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酈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正德十一年九月,王陽明正在南邊講學講得過癮,打算從此矢志不渝傳經布道。
可是突然朝廷來了一紙任命,升王陽明出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南是指南安,贛是指贛州,汀是指汀州,漳是指漳州,四州合在一起,統(tǒng)一由王陽明巡撫。
這是一方諸侯了。王陽明此前做的都是文職,這個職務可是兼統(tǒng)文武,兵權也在手上。
王陽明是知識分子出身,雖在兵部也做過官,但是沒有統(tǒng)過兵、打過仗。而且他被趕到南方來,就是因為他的陽明心學和當時主流的程朱理學格格不入。
既然如此,怎么又會任命這么重要的一個職務給他呢?
王陽明之所以得任這個職務,和一個人有特別大的關系。這個人就是時任兵部尚書的王瓊,“是時汀、漳各郡皆有巨寇,尚書王瓊特舉先生”。
說起王瓊和王陽明,兩人堪稱平生知己。對王陽明了解最深的人就是王瓊。
王瓊在寧王之亂中任用王陽明,在《明史》上被稱作是任人唯賢的典型。
明代中期以后,民怨沸騰,尤其是江南地區(qū),本身就賦稅很重,這種重壓之下,正德十一年,南、贛、汀、漳四州起事,匪患愈演愈烈,成為朝廷心腹大患。
王瓊這時候轉任兵部尚書,雖然不認識王陽明,但大家都是仁人志士,彼此都很了解。于是向朝廷保薦了在南方做太仆寺少卿的王陽明。
王陽明拿到這個任職后,并不愿意去,他向朝廷寫了一份辭職報告。為什么呢?
第一個理由,我老了。都45歲了,我年輕的時候一片忠心報國,可朝廷不用我,還把我流放到龍場去?,F(xiàn)在我老了,打不動了,讓我去打仗,我不去。
第二個理由,我要回家陪我奶奶。我奶奶96歲了,從小奶奶把我?guī)Т?,奶奶對我最重要?/p>
第三個理由,我是文官,我要講學啊。我不跨界,我不去打仗。兵部調我去當巡撫,去打仗,這不是我該干的事。
王陽明百般推辭,中間還主動跑回家去看奶奶。
但朝廷后來有旨,說你已經看過你奶奶了,巡撫還得干。
圣旨其實是王瓊執(zhí)掌的兵部代擬的:“既地方有事”,“王守仁著上緊去”,“不許辭避遲誤。欽此?!?/p>
王陽明其實也未必真的不愿意去。他從小就有做圣人之志。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15歲就跨著一匹駿馬,身背寶劍,挺身出塞??梢哉f,王陽明在軍事上用心已久,年輕時他最早的志向其實不是講學,而是去帶兵打仗,建不世之功業(yè)。
最終,王陽明接受了任命,收拾收拾行囊,帶幾個仆人準備上任去了。
王陽明走到吉安府萬安這個地方,正是貨運繁忙季節(jié),贛江上都是商船,王陽明的官船也在這個商船的大隊之中。
突然前面一陣喧嘩,聽手下人來說,前面那段狹窄處有數(shù)百流寇正在劫船,殺人越貨,搶東西。而且那段江面狹窄,必須從那兒過。這一下,前后商船大亂,大家都茫然無計,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王陽明大喝一聲不要亂,掏出官印對大家說,我是新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我大軍隨行而至,這幾個流寇不在我話下。你們大家都聽我的。
王陽明交代大家,把所有的商船組織起來掛上自己的宮旗,所有的商船有鼓擂鼓,無鼓吶喊。讓商船跟著他的官船排成陣勢,徐徐向前。
所有人一聽,有朝廷官員保護,商船隨官船行進,就有主心骨了。所有的商船跟王陽明的官船排成一列,雁行而進,沿江而上,一邊前進一邊擂鼓助威,齊聲吶喊。
那幫流寇一打聽,說是巡撫大人經過。那巡撫得帶多少兵啊,我們這幾百人怎么打得過?岸邊群群跪拜,大聲請求饒命,說自己都是流民,也是被逼無奈。
王陽明派人上前說,你們這般惡行本來罪不可赦,但念你們初犯,趕快把搶劫的財物、行兇的刀具都放下,然后各回各鄉(xiāng),等待政府安置。
王陽明的心學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哲學,也是心理學。王陽明當時敢于在這種狹路相逢的格局中兵行險招,就因為早已把對方的虛實看得清清楚楚。
在中國古代,書生握起筆,文可安天下;放下筆,武可上馬定乾坤。那些流寇連常人都不如,蒙垢之心在王陽明的明鏡面前毫無躲藏,虛實盡現(xiàn)。
王陽明后來平寧王之亂時,兵力遠不如寧王朱宸濠,但是他把寧王朱宸濠玩得團團轉,就是運用了心理學上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