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渝鑫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幼兒的心理教育以及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學界內關注的熱點,孩子在幼兒階段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源自于周邊的人和生活的環(huán)境,幼兒是孩子性格養(yǎng)成的奠基階段,該時期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為重要,課題研究從此出發(fā)深入分析探討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提出如何建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
【關鍵詞】家庭環(huán)境;幼兒教育;心理健康
一、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家庭是他們所處的唯一環(huán)境,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所有認知都源自于家庭里的人和事,還是會模仿家庭父母以及其他成員的語言、行為因感情。家庭氛圍在幼兒心理成長中有著直接的體現(xiàn)。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會傳染,營造出一個有利于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及氛圍是每一個家長以及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義務也是指責所在。
(一)緊張不安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影響幼兒心理健康
家庭成員因感情或其他問題不能融洽相處,導致家庭成員特別父母間爭吵不斷家庭氛圍比較緊張,此類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都有不良的影響,讓孩子慢慢形成暴躁易怒甚至冷漠的性格基礎,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此類問題對幼兒的影響。緊張型家庭環(huán)境一般分為暴躁型父母關系和冷模型父母關系兩種。其中暴躁型的父母對家庭矛盾缺乏正確的處理方式,或是處理方式過于激烈缺乏溝通,同時在爭吵時并不注意回避孩子,粗淺的認為孩子認知能力較弱,在孩子面前爭吵不會有什么影響。但事實上看,在孩子面前爭吵會讓孩子害怕無助,還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通常無法正確理解父母的爭吵原因,因害怕失去父母的愛最后多半會把原因歸為自己是不是惹父母生氣了,同時孩子會模仿以及學習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在孩子日后的人際關系中會缺乏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習慣性的沖突解決問題,而不良的人際關系會加大孩子心理負擔以及負面情緒。最終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與暴躁型相反的是冷漠型的父母關系,這類父母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孩子感覺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導致孩子喪失存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xiàn)通過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去獲取他人注意,來提高自己存在感的心理問題。
(二)健康、和睦的家庭關系有助于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有助于讓幼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及父母的關愛,讓孩子對這個事情的認知和感觸是溫暖有愛的,奠定了良好的性格成長基礎。同時家庭成員間的民主自由風氣也能讓孩子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需求,增加了孩子的溝通能力。也讓父母更容易了解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迷茫與錯誤以及對事情錯誤的認知,讓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及教育,最終形成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
二、家庭教育方式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虎媽貓爸》是一部以孩子成長以及父母家庭教育為主要素材的電視連續(xù)劇,它體現(xiàn)出了很多典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如虎媽的嚴厲與苛刻,貓爸的順從與溺愛。很多情節(jié)讓觀眾尤其是為人父母的觀眾深思究竟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下文從溺愛以及棍棒教育兩種典型方式分析。
(一)溺愛
對孩子的過于寵愛便是溺愛,此類服務對孩子的要求一項是全力滿足無論對錯。讓孩子在家庭中有著特殊待遇,并一味順從,此類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甚至造成不了后果。在孩子在日后的成長過程中認為父母對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喪失感恩意識目中無人、自己為是。在進入社會后因突然離開父母的庇護以及溺愛,因自我中心意識太強無法與他人和諧相處,不具備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能力導致心理壓力加大。心理壓力的加大會讓孩子更加敏感無助,人際關系的構建能力進一步降低心理壓力會進一步加大。惡性循環(huán)。同時在溺愛的環(huán)境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通常較弱,不具備應對挫折的心理強度,在遇到坎坷和措施時不能正確調整自己勇敢面對,通常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因此溺愛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溺愛是一種對幼兒身心健康有著直接不良影響的愛。
(二)棍棒教育
此類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過于強勢只重視管教和行為限制,不重視溝通和價值引導。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一切指令。偏激理解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言論。但此類教育方式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也較為負面。會讓孩子出現(xiàn)恐懼和遺棄感,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讓孩子與父母缺乏溝通,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異常行為的真正心理原因。無法及時解決孩子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及障礙,只是在行為上強迫孩子改變,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以及教育用意,無法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多的會認為父母對自己過于冷漠暴力,自己在家里缺乏地位和存在感,導致孩子出現(xiàn)自暴自棄、遇事冷淡、行為膽怯等心理問題。同時孩子的性格以及性情會變得敏感易怒,甚至模范父母對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施暴。同時暴力的教育方式會疏遠孩子與父母的關系,甚至發(fā)展為仇恨父母。
三、總結
跟據前文的論述,孩子在幼兒時期,家庭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幼兒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一切認知都來自家庭,周圍人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狀態(tài)、人際關系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都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勇敢、堅強、感恩,也讓孩子懂得理解他人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相反充滿爭吵和冷漠的家庭環(huán)境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孩子心理發(fā)育不健康,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充滿愛的地方,一定是溫暖、和諧的,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的建立,讓家庭的美德去教育孩子,是最形象生動、直接客觀的方法。通過建立良好的家庭規(guī)范、和睦的家庭氛圍、民主平等的相處方式,孩子良好心理素質才能形成。
參考文獻:
[1]潘文雅.“80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心理健康的狀況及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7.
[2]潘晴.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影響[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6):147.
[3]武敏.幼兒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J].時代教育,2016(06):58.
[4]常紅.幼兒心理健康與家庭功能的特點及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4.
[5]全海英.體育活動發(fā)展3~6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