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容
【摘 要】在當今世界,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以及國家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日益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理論性太強,教學過程一般較為枯燥,學生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一向不佳。案例教學法作為一項成效顯著的教學方法,近年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積累了大量的經(jīng)驗。本文以實際工作中的經(jīng)驗為基礎,分析了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優(yōu)勢和使用方法,對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36-01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是最早由西方學者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他主要是由教師根據(jù)教學的目的和學生的知識程度以及認知能力,選擇或設置一個具體的事例作為教學案例,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采取分析、集體討論的形式,對案例中蘊含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思考,對案例中涉及到的問題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解答,最終再由教師對學生的分析討論情況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點評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案例教學法來開展教育,能將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案件事例,使同學們在身臨其境中積極思考,從而將學到的知識入腦入心,真正掌握其精髓。同時,同學們在相互討論中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其綜合素質。
案例教學法具有兩點鮮明的特征:一是案例是教學中的中心。在該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案例為載體,將需要教授的理論知識和方式方法蘊藏在案例中,讓學生通過案例進行分析思考,學生的主要活動也是圍繞案例展開。二是該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將原本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轉化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提高了課題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僅負責提供案例,對討論過程進行引導,對學生思路進行點評。在教學中主要由學生自行分析討論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案例教學法相比普通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
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的教學模式相比,案例教學法在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上都有了較大的優(yōu)勢。
一是案例教學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向來以理論枯燥而不被大學生喜愛,教學效果向來不佳。在案例教學法中,采用適當?shù)慕虒W案例,能將枯燥的政治理論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具體案例,使案例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讓同學們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對學到的政治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二是案例教學法具有很強的互動性。采用案例教學法的方式,學生與老師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過程中,能擺脫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嚴肅的課堂氛圍,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對政治理論的興趣,引導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同時,授課老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也能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適時調整教學重點和進程。
三是案例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要開動腦筋,綜合應用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案例中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集體討論交流中,也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四是案例教學法能推動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作為思想政治教師,要選擇一個貼合教學內容的典型案例,即要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了解,使案例內容貼合教學需求,又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知識面,選擇當前的時政熱點作為案例。同時,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討論問題的方向進行引導,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點評。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知識面,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從而推動教師自覺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三、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和注意事項
在實際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主要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是案例策劃準備階段。在準備實施案例教學法時,首先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選擇教學案例時首選的應當是與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時政熱點相聯(lián)系的案例,如可以選擇某些緊扣時代脈搏的典型事例作為案例,從而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選擇的案例同時也要緊密聯(lián)系社會和學生生活實際,以便能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同時,選擇案例時也要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讓案例涉及的問題難度和深度較為適中,適合學生能運用現(xiàn)有的知識進行解決。
二是案例教學方案整理制作階段。在搜集到合適案例后,教師要對案例教學進行精心的準備。搜集案例相關的背景資料,分析案例呈現(xiàn)的問題,確定案例討論的主題,對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進行規(guī)劃,設計制作教案。此外,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實際因素提前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保證每組學生都能按教學計劃完成討論。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在討論中可能提出的問題做好預先準備。
三是案例實施階段。案例實施一般在課堂中后期,或者單獨一節(jié)課堂。教師在實施教學前首先明確案例討論的主題,然后將案例資料用口述、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所構成的情境之中,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實施過程中,老師要密切注意討論方向,把握學生話題的走向,把學生引導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原則上來。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克服膽怯的心理,表達自己的思路和看法。要加強引導,隨時注意學生討論的動態(tài),避免討論過程偏離主題,避免氣氛過于激烈或冷場。此外,由于學生個人的認識程度和生活經(jīng)歷各不相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一,因此,教師在討論中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隨意亂打板子,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對學生的錯誤認識和偏激觀點,要采用適當?shù)姆绞郊右砸龑?,幫助學生進行糾正。對正確的觀點,要現(xiàn)場進行肯定和鼓勵,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四是案件點評階段。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對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對學生在討論中應用的理論知識進行點評,對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解答。在總結中,要注重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從欣賞的角度點評學生的優(yōu)點,用適當?shù)恼Z句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得到肯定和激勵,提高其學習興趣。
最后,在案例教學完成后,老師應對案例教學過程進行記錄,從而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不斷更新的案例教學方法信息庫。同時,結合本次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對案例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反思,把教學的經(jīng)驗教訓理論化,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信息化視閾下的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探析[J]. 趙佩華,張靜.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