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凱迪
摘 要:備稿六步是播音主持工作者無論是在播讀新聞稿件還是在播讀文學作品之前所進行的稿件分析的過程,只有對稿件做到了真正的了解和認識才有可能運用恰切的語言去表達稿件的精神實質,所以對于初學者而言了解備稿六步是十分必要的一門功課。
關鍵詞:備稿 六步 作用 意義
一、備稿六步
備稿六步,有其步驟意義,也有其內容意義。對于初學者而言,為了熟練的掌握播音創(chuàng)作的基本程序,為了使備稿的基本功更扎實,要按照這六步的邏輯順序來消化稿件,化它為我,這六步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明確了前一個問題,就使后一個問題的解決有了根據(jù)。對于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備稿方法的播音員來說,備稿六步更突出、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意義,即無論多急的稿件,無論什么樣的備稿習慣,要吃透一篇稿件必需把這六個方面搞清楚。此時備稿六步的步驟意義由于工作中的不同情況,就不必刻意強調了。很可能出現(xiàn)“六步并作一步走”等,總之備稿內容的綜合性代替了步驟的分解性。由此可見備稿六步的研究與學習既要區(qū)分初學者與熟練者,更要區(qū)分清楚其步驟意義和內容意義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備稿六步的價值和作用。
1、劃分層次。層次原義是指文本的布局、結構。在備稿六步這個特定的語境里特指對稿件層次、布局、結構的理解和把握,這是理清文脈、理解文本的第一步工作。在拿到一篇稿件之后,首先要通讀稿件,并對句、段進行整理,這樣做是為了從有聲語言表達的角度掃清各種創(chuàng)作障礙,進行“形之于聲”前的準備。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名家名作,此文共有十個段落,在通讀全文之后依據(jù)劃分層次的原則,我們可以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段落構成,總寫作者對于春天的盼望之情。第二部分從第二段開始到第七段結束,具體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生動鮮明的春景圖。第三部分從第八段開始到結束,回歸主題,再一次贊頌了春天,贊美了春天。這樣的層次劃分完整之后也更有利于我們對于具體情感的把握和拿捏。
2、概括主題。主題就是稿件的中心問題和中心思想。明確主題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作者的播講愿望,使稿件表達更加有目的性。
《春》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作者在生機盎然的春天站在了一個孩童的角度去審視這番美景。并且通過自己細微的觀察,準確的描繪出了一幅江南春景圖的樣貌,表帶了朱自清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以及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當我們作為播講者了解了作品主題之后,會激發(fā)我們的播講欲望,也會更加明晰這篇稿件的播講目的。
3、聯(lián)系背景。一篇稿件一般包含了三個背景:歷史背景、寫作背景、播出背景。這些背景在有聲語言表達的作品中要通過創(chuàng)作者的深化理解在播講時統(tǒng)一起來,形成有機的整體。
《春》的歷史背景和寫作背景:此文大致完成于1927-1933年之間,而根據(jù)資料顯示《春》這篇文章應該完成于1932年的下半年或者1933年的上半年。背景來源于1932年朱自清留學歸來,不久并與自己的愛人結為夫妻,并在1932年出任了清華大學文學系的主人。而到了次年又喜得貴子。所以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和寫作背景不僅沒有體現(xiàn)過多的以往作品的感覺而多了許多生機和企盼的情愫。在了解完這樣的一段歷史背景和寫作背景之后會更有利于朗讀者走進作者,真切的去表達朱自清的所想所感。
稿件的播出背景一般是指播出時的思想潮流、社會風氣、時代特點、話語習慣等。稿件的播出背景是指播音員主持人理解為什么在這個時候播出此篇稿件的依據(jù)。
4、明確目的。目的是有聲語言表達的統(tǒng)帥。每一篇稿件、每一個話題,都是在總的傳播目的統(tǒng)率下進行的,播出時要落實為播音員主持人具體的播講目的。播講目的在傳播目的統(tǒng)率下進行,不能與傳播目的相違背。
在前面的三個步驟中,其實很好的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稿件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緒和情感,而在第一個步驟中就落實到了形之于聲的環(huán)節(jié)也就到了明確目的的階段。通過前面步驟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春》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在于贊美春天,贊美希望和代表了對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等。在這樣的中心思想的指導下如果我們的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贊美美好的大好河山,我們在語言的選擇上就可以相對的更偏向于美的語言,甜的表達方式。而如果我們選擇了對于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在誦讀的語言上我們會選擇更為帶有力量和希望的播講方式。
5、找出重點。重點在稿件種表現(xiàn)有兩種:一種是集中的,表現(xiàn)為一兩個重點部分、重點層次、重點段落;另一種是分散的,分散在幾個部分、幾個層次、幾個段落、幾個小層次之中,準備時需要把重點部分從非重點部分中區(qū)分開來。
6、確定基調。從文本角度來講,基調是指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的基本格調、整體情調。從創(chuàng)作主體的角度來說,基調是指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主體的基本感受、基本情緒、基本態(tài)度、基本心態(tài)、落實為播出時有聲語言表達總的思想感情色和分量。
就朱自清的《春》而言,整體的基調是贊揚的、堅定的、帶有希望的。
二、備稿六步的作用及意義
1、更好的對稿件進行理解和感受。備稿六步是幫助我們完成對稿件理解和感受的最初的步驟,當我們認真完成備稿六步之后,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稿件、感受作者情感。
2、更好的進行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備稿六步對于形之于聲是有非常大的幫助,也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表達對稿件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的表達,所以完成好備稿六步是形之于聲的創(chuàng)作基礎。
3、更好的給予受眾。當我們明確播講的背景以及播講的目的和對象之后,我們的播講效果或更好的給予受眾,達到傳播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頌 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第三版)[M].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1).
[2] 張頌 中國播音學[M]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1)
[3] 姚喜雙 播音主持概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4]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編著《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基礎》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