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文
4月,風裹挾綿軟而纖細的雨絲,像衣袂飄飄的俠客,點著沸騰如血的浪尖,從浩渺的南洞庭跳躍而來,拂過洲渚、蘆葦、藕塘、田壟、街道、屋宇,躍上九都山蓊郁的山頭。南縣城關(guān)所在的南洲鎮(zhèn),這座洞庭水不屈不撓,多年沖積而成的小城,便迷離在如夢似幻的江南煙雨里。
我如一個跪登布達拉宮的虔誠信徒,徘徊在九都山彎曲的小徑上,聽任頭頂濃密的樟樹披滿我一肩的亂花,將馥郁的花香植入口鼻與心魂。伴隨花香來的,還有彌漫山間,令天地為之肅然的英雄氣。
這座明代叫“宋田山”,與整個南洲一道從洞庭湖浪濤里生長出來,年歲尚淺的小山并不高大,至多是突兀在低矮平原上的一堆土崗,卻因了一個人的橫空出世,而有了泰山般的巍峨,衡山般的險峻,嵩山般的奇崛,甚或珠穆朗瑪峰的驚世駭俗。這個人,便是南洲之子,被鄉(xiāng)鄰們稱為火龍的段德昌。吳冠中筆下水墨畫般的朦朧煙雨中,那座依山而建的段德昌陵園聳入云天的烈士紀念碑,像漫過堤岸的洞庭湖水,溢滿了九都山與南洲的驕傲。
我踏著一縷清冷的四月風,循著鏗鏘的洞庭濤聲遠道而來,蹀躞在九都山蒼翠欲滴的叢林間,便是為段德昌穿透時空的英雄氣所吸引。我試圖在這個曾經(jīng)“荊棘莽叢,蟲獸遍野,好似湖中荒島”的地方,尋覓些許段德昌渺遠的足印,或者一些塵封已久的旌旗、戰(zhàn)鼓蹤影和遺落在山間角落的號角聲。我知道,哪怕一絲他遺存的氣息,也能令一個孱弱者血脈僨張,壯懷激烈,也足以令一個自閉于個人私欲的頹廢者,油然而生家國之思與疆場之志。
這是一條渾身凝聚洞庭湖靈氣的火龍。
1904年8月,那個讓湖中魚鱉都悶熱得想逃離的日子,八百里洞庭的堤岸還近在九都山的腳邊,碼頭上往來熙熙,人流如織,日夜不歇的濤聲拍擊著山下九屋場一棟青磚黑瓦的房屋。段德昌枕著金石般的濤聲呱呱落地,喜氣像湖面驀然而至的風雨,帶給了九屋場一片沁人的清涼。
段德昌的青少年時代,正是國事動蕩,神州沉陸之時。外則列強環(huán)伺,內(nèi)則軍閥混戰(zhàn),“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無數(shù)仁人志士懷著“拯民于水火”的抱負尋覓真理,忠于信仰,前赴后繼,蹈死不顧。十八歲那年,段德昌在風起云涌的時代大潮中前往長沙求學,接觸到了簇新的馬克思主義,從此開始了叱咤風云的歲月。
他將洞庭湖的靈氣帶往大潮澎湃的中心廣州,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的高才生,與后來同樣是紅軍驍將的曾中生、劉志丹和林彪同期同學,卻比他們多了一頂醒目的榮譽:給校長蔣介石寫了一封公開信,斥責其“脫離了革命,正在一日甚一日地變?yōu)檐婇y”。蔣介石瘦削的臉一會兒白,一會兒紅,惱怒之下,將段德昌開除了。段德昌帶著“洞庭天下水”的豪氣,昂然出門,轉(zhuǎn)而進入毛澤東主持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就讀,與早已結(jié)識的毛澤東又有了一段新的情誼。
他又將洞庭湖的靈氣帶往英雄的武昌和南昌,成為北伐軍中英姿颯爽的師政治部秘書長與南昌起義部隊指點江山的團黨代表,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掃除幽暗的號角響徹大江南北,震悚了桎梏這個古老民族前行的腐朽與沒落。
他是一條龍,得水而海闊天空,萬里風云盡在腳下。當他裹滿洞庭湖的靈氣,只身來到同樣波光浩渺的洪湖時,將湖水攪了個天翻地覆,激成一層層刺破陰霾的巨浪。
1928年初,段德昌白手起家,篳路藍縷,創(chuàng)建了洪湖第一支紅軍赤衛(wèi)隊,旋即發(fā)展為頗有聲勢的鄂西游擊大隊。他指揮隊伍靈活機動,神出鬼沒,屢創(chuàng)強敵。像漫天風雪里滾開了雪球,他的部隊越打越多,越戰(zhàn)越強,從游擊大隊發(fā)展為游擊總隊、紅軍獨立第一師、紅六軍第一縱隊。他也相繼擔任總隊長、師長、縱隊司令,直至紅六軍軍長,被湘鄂西軍民眉飛色舞聲口相傳,稱為“常勝將軍”。他如一桿飄蕩在洪湖上空的紅旗,溫暖著湘鄂西老百姓暗夜里的心靈。
段德昌敏于行,也敏于思,暗淡油燈下,總結(jié)出了“敵來我飛,敵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要打必勝,不勝不打”等作戰(zhàn)經(jīng)驗,與井岡山上毛澤東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有異曲同工之妙。睿智的理論與機敏的實戰(zhàn),令他的對手們大汗淋漓,一臉煞白,在武漢的報紙上驚呼:“江漢平原匪患日甚,匪首段德昌再起,彼用兵如神,我軍不力,一再敗北,自此無寧日矣。”蔣介石也驚恐不安,夙夜難寐,懸賞5萬大洋捉拿這位昔日的學生,死活不論。
漫步九都山上,我肅穆的目光穿過薄紗般的煙雨,越過劍一般指向天空的烈士紀念碑,似乎依稀見到了段德昌橫槍躍馬的英姿,聽到了他身邊激越如鼓如雷的吶喊聲、槍炮聲。我想,世人多貪安逸,避風險。如果不是將國家與民族興亡視為己任,置個人得失與生死于度外,段德昌完全可以做一個隱居九都山下的漁翁,與洞庭濤聲朝夕相伴,“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或者“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然而,這已不是作為火龍的段德昌,九都山也將失去顏色而黯然無光。
銀色的雨絲還在九都山的上空飄飄灑灑,似乎刻意將南洲裝點出唐詩宋詞的意境,我卻忽然想到了“云從龍,風從虎”的古語。段德昌像洞庭湖上凌空而嘯的一只雄鷹,冥冥中有一段英雄際會的傳奇,早早與后來幾個安邦定國的重量級人物相識、相知,成為榮辱與共生死相托的戰(zhàn)友。風雨中靜默的九都山,曾經(jīng)見證了這一幕幕“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場景。
1921年春,江南草長,雜花生樹,中共尚需幾個月才能在南湖的紅船上誕生,段德昌便與前來九都山考察教育的一介書生毛澤東相識。毛澤東在南縣的閭巷鄉(xiāng)野呆了8天,他作為一名當?shù)鼗钴S的學生領(lǐng)袖也相陪了8天,韶山與九都山兩座尚不為世人知曉的山峰聚首波光粼粼的洞庭湖邊,兩人形影不離,相知甚深。
1926年8月,驕陽炙烤著“火爐”武漢,北伐軍中的師政治部秘書長段德昌結(jié)識了麾下所屬的營長彭德懷。征戰(zhàn)途中,兩人在當陽縣玉泉山關(guān)帝廟中的關(guān)羽塑像前鋪稻草而臥,暢談了兩個小時。門外明月清風,門內(nèi)幽暗悶熱,他枕著稻草,侃侃而談,引導彭德懷思考國民革命的最終目的。彭德懷的雙眼在暗夜中發(fā)著晶亮的光芒,心里茅塞頓開,滿是由衷的感激與欽佩。兩年后,機緣湊巧,彭德懷又來到了段德昌洞庭湖邊的桑梓,駐軍九都山,與在老家養(yǎng)傷的段德昌驚喜重逢。兩位莫逆之交對坐赤松亭,清茶一盞,秉燭長談,在洞庭湖的濤聲里思考著國家與民族的命運。段德昌介紹彭德懷加入了中共組織,兩人由知交而成信仰一致的同志。
1927年,潮起潮落,風云突變。作為國民革命軍20軍一名團黨代表的段德昌,又結(jié)識了另外一條人中之龍——軍長賀龍,兩人一同在南昌高舉義旗,打響了從白色恐怖的血泊中崛起的第一槍。三年后,兩人又并肩馳騁,創(chuàng)建了聞名遐邇的洪湖蘇區(qū),旋即南下洞庭湖,聚首九都山,將紅旗插遍了南縣的土地。槍林彈雨中,段德昌成為賀龍倚重的第一大將,每計必用,兩人也成為可以托孤的至交。段德昌犧牲后,賀龍派人千里迢迢趕到南縣,將他流落街頭的兒子接到延安,悉心照顧,視如己出。
然而,與未來的最高統(tǒng)帥和兩位元帥的相知,沒能挽救段德昌被內(nèi)部暗箭戕害的悲劇。1933年5月1日,洞庭湖的水波在嗚咽里激蕩,九都山的樟花泣落如雪,一省之隔的湖北巴東一個小山村的松樹坡前,蔣介石懸賞5萬大洋而悵然不得的段德昌,被執(zhí)行“左”傾錯誤路線的負責人以“改組派”的罪名蒙冤殺害。臨刑前,段德昌鎮(zhèn)定自若,依舊有著洞庭湖滔天巨浪的壯氣,慨然說:“不要用子彈,留下一顆子彈去打敵人!”對紅軍事業(yè)忠貞不貳的鏗鏘言語,直可驚天地而泣鬼神,令默然在場卻束手無策的賀龍和其他將士們淚下如雨。
八九歲那年,我在老家冷水江一個叫麻溪的鄉(xiāng)村地坪上,與收工晚歸的父老們看了一場露天電影,影片名字是《曙光》。當片中臨刑的紅軍師長岳明華向林寒說著同樣擲地有聲的話語時,我幼小的心靈竟也激起一陣巨大的波瀾,惋惜不已。多年后,這一幕還久久揮之不去。當?shù)弥蔚虏褪窃烂魅A的原型時,我的崇敬膜拜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深夜燈下,讀到段德昌的這句話,心內(nèi)便像壓上一塊沉重的石頭,悶悶不樂良久。這也是我終于站在九都山上,踟躕在崎嶇小道的緣故之一。
段德昌的頭顱被鈍刀砍下,年僅29歲,淚水像洞庭湖奔涌的浪花,濕透了夕陽下低垂的紅旗,紅軍的事業(yè)也一度跌宕不堪。所幸他的戰(zhàn)友們?nèi)掏春池撝倪z愿在曲折中繼續(xù)前行,終于將紅旗插上了天安門城樓,也將麗日風清與春和景明帶回了九都山和洞庭湖。
登上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已成為最高統(tǒng)帥的毛澤東心曠神怡之時,又想起了方志敏和段德昌這些血染征途的戰(zhàn)友們,不禁淚花閃閃,不能自已。在他的提議下,廣場上豎起了一座高大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告慰先烈們。1952年8月3日,他又親筆簽署“中共字第零零零一號”烈士證書,授予曾陪伴他走在九都山下的田間地頭,而今已長眠地下的段德昌。1955年全軍授銜前,毛澤東聽取彭德懷等人的工作匯報,說到已不能授銜的段德昌,激動得眼淚直流,哽咽不已,匯報只得中斷改期。
“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換言之,沒有個人的犧牲,便沒有整個事業(yè)的勝利。段德昌將艱難創(chuàng)業(yè)中寂寞的死留給了自己,而將成功后的榮耀與待遇留給了戰(zhàn)友們。這,或許是毛澤東幾度落淚的緣故之一吧?
蒙蒙細雨中,我步履沉重地走下九都山,步入段德昌陵園,仰望云霄中凜然矗立的紀念碑,沉思良久。身后不遠處的涼亭里,驀然傳來一段悅耳的交響旋律,是一群老人和小孩在擺弄二胡、笛子、長號、手風琴等樂器。聽說晴好的日子里,碑前的廣場上還時常會有悠閑的大媽大嫂舒展腰肢,翩翩而舞。我緊鎖的眉頭忽然云開霧散,這一幕幕“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場景,正是段德昌告別洞庭湖,闖蕩、流血的終極目標。九泉之下,他應該可以含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