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重要價值是反抗遺忘。
中國的官修歷史一般只顧宏大敘事,太硬。而常人更喜歡通過那些纖維般的生活細節(jié)了解活生生的過去。比如收入和物價這樣的軟歷史就帶著社會生活的溫度。
1924年魯迅在教育部任職時月收入200多元。他在北京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21號購置了一個小四合院,有三間正房,三間南房和兩間小廂房,花費800元。而今這個不平凡的小院被圈括在魯迅博物館之中。魯迅在這里完成了大量作品,“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這是魯迅在散文《秋夜》一開頭說的兩句話。《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這里寫的。
幾乎在同一時期,梁啟超也謀劃著在北戴河買一所別墅。1925年夏天,梁啟超借住章宗祥在北戴河的一棟別墅度假。聽說章宗祥因急用錢欲將別墅轉(zhuǎn)讓,出價11000元。梁啟超起了買房的念頭。別墅共有大開間住房8間,小屋四間,廚房浴房等七間,全部石墻角,并配有全套家具。建筑以外還有空地18畝。為了此事,梁啟超于1925年8月3日和12日兩次寫信跟他在大洋彼岸留學(xué)的孩子們商議。他在信中說:北戴河房子我實在愛它不過,已決定買了……現(xiàn)在有人要搶,我已電上海告仲和為我留下。此地四時皆可居,我退后極欲常住此也。其時,梁啟超的收入頗豐,“執(zhí)政府每月800元夫馬費,已送過半年,現(xiàn)在還不斷;商務(wù)印書館售書費兩節(jié)共收到將5000元;從本月起清華每月有400元。”這是他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告之的。
那時民眾的收入都很低。警察的月收入也就十來塊錢,保姆不過一兩元錢。魯迅家的女傭每個月三元錢,算是高的。一個四五口人的家庭,每個月的伙食開銷12元左右即可。毫無疑問,魯迅梁啟超在當時都是少有的高收入者。
收入可以與他們匹敵甚或超越他們的是成名的藝人。
梅蘭芳,每天的收入是50元至100元不等,至于千元一晚的特別演出,還不在計算之列。歷史學(xué)家唐德剛在一篇文章中介紹說:到北京游覽的外籍游客非一訪梅宅不能算到過北京。瑞典皇太子格斯脫、印度詩人泰戈爾均曾踵門造訪。生意經(jīng)最足的美國華爾街大亨,對梅氏也一擲千金無吝色。1919年,美國一批銀行家結(jié)隊做北京之游,請梅蘭芳演唱了30分鐘。他們便奉贈酬金美鈔4000元。論鐘點算,這恐怕是世界上藝人收入的最高記錄。美國大亨是最考究一分錢一分貨的,如果無所獲,他們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8歲的麒麟童周信芳月包銀就已達60元,這樣的收入足可以使一個三口之家食肉衣錦了。到了他13歲的時候,月包銀升至450元,19歲的時候更是高達1500元。
黃宗江說,40年代初,上海電影界收入最高的是劉瓊,月薪3500元。同時期的話劇演員石揮月收入600元。他們的收入遠遠高于令人仰慕的大學(xué)教授三四百元的月薪。
即使到了建國后,黨和政府對藝術(shù)名流仍然給予關(guān)照,在普通工薪階層只有幾十元月收入的情況下,依然給予了他們相當高的待遇。如袁雪芬,常香玉,袁世海,李和曾,李再雯,.葉盛蘭,李少春,張云溪,新鳳霞,陳伯華,傅全香,范瑞娟,徐玉蘭,薛覺先,白駒榮等他們的月工資是500元至1000元不等。
按照當時的稿費標準推算,老舍每個月的平均稿費可達近700元,劉白羽的稿費收入每月平均500多元。
1956年著名的青年作家劉紹棠發(fā)表了中篇小說《夏天》,得稿費8000元。他拿出2500元在北京府右街附近買了一處小的四合院,有住房五間,廚房廁所堆房各一間,還有五棵棗樹五棵槐樹。這對普通人家來說,絕對是天價。其時羊肉四毛錢一斤,豬肉六毛錢一斤。
70年代讀中學(xué)的李書福利用暑期為生產(chǎn)隊放牛,每天的收入是一毛五分錢。一個暑假下來,他可以為自己賺足一年的書本費。高中沒畢業(yè),他就向父親借了120元錢買了一部海鷗120照相機,到附近的景區(qū)為別人拍紀念照,一年就賺了2000元。從此李書福一步一步走上了成功之路,成為了享譽海內(nèi)外的汽車大王。
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打破了原有的收入格局,為所有想改變收入狀況的人提供了多種可能,開辟了多條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