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漢語中的“易”字主要是“容易”之義,古漢語中的“易”字,用法卻比較豐富。在古代漢語中,“易”作動(dòng)詞用主要是“改變”義,引申為“交換”,由“交換”引申為“替代”“蔓延”等義;由“改變”還可引申為“修治”“耕種”等義。“易”作形容詞“容易”時(shí)引申為“和悅、平安”“平坦”等義,又由“容易”引申為動(dòng)詞“輕視”義。“易”作名詞時(shí)有《周易》、卜筮之象、占卜官名、通“埸”等用法。
關(guān)鍵詞:“易”;不可易視;引申義
“易”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主要是“容易”的意思,商務(wù)印書館第6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544頁解釋有容易、平和、輕視、改變、交換及姓(Yì)等,但在古漢語中“易”的用法卻更為豐富,正確使用它也并不容易,所以我們不可“易視”這個(gè)詞。
“易”,從日從月,本義表陰陽交替變換,所以最重要的基本義是“改變、變更”。也許古人認(rèn)為日月變換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情,因而也就有了“易”的第二個(gè)基本義“容易”。后來又由這兩個(gè)意義引申出其他更為復(fù)雜的義項(xiàng)。2017年高考北京卷要求明析“不能易也 ”中“易”解釋為“交換”的錯(cuò)誤。該句是這樣出現(xiàn)的:“昔之論封建者甚眾,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圣人復(fù)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說而附益之?!备鶕?jù)上下文,“雖圣人復(fù)起,不能易也”的意思是“即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論”。因此,“不能易也”中的“易”意為“改變”,而非“交換”。2015年高考新課標(biāo)Ⅱ卷要求翻譯“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句,其中的“易”就是“容易”的意思,整句話應(yīng)譯為“陛下興起戰(zhàn)事,容易引起百姓嘆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擔(dān)心不合適”。
“易”作動(dòng)詞“改變、變更”使用最為常見。如“改正朔,易服色制度”(《漢書·賈誼傳》),指頒訂新的歷法,改變車馬和祭牲的顏色,(以及)法令、禮俗。“世易時(shí)移,變法宜矣”(《呂氏春秋》),指時(shí)代和環(huán)境是不斷變化的,法律要隨著改變以適宜時(shí)代的要求。課本中此義使用較為普遍,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愿以十五城請易壁”(《廉頗藺相如列傳》)。由“改變”引申出“交換、互換”之義,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xiàn)諸朝”(劉基《工之僑獻(xiàn)琴》),“易之以百金”指“用一百金把它買(交換)了下來”。“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bǔ)不足,則農(nóng)有余粟,女有余布”(《孟子·滕文公下》)中“通功易事”,解釋為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余的換沒有的?!傲T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論積貯疏》),意思是“年老體弱的人就會(huì)把孩子交換了以后啃孩子們的骨頭吃”。課本中有“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羊易之”(《齊桓晉文之事》),“其次易服受辱”(《報(bào)任安書》)等。由“交換”再稍加引申就是“替代”的意思,如“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fēng)雨”(《易·系辭下》),大意是:上古時(shí)候,人們居住在洞穴,生活在荒野,后世的圣人用建筑的房屋來代替洞穴,上有屋頂,下有四壁,來躲避風(fēng)雨。由“交換”還可以引申為“蔓延、傳播”之義,如《左傳》中有“惡之易也,猶火之燎于原”,這兒“易”最好的翻譯就是“蔓延”。再如“絕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東觀漢記》),整句意思是清除完(雜草)的根系,讓它不能再次繁殖,害怕它繼續(xù)蔓延生長,此外“易”就是“蔓延”的意思。因有“交換、變換”意義,所以“易”還可直接作“移”講,如“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書經(jīng)·盤庚》),最后一句意思是:不便移種子到新邑。
“易”由“改變”又可引申出“修治、整治”,如“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shí)百倍 ”(《荀子》),意思是“百姓豐衣足食,土地就肥沃而整治得好,土地肥沃而整治得好,收成就會(huì)增加百倍”。如果“易”的對象是田地的話,則還可以理解為“耕種”,如“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耕種好他們的田地,減輕他們的徭役和賦稅,就能夠使老百姓富足起來”。2015年高考福建卷,要求閱讀《孟子》的選段,其中有句“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nóng)夫也”,底注此句中的“易”就是“修治,耕種”,意思是“把地種不好作為自己憂慮的人,是農(nóng)民”。
“易”作形容詞“容易”意思時(shí)與“困難”相對,如“道在邇而求諸遠(yuǎn)。事在易而求諸難”(《孟子·離婁下》),譯為“道在近處卻到遠(yuǎn)處去找,事情本來很容易卻往難處做”?!秶Z·晉語七》中有句“貴貨而易土”,意思是“重視財(cái)貨,而不在乎遷徙到別處”,跟“安土重遷”意思剛好相反?!吨G太宗十思疏》中有“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滕王閣序》中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中的“易”都是“容易”的意思。“易”由“容易”很自然可以引申為“和悅、平易、平安”等意思,如語出《禮記·中庸》的“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xiǎn)以徼幸” ,白樂天取名“居易”,原本出于此,此句中的“易”,鄭玄注:“易,猶平安也?!闭湟馑际恰八跃泳有钠秸故幍却咸焓姑?,小人則想以冒險(xiǎn)求得偶然的幸運(yùn)”。在《詩經(jīng)·小雅》中有“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意思是“他如果回來走進(jìn)了我的房來,我的心情就會(huì)和悅。他如果回家來了卻不入我的房間,原因又有誰知道”。
可能是因?yàn)槠教沟牡缆啡菀仔凶撸谑恰耙住庇伞叭菀住庇忠瓿觥捌教埂钡牧x項(xiàng),《李愬雪夜入蔡州》“由是賊中險(xiǎn)易遠(yuǎn)近虛實(shí)盡知之”中“易”就是此義。由“容易”引申為帶有意動(dòng)用法特征的意義“輕視、看不起”,如“以稱意任職,故久無有所匡諫于上,官屬易之”(《漢書·兒寬傳》)意思是,因?yàn)閮簩捄芊Q職,令皇上滿意,所以很長時(shí)間沒有人向皇上進(jìn)諫,下屬有些看不起他?!段弩肌分杏小笆且怨胖棕?cái),非仁也,財(cái)多也”,解釋為“因此古人輕視財(cái)物,不是什么仁愛,只是因?yàn)樨?cái)物多”。出自《史記》中有“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shí)不持一錢”,意思是“高祖做亭長時(shí),平素就看不起這幫官吏,于是在進(jìn)見的名帖上謊稱“賀錢一萬”,其實(shí)他沒有一點(diǎn)錢”。
“易”還可作名詞使用。首先是《周易》的簡稱,后來逐漸引申為卜筮之象(或陰陽變化現(xiàn)象)和占卜官名?!安芬?、談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和“王者乘時(shí),圣人乘易”(《管子》)中的“易”都是《周易》的簡稱。“昔者圣人建陰陽天土之情,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禮記》),“易抱龜南面”中的“易”則是指占卜官名。最后還要注意“易”除了作為姓氏外,還可通“埸”,即邊界,如“觀國之治亂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見矣”《荀子·富國》,“吾易久遠(yuǎn)”(《漢書·禮樂志》)中的“易”。
在古代漢語中,由“易”構(gòu)成的詞語也不少,有些使用頻率還很高,如“易安”,安適,舒服,如“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歸去來兮辭》);“易易”,很容易,如“榮祿固操、莽之才……待之恐不易易”(《譚嗣同傳》);“易簀”,更換床席,指人將死,如常用的“易簀之際”,就是“臨終的時(shí)候”;“易與”,有容易對付和容易相處兩個(gè)意思,前者如“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后必悔之”(《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后者如“君居常若易與,而廉稜整整弗少弛”(《鐵柯記》)。
參考文獻(xiàn):
[1]劉鑒平,鄒聯(lián)琰.文言常用詞手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張聯(lián)榮.古漢語詞義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肖錦川(1973—),男,湖北航天高級中學(xué)高級教師,主研方向?yàn)橹袑W(xué)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