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花 李曉
作文很難,不知道如何寫起;作文教學很難,不知道如何教起。藉于此,本文將著重從興趣培養(yǎng)、思路拓展、思維訓練、方法講授、閱讀積累、能力養(yǎng)成等方面展開探析。
一、趣味打開寫作教學的一扇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寫作教學,興趣很關鍵。怎樣激發(fā)寫作興趣?一方面,我們利用課堂口頭朗讀方式,將自己的作文當眾宣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畏懼心理慢慢消解,對寫作的成就感愈發(fā)增加,加之教師的肯定與點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愉悅感,燃燒寫作的熱情火焰。另一方面,通過當眾批改方式,來進行對照。俗話說辦公室改比不上當面批改,當面批改又比不上當眾批改。我們在當眾批改中,一邊用欣賞的眼光來圈點優(yōu)點,另一邊委婉的提出修改意見,以解剖式的修改方式讓全班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寫作的要義,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再者,通過小報展示方式來鞏固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將優(yōu)秀的習作進行集結成報,張貼于教室,便于學生相互傳閱,既美化了課堂環(huán)境,又激活了學生的寫作欲望,促進寫作氛圍的形成。
二、從生活體驗中拓寬寫作思路
作文不是堆砌文字,作文是有感而發(fā)。對于初中學生,在作文思路拓展方面,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來選材,也可以從社會實踐中來選材,還可以從文史資料閱讀中來選材。葉圣陶提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對于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件,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都可以從中來品味生活,抒發(fā)感思。當然,初中學生的生活體驗相對欠缺,但并非沒有生活感受。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拓寬寫作思路,善于從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化平凡為神奇,化平淡為精彩。比如同學間的友誼,對陌生人的人性閃光點的贊美等等,都是豐富的寫作視角。還有社會生活中,我們周圍發(fā)生的故事,每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例等等都是鮮活而優(yōu)秀的素材。另外,從文史閱讀方面來確立寫作方向。比如寫骨氣,可以寫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寫氣節(jié)可以寫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寫挫折,可以寫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三、從求新逐異中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寫作的思路如果打不開,則難以提升作文的高度。比如選材思維要多樣,寫作手法要多變。對于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要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從中感悟不同的寫作視角。比如寫一朵迎春花,迎春花是一種常見的花,在北風呼嘯之際,依然能夠淡然的開放。沒有人喝彩,沒有蜂蝶的眷顧,卻用短暫的花期,向我們傳遞春的訊息。這是一朵平凡的花,但其默默無聞的精神,與今天的孔繁森、李素麗等奉獻者一樣,構成了我們美好的生活。由此,來引領學生從“迎春花”的默默無聞入手,來贊美生活中“敢為天下先”的人物,將“迎春花”的精神進行頌揚,同時也是對生活中無私奉獻精神的贊美。
四、從范文中來挖掘寫作的方法
作文有其自身的章法和結構。對于初中學生作文教學,我們可以通過對范文的解析,引導學生從范文中來了解寫作模式,梳理寫作思路,學習寫作方法。在實際范文教學中,我們需要對不同的范文進行分類。比如敘事性范文,說理性范文,情感性范文等等。不同的范文,其亮點不同,對于學生來說,可以從中來模仿,從模仿寫作中來創(chuàng)新。比如我們結合課本中的經典篇目,從文本敘事方法上來學習,如何讓記敘文更加生動形象。學習范文是如何確立景物的,如何在文中貫穿景物描寫,如何通過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如何抒寫內心的情感,如何對敘事結構進行首尾呼應等等。
五、從廣泛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作的過程,也是對自我知識、經驗進行展現的過程。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內容。平時在閱讀習慣養(yǎng)成上,建議每天都要閱讀,堅持閱讀;每周開設閱讀課,拓寬閱讀圖書范圍,實現讀物的輪流閱讀;開展閱讀指導教學,對讀書方法的學習,不同文體、不同書籍如何優(yōu)化閱讀方法;養(yǎng)成閱讀后寫隨筆的習慣,體驗“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樂趣。另外,注重摘錄、抄引,從優(yōu)秀語句、篇章、段落的抄錄中深刻理解,把握寫作妙趣。
六、從勤學多練中增強寫作能力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教學要注重勤學苦練,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日記,寫心得的習慣。比如對于日記,不必拘于字數的限制,可以是對內心感受的表達,也可以是對某一事件的記敘,要做到我手寫我心。在隨筆方面,要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從課內外閱讀中培養(yǎng)發(fā)現思維。另外,教師要注重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多閱讀,廣泛閱讀,積累自我知識儲備,方能增強寫作靈感。
崔花,李曉,山東高青縣第三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