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煜梅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6--01
必須在給予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采取有效的康復手段[1]。我院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實施營養(yǎng)支持聯(lián)合康復訓練,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呼吸內科收治的重癥患者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61~78歲,平均68.2±5.3歲,疾病類型包括支氣管哮喘1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4例,支氣管擴張10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61~80歲,平均69.3±5.9歲,疾病類型包括支氣管哮喘1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3例,支氣管擴張11例。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康復及管理措施,包括抗感染,擴張支氣管,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祛痰等,具體如下:①環(huán)境管理,保持病房潔凈,做好病房消毒,保持合適的溫濕度,以利于患者休息;②飲食管理,少量多餐,營養(yǎng)均衡,保持口腔衛(wèi)生,增強機體免疫力;③用藥支持,了解患者用藥史,合理制定用藥劑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③呼吸道管理,叮囑患者增加飲水量,保持呼吸道濕潤,適當咳嗽,避免呼吸道堵塞。呼吸道清理無效時可進行霧化吸入,定時翻身排痰。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營養(yǎng)支持與康復訓練,具體如下:
1.2.2.1 營養(yǎng)支持。在普通營養(yǎng)管理的基礎上,補充乳清蛋白,每日攝入蛋白質1.0~1.3g/kg,除在每日3餐補充之外,另外額外補充2次乳清蛋白,肌肉維持期蛋白質總需求量=體質量/0.545×0.7,溫開水送服。
1.2.2.2 康復訓練 ①按摩肌肉與關節(jié),每次30分鐘,每日2次,在按摩肢體時,應從遠心端向近心端,由淺至深,由輕到重,循序漸進,注意保持按摩的節(jié)奏。②肺功能鍛煉??s唇呼吸,吸氣2s后用6s呼出。全身呼吸體操訓練,立位吸氣,前傾呼氣;單舉上臂吸氣,按壓腹部呼氣;平舉上肢吸氣,下垂雙臂呼氣;抱頭吸氣,轉體呼氣;站立吸氣,蹲位呼氣。以上訓練每個體位5次為一組,每天2次。
1.3 觀察指標
2周后,對比兩組患者疾病恢復情況與感染、復發(fā)情況。對比兩組呼吸困難指數(shù)(MMR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6分鐘步行實驗評分(6MWT)。
1.4 評價標準
1.4.1 恢復效果 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各項指標檢測提示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相比有所改善,各檢測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相比變化不明顯,各檢測指標存在明顯異常,或患者死亡[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恢復情況 觀察組治愈27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97.1%,對照組治愈18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82.8%,P<0.05。
2.2 呼吸功能 治療后,兩組呼吸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功能明顯強于對照組,P<0.05。
2.3 感染與復發(fā)情況 觀察組感染0例,半年內復發(fā)1例,對照組感染2例,半年內復發(fā)4例,P<0.05。
3 討論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普遍存在肺功能不足的問題,而肌力不足、肌肉萎縮是導致這一問題的關鍵,患者運動量的減少會使得機體產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無法排除,這些物質的蓄積會進一步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huán)[3-4]。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組織相關人員制定了康復訓練操作指南,并通過一系列措施來保障康復質量??祻陀柧毧梢约涌旎颊咧苌硌貉h(huán),增強細胞活性,改善組織缺氧狀態(tài),從而促進各個器官功能的恢復??祻陀柧氝€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患者在住院期間有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重癥患者接受康復訓練是必須的,且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的,就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而言,在其病情穩(wěn)定后就開始康復訓練,有助于調節(jié)其身心狀態(tài),加快其康復[5]。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普遍存在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對此,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在普遍膳食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補充乳清蛋白,患者在攝入蛋白質之后,血漿亮氨酸的濃度提高,進而刺激細胞內變化,生成新的蛋白質[6]。
從本次研究的效果來看,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康復訓練和營養(yǎng)支持之后,病情明顯改善,有27例治愈,總有效率97.1%,呼吸困難指數(shù)等指標明顯改善,更少出現(xiàn)并發(fā)癥和感染,相關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因此可以認為,營養(yǎng)支持聯(lián)合康復訓練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可有效促進疾病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于淑珍.護理干預措施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75):205-206.
鄧紅,吳世敏.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應急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18):146-147.
吳秀玲.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0):361-362.
朱云霞.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11):1705-1707.
孫璐,楊春玲,張琪.呼吸內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見護理問題和對策[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5,11(22):63-63.
李偉鋒.呼吸功能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肺功能及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5年,13(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