏味的語法程式化教學。
競賽法是利用青少年好勝心強、不甘落后的心理特征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這一活動可以在個人、小組、男女生之間進行,并以朗讀、背誦、默寫、表演等方式進行。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又進一步鞏固加深了所學知識。
“任務型”教學方式是一種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是通過實踐、思考、討論、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的。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激活學生思維,豐富其想象力,發(fā)展協作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種方法很適合于聽力和閱讀課,學生在學之前帶著任務去做,他們就會很清楚在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
另外,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整合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推動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轉變及豐富課堂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有力的客觀條件,這也是教師應該考慮到的。
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潑的成分。我們一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熱愛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去學習、去鉆研,而這又必然會促進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和質量的提高。這種相互促進有利于形成一種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
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教師應在教學中給學生傳授一些必要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走,這樣在教學中就會節(jié)約很多時間,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總之,高效課堂就是需要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快速地思考,積極活躍,實現英語課堂上的“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