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酉楓,齊勇,陳偉,樊曉棟,周永,湯春波
(浙江省寧波市泌尿腎病醫(yī)院 泌尿外科,浙江 寧波 315100)
腎下盞結石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有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scope lithoipsy,PCNL)等,但各有不足之處。2017年1月-2017年9月,本研究采用GPS導航超聲系統(tǒng)(Sonix GPS)引導超細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ultra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UMP)治療無積水腎下盞結石患者23例,療效滿意?,F(xiàn)報道如下:
本組共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24~76歲,平均(42.5±12.8)歲。其中,單發(fā)結石17例,多發(fā)結石6例,左側15例,右側8例;均為無積水腎下盞結石。結石大小以腹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結石最長徑定義,多發(fā)性結石則以結石最長徑總和計算,本組結石大小14.0~25.0 mm,平均(18.3±3.6)mm,結石CT值880~1 610 Hu,平均(1 253.6±182.8)Hu。無重復腎、馬蹄腎和異位腎等解剖異常。
患者術前均常規(guī)行中段尿培養(yǎng)、CT等檢查。尿白細胞異?;颊呔o予抗生素治療,尿常規(guī)正常后手術。
德國LUT GmBH公司的F13超細經(jīng)皮腎鏡套件,由F3超細腎鏡、F7.5內鞘、F13外鞘和閉孔器組成。加拿大Ultrasonix公司的GPS導航超聲系統(tǒng)(Sonix GPS)。
患者在全麻下取截石位,經(jīng)尿道在膀胱鏡下逆行留置F6輸尿管導管,以便建立人工腎積水。然后改俯臥位,在Sonix GPS超聲引導下,應用帶有GPS位置接收器的超聲探頭和固定有接收器的16G穿刺針進行目標腎盞穿刺,退出針芯,見灌注液流出后,將F3超細腎鏡直接沿穿刺針鞘進入腎集合系統(tǒng),進一步確認穿刺針鞘頭端在目標腎盞位置,并找到腎盞頸口,調整穿刺針鞘方向及深度使其頭端靠近盞頸口或進入腎盂內,見附圖。退出超細腎鏡,鏡體套上F7.5 UMP內鞘。往穿刺針內置入斑馬導絲,沿導絲使用F14筋膜擴張器擴張通道至F14,置入F13 UMP外鞘,采用Lumenis鈥激光用200μm光纖以16 W(0.8 J×20 Hz)將結石擊碎至3.0 mm以下,通過逆行輸尿管導管人工沖水聯(lián)合外鞘內壁的沖水管在鏡體前端形成的渦流,將結石碎片直接經(jīng)鏡鞘沖出。碎石結束后,常規(guī)留置F6 DJ管,若因角度問題無法留置DJ管,則保留輸尿管導管,于術后第1天拔除,不留置腎造瘺管。術后第1或2天行KUB或CT檢查評估術后即刻結石清除情況,結石清除定義為影像學檢查顯示無結石殘留或殘留結石直徑<2.0 mm。
附圖 UMP聯(lián)合16G穿刺針確認穿刺位置Attached fig. Confirm the puncture position using UMP combined with 16 G puncture needle
本組23例均單通道經(jīng)下盞穿刺行UMP。定位穿刺時間2~8 min,平均(4.2±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為100.00%。手術時間30~65 min,平均(42.3±7.6)min;術后住院天數(shù)2~5 d,平均(2.6±0.5)d;血紅蛋白下降 0 ~ 27 g/L,平均(11.2±5.1)g/L。術后止痛藥的使用率為0。圍手術期無發(fā)熱、嚴重出血、集合系統(tǒng)穿孔、通道丟失和胸膜損傷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第1或2天復查KUB評估結石清除率為95.65%(22/23)。所有病例術后均未留置腎造瘺管,2周后拔除DJ管,1例術后完全無管化。
與其他部位的結石相比,腎下盞結石在解剖結構上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主要因素包括腎盂腎下盞漏斗夾角(infundibulopelvic angle,IPA)、漏斗長度(infundibular length,IL)及漏斗寬度(infundibular width,IW)[1]。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2.0 cm以下的腎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的總體結石清除率約為70.00%,而對于腎下盞結石卻僅為41.00%[2]。ALBALA等[3]報道腎下盞結石ESWL后3個月的結石清除率為37.00%,且與結石負荷呈負相關。ELBAHNASY等[1]研究顯示當同時包含IPA<70°、IL>3.0 cm、及IW≤5.0 mm這些不利因素時,腎下盞結石ESWL后的結石清除率僅為16.00%。
軟性輸尿管鏡侵入性較小,靈活性優(yōu)于ESWL,2015年歐洲泌尿外科指南已將其作為腎下盞結石的一線治療方式[4]。隨著新型軟鏡的應用,IL和IW對軟鏡的療效已無明顯影響,但很多國內外報道均顯示IPA對軟鏡的結石清除率仍有著顯著影響[5-9]。JESSEN等[7]發(fā)現(xiàn)當IPA>30°時,軟鏡鈥激光碎石術結石清除率為92.50%,而當IPA≤30°時,結石清除率下降為38.50%。
PCNL受下盞解剖結構影響小,可直達目標腎盞,治療腎下盞結石清除率可達85.00%~95.00%[3,10]。但PCNL手術難度及風險相對較大,如何在保證有效性的同時提高其安全性是許多泌尿外科醫(yī)生追求的目標。對于無積水的腎下盞結石,如何精準地穿刺入目標腎盞是手術成功的前提。傳統(tǒng)的B超往往很難觀察到穿刺針道的全程,與積水腎或鑄型腎結石相比,無積水腎下盞結石由于目標較小,穿刺難度進一步增加。而應用Sonix GPS可以實時觀察到穿刺針的位置和方向,根據(jù)屏幕提供直觀的穿刺針軌跡與超聲切面及超聲探頭的位置關系,及時調整穿刺針的方向和角度,與傳統(tǒng)B超引導相比,平均穿刺時間明顯縮短,而且目標腎盞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11]。本研究采用Sonix GPS引導進行穿刺,均順利穿刺入目標腎盞,定位穿刺時間2~8 min,平均(4.2±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為100.00%,效果令人滿意。
安全建立工作通道是保證PCNL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MICHEL等[12]對發(fā)表在PubMed上1 000例以上的PCNL文獻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大出血、鄰近臟器損傷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很大程度與工作通道建立不順利相關。對于無積水腎下盞結石,腎盞內空間狹小,斑馬導絲不易進入輸尿管,僅盤曲于下盞,且斑馬導絲尖端柔性大,同時腎下極具有一定的活動度,在擴張過程中,導絲容易彎曲及脫出,最終導致通道丟失。在本組研究中,GPS導航所用的16G穿刺針鞘內徑為1.6 mm,穿刺成功后,直徑為1.0 mm的F3超細腎鏡剛好可以經(jīng)穿刺針鞘進入集合系統(tǒng)直接觀察穿刺深度、結石位置,并可在直視下將穿刺針方向調整至合適位置,甚至朝向腎盞出口,使斑馬導絲頭端柔性部分可以直接進入腎盂甚至輸尿管,從而大大增強了導絲的引導作用,有效避免了通道擴張過程中導絲脫出集合系統(tǒng)、擴張過深等風險。本研究中的所有病例采用此“二步法”均順利建立工作通道,無1例出現(xiàn)擴張過深、導絲脫出集合系統(tǒng)或置入靜脈系統(tǒng)等現(xiàn)象,安全性可靠。但由于超細腎鏡非常纖細,在調整穿刺針時需注意始終將腎鏡與穿刺針保持同向性操作,否則易損壞腎鏡。
出血是PCNL的常見并發(fā)癥,而通道大小是影響出血的風險因素之一[13]。2013年DESAI等[14]首先報道采用F13通道的UMP處理2.0 cm以下的腎結石,認為其安全有效,尤其適合腎下盞結石。與傳統(tǒng)PCNL或微通道PCNL相比,UMP通道直徑更小,手術出血風險進一步降低。國內學者報道UMP的結石清除率為96.88%,而平均血紅蛋白下降僅(14.6±8.4)g/L[15]。UMP將結石擊碎至3.0 mm以下即可從外鞘中沖出,無需粉末化碎石,而且無積水的腎下盞更有利于術中渦流形成,清石效率較高。此外,UMP術后無需留置腎造瘺管,患者術后腰痛明顯減輕,生活質量提高,恢復更快,住院時間縮短。
從研究結果來看,本研究充分發(fā)揮了GPS導航與UMP的優(yōu)點,并使兩者完美結合,治療無積水腎下盞結石安全、有效,尤其適合IPA較小的腎下盞結石。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尚需擴大樣本,并設計隨機對照研究來進一步確定其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