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榮,劉秀英
(興安盟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本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2組分別應用不同的治療方案,結果對比如下。
選擇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70例研究對象根據(jù)《中藥新藥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疾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均符合女性乳腺增生病相關診斷標準,經(jīng)彩超檢查發(fā)現(xiàn)乳腺腺體組織的回聲紊亂,導管有囊性擴張。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標準發(fā)為肝郁腎虛型與痰凝血瘀證。主癥表現(xiàn)出乳房疼痛和乳房腫塊,次癥表現(xiàn)出胸脅脹滿和月經(jīng)量少色暗或血塊,脈象弦細、澀。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2組1月內(nèi)均未接受過乳腺增生病治療。對照組年齡18~50歲,平均(28.5±7.9)歲;月經(jīng)周期(28±7)d;觀察組年齡18~49歲,平均(29.2±8.0)歲;月經(jīng)周期(28±6)d;2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對照組應用中醫(yī)藥周期療法,在經(jīng)前選擇活血化瘀和化痰散結的藥物,例如:取海藻、益母草、生山楂各15 g,炮山甲、川梀子、延胡索、丹參各10 g,郁金、香附、合歡皮、莪術、王不留行各12 g,藥物以水煎服,每日煎1劑分成早晚2次服用至下次月經(jīng)來時停藥。在經(jīng)后選擇溫腎助陽生調攝沖任藥方治療,例如:選擇生地、熟地、山萸、牡丹皮、路路通各10 g,淮山藥、茯苓、菟絲子、淫羊藿、王不留行各12 g,藥物由經(jīng)后第5日開始以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用藥10日后,再改為經(jīng)前藥物組方。藥方連續(xù)口服3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增加中藥敷貼治療,取炙香附、延胡索和水蛭、鹿角等中藥各10 g加入氮酮和水制成膏劑,放置在一次性透氣可粘材料襯上,敷料中間放置磁極備用。取患者病灶疼痛明顯處和神闕穴貼敷,每日睡前敷貼,最少維持6 h時間,隔日貼1次,連續(xù)貼敷3個月時間。
根據(jù)VAS疼痛模擬評分對2組患者乳腺疼痛程度進行評估,以標尺上分0~10分進行刻度,由患者自行畫出感覺的疼痛值,對疼痛分值進行定期記錄。根據(jù)醫(yī)生觸診與超聲結果對2組患者的乳房腫塊大小(cm)進行判定,對片塊型邊界清測量最大長徑[2]。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2組乳房疼痛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乳房疼痛明顯輕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治療前,2組乳房腫塊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乳房腫塊縮小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比較2組乳房疼痛情況(±s,分)
表1 比較2組乳房疼痛情況(±s,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后t值 治療前后P值觀察組(n=35) 5.32±1.82 2.82±2.44 12.9682 0.0003對照組(n=35) 5.31±1.93 4.71±2.38 3.9600 0.0465 t 0.0006 7.7013 P 0.9804 0.0055
表2 比較2組乳房腫塊情況(±s,cm)
表2 比較2組乳房腫塊情況(±s,cm)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后t值 治療前后P值觀察組(n=35) 4.55±1.48 2.90±1.31 5.4912 0.0191對照組(n=35) 4.56±1.46 3.76±1.43 4.3360 0.0373 t 0.0011 5.5411 P 0.9732 0.0185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選擇的中藥經(jīng)過制備使藥性猛而不過,藥力持久而不衰,可以起到行氣活血和散結、消腫止痛的效果。中藥外治與內(nèi)治均以中醫(yī)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為指導,根據(jù)不同方法把藥物作用于患者穴位,起到疏通經(jīng)絡和調和氣血等作用,改善患者的臟腑陰陽,促進機能功能恢復。經(jīng)透皮吸收藥理作用,釋放藥物,避免了對患者胃腸道與肝臟損害,提高藥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