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琪
【摘 要】聽力是大學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聽力恰恰是大學生很薄弱的學科。造成學生聽力水平低的原因就是學生缺乏系統(tǒng)的科學的聽力方法策略,一味的注重語言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聽力策略。預設能夠推理出會話的準確含義,能夠讓學生理解聽力材料從而提高自己的聽力理解水平,本文從預設的基本定義和信息共知性的特征作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分析在大學英語聽力中應用預設策略提升英語聽力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力策略;預設;共知性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35-02
一、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聽力課教學是高校英語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一方面是由于基礎差,在初高中沒有培養(yǎng)聽力能力的習慣,而且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模式并不能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對大學英語聽力的新要求,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師應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就顯得較為困難。而學生個人在聽力習慣、聽力策略等方面都存在差異,甚至學生對于聽力策略的知識基本不知。如何提高推理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教授聽力策略和技巧。二、預設的發(fā)展
預設(又稱前提或先設)最初出現(xiàn)在哲學領域,德國著名哲學家、數(shù)學家、現(xiàn)代邏輯學奠基人之一弗雷格在 1892 年提出。弗雷格在《意義與所指》一書中最早提到了語言使用中的預設現(xiàn)象,認為如果要斷言某一件事,總需要有一個明顯的預設,使用的專有名詞無論簡單或復雜的都要有一個指稱對象。德國語言學家布斯曼《語言與語言學詞典》(2000:12)對預設的定義是:關于表達或話語含意的一種不言自明(含蓄而不言明)的設定。我認為預設的定義應該結(jié)合以上語言學家們的說法,最完整的表達即預設是自然語言中的一種沒被說出的設定,通過推理才能獲取交際信息。
一般說來,預設的種類可以分為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語義預設是指通過對詞義、句義結(jié)構(gòu)的分析,來確定命題之間的語義關系。
Strawson 理論包含了語用學的思想,他認為 Russel的理論不能使得命題在語句使用中得到更全面的解釋。他認為語句只有含義沒有所指,當語句在具體語境中時才有所指和真值問題。三、共知性
1.語義預設與語用預設的重疊性。
預設的特征之一即共知性是指談話雙方所共同知道的信息,正確理解話語中存在的各種知識,對于交流雙方的相互理解起著重要的作用。
語義與語用預設的重疊性指兩者均具有的共同特征,即共相特征。無論語義預設還是語用預設,聽覺與視覺中可聽到或看到的“預設”成就并賦予二者間共相內(nèi)涵。因此在研究者極其關注其差異背景下,本質(zhì)上,剝離語義與語用差異,共同具有的“預設”應為探究兩者關系第一要義。可以看出,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的重疊之處在于預設的共知性。
2.預設觸發(fā)語與文化預設。
從信息學的角度來看,聽力就是是受話者利用原有的信息,對所接收到的語言信息進行篩選、重構(gòu)、整理、加工,從而形成新信息的過程。在英語聽力中,學生只有了解掌握說話者的文化背景才能通過語言信息捕捉到語言符號后面的隱形信息。
語義預設的共知性只有通過預設觸發(fā)語信息傳遞,通過言者話語的表述而被立即確定,受話者腦海中共有信息才會獲取呈現(xiàn)動態(tài)。語段中的一些特定的詞語和短語等結(jié)構(gòu)即產(chǎn)生預設含義的指示詞稱為預設觸發(fā)語。四、聽力策略的定義與分類
Willis(1981)認為聽力策略必須包括:1)預測人們將說什么;2)猜測不認識的單詞或短語;3)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幫助理解問題;4)確定相關信息,忽視掉無關信息;5)注意表示段落開始的詞語。 從上述語言學家對聽力和聽力策略的定義中,我們得出聽力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以提高的。
關于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大多學者認可 O' Malley & Chamot(1990)的分類方式,把學習策略聽力學習策略的分類按照語言學習策略分類的框架分成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聽力元認知策略由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三種成分組成。 預先準備策略指的是在聽力之前,提前預習聽力材料上的背景文化信息,從而有助于猜測把我聽力材料的主旨大意。
聽力認知策略包括利用目標語資源策略、推測策略、聯(lián)想策略、簡記策略和總結(jié)歸類策略。推測策略指的是在聽力學習之前,學習者通過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的圖形,題目等來預測聽力的話題;聯(lián)想策略指的是學習者通過把已有的知識和新信息結(jié)合起來,有助于學習者對聽力材料的理解。簡記策略是學習者在聽力過程中把聽到的關鍵信息通過關鍵詞,特殊符號等形式簡單的記錄下來以便于推理。總結(jié)歸類策略指的是在聽力結(jié)束之后,學習者把記錄下來的關鍵信息進行整合分類以便于更好的理解聽力材料選出正確的選項。五、總結(jié)
一直以來,英語聽力策略都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聽力策略的應用對英語聽力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縱觀國內(nèi)外文獻研究,對英語聽力策略的研究眾多,但將預設理論應用于聽力策略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以預設理論為基礎,指導大學生如何將英語聽力策略應用于聽力之中,從而分析預設理論指導下從信息共知性的角度的英語聽力策略應用研究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聽力的興趣,能否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成績等問題,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提供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進一步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奧馬利,2001:《第二語言習得的學習策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布朗,2001:《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的原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程曉堂,鄭敏,2002:《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戴煒華,2007:《新編英漢語言學詞典》。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科恩,2000:《學習和運用第二語言的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6]庫克,2000:《第二語言學習與教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7]里德,2002:《英語課堂上的學習風格》,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8]周綿綿,余笑等,2011:《英語學習策略》,科學出版社.
[8]肖飚. 1999. 英語聽力過程的三階段及聽力策略.《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S1), 161-162.
[10]朱湘華. 2010. 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訓練模式與效果分析.《外語研究》(2),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