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生前在與人交往時,特別注意到了“不非人之非”這一點(diǎn)。他終身守著這樣的交際之道:勿道人之短,勿說己之長;人罵之一笑,人譽(yù)之一笑。他對前輩畫家和同輩畫家都恭敬有加,盡說善處。齊白石作畫,一向主張師古而不拘泥古意,“下筆要有我法”,但他對先輩畫家的杰出成就卻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吳昌碩三人。齊白石曾賦詩說他們的好處,詩云:“青藤雪個遠(yuǎn)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愿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zhuǎn)來?!鼻嗵偈切煳嫉奶枺﹤€是朱耷的號,老缶指的是吳昌碩。齊白石對同時代的畫家也極為尊重,也總夸他們的善行長處。上世紀(jì)30年代中期,有位記者造謠說齊白石看不起徐悲鴻,認(rèn)為徐悲鴻只不過到國外渡了層金而已。齊白石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逢人便說:“悲鴻是我多年的知己,他畫人畫馬冠絕當(dāng)世,我佩服之至!”
同行相輕,是中國知識界通病,而齊白石不是這樣。他謙遜厚道,樂道人善,不非人之非。正因?yàn)槿绱耍运芎屯瑫r代的許多畫家保持著深厚的友情和藝術(shù)上的取長補(bǔ)短;也正因?yàn)槿绱?,他才能成為集詩、書、印、畫四絕于一身的巨擘。
愛默生是美國著名詩人,有一天,他莫名其妙地聽說,他給一個名叫華爾特的青年寫了一封表揚(yáng)信。信中有高度贊揚(yáng)華爾特的詩:“我以為,它們是美國文壇至今所能貢獻(xiàn)的,最了不起的聰明才智的精華。”愛默生聽后,沒有說華爾特這也不好,那也不是,而主動地去拜訪他。原來,詩歌愛好者華爾特借錢出版了1000本自己的詩集,一本也賣不出去。他就把書都送人。所有接到他詩書的人,都叫他自己燒掉。無奈之下,華爾特就想到了假借愛默生的名義給自己寫了封表揚(yáng)信。華爾特客氣地請愛默生在家里桌前坐下,自己尷尬地低下了頭,十分懇切地說:“那時我實(shí)在需要鼓勵,才冒充您給自己寫了封表揚(yáng)信?!睈勰犃?,頓時大笑,說:“事實(shí)上,我看了你最近發(fā)表的詩歌,它正好道出了我的心聲啊?!闭f完,愛默生把那封信要來,重抄了一遍,正式交到華爾特手里。華爾特十分感激,兩人從此成為摯友。華爾特隨后更加潛心于詩歌創(chuàng)作,最終成了美國很有名氣的大詩人。這個華爾特究竟是誰?他的全名是華爾特·惠特曼。
愛默生是不非人之非的。不僅如此,他還變指責(zé)為鼓勵。指責(zé)如同戈戟,鼓勵恰似陽光。愛默生重抄冒名信,親手送給惠特曼,而不是當(dāng)面指責(zé)他、譏諷他。這種變通,不僅給了惠特曼莫大的鼓舞,而且使自己與惠特曼從不是朋友而結(jié)為好友,愛默生頗有雅量和氣度。一變而二得,多好啊!交際中,不非人之非,拋棄指責(zé),不吝鼓勵,當(dāng)是正道。
麥家說:“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最好是各人自行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麥家所言是在情在理的。不非人之非,人與人之間就少了窩內(nèi)斗,少了鉤心斗角,而多了關(guān)心與支持,多了愛與和諧。不非人之非,我們心靈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凈化,社會風(fēng)氣也容易純潔純樸起來。不非人之非,不等于不要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光明正大的,是正派正直的彰顯。而非人之非呢,卻都是在人后“嚼舌頭”,在人后搬弄是非的骯臟勾當(dāng),當(dāng)然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