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李楚婧
圖1 清代湘西苗繡盛裝局部
苗繡藝術是苗族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是苗族人民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的具體承載物。湘西地區(qū)靠近中原地帶,屬苗、漢接壤地。因地理、歷史、經濟等原因,清代以來,湘西地區(qū)的苗族文化受到較明顯的中原文化影響,因此苗繡圖案紋樣與色彩以及表現題材上也均帶有中原文化的痕跡。在技法上,湘西苗繡主要有平繡、插繡、鎖繡、打籽繡、編繡、盤繡、縐繡、紋繡、挑花、拈花、貼花和綜合運用等針法及技法,制作步驟為上繃架、畫樣、配線、開繡、絞邊等五個步驟。湘西苗繡在應用范圍上多用于服飾、生活用具、宗教祭祀等范圍,題材上多為花鳥、牡丹、太陽等動植物、自然物、文字類等題材,也有太極八卦、蝴蝶媽媽等宗教類題材。
湘西苗繡紋樣繁復、線條優(yōu)美、色彩典雅、圖案精致細膩,有著獨特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少數民族藝術多彩多樣的風格面貌,是各少數民族人民基于自身環(huán)境和文化意識、發(fā)揮自身智慧、隨著歷史進程不斷演進、不斷創(chuàng)造的。隨著近現代歷史進程、社會發(fā)展與文化演進的改變,湘西苗繡的風格面貌發(fā)生了一定的變遷,下面從技法、材料顏色、題材三個方面對此加以分析。
圖2 清代湘西苗繡鞋面局部
圖3 民國湘西苗繡枕頂局部
圖4 民國湘西苗繡枕頂局部
圖5 現代湘西苗繡圍兜局部
圖6 清代湘西苗繡盛裝局部
圖7 現代湘西苗繡童帽局部
技法上,清代末期的湘西苗繡針法較為單純。雖然圖形多樣,且有平針繡、打籽繡等多種技法,但如圖1、圖2所示,在具體的物體如蝴蝶翅膀、花瓣、波浪紋的表現上,還是整體使用的平針繡、打籽繡、參針繡等單一的技法。但是,隨著時代發(fā)展,民國時期湘西被作為抗戰(zhàn)重要據點,中央政府成立湖南省湘西黨部、配合軍政、積極組訓民眾。當地民眾與外來民眾的來往頻繁、交流增多,且此時不少漢族不斷遷入湘西地區(qū),帶去了先進的經驗技術和創(chuàng)作觀念。在較為開放的時代文化背景、創(chuàng)作觀念的推進下,湘西地區(qū)的苗繡工藝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和變化。在這個時期,湘西苗繡的技法運用逐漸豐富起來,在單一繡法的基礎上慢慢加入了其他針法,繡品的畫面效果開始變得復雜。如圖3的民國湘西枕頂苗繡,在蝴蝶翅膀的表現上,首先以平針繡鋪出大面積色塊,又在平針繡的基礎上交疊散針繡等繡法,勾勒出萬字紋、米字紋、壽字紋等紋樣。但這個時期的湘西苗繡仍處在變化的開端,因此針法交疊運用的繡法只是小面積的。如圖4對蘭花、蝴蝶的表現,大面積的蘭花仍是使用的單一針法,只在兩片葉片、陪襯的蝴蝶上交疊了散針針法。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現代以來的湘西苗繡針法變化愈加豐富。除了大面積地使用交疊的繡法,針法的運用也愈加復雜。如圖5所示,這件現代湘西苗繡圍兜繡品中處處有著對多種針法的交疊綜合運用,一對獅子活靈活現,呈現出了繁復的面貌。
材料及顏色上,近代時期,湘西苗繡所使用的繡線是手工絲線。手工制作的絲線較細,繡出來的繡品細膩,且因使用了天然的植物染料,顏色較為含蓄,繡出來的色彩風格也較為典雅素麗。如圖6所示,清代湘西苗繡盛裝的絲線細致,繡物色彩大多是對比度較低的深色、灰色色調,繡品風格文秀雅致。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工業(yè)經濟開始在社會人民生活中占主導地位?,F當代湘西苗繡在繡線材料的選擇上,更多使用的是機器生產制造出來的繡線材料,手工絲線漸漸無人再做、也無人會做。而機器生產出的現代繡線材料是較粗的棉質繡線,工業(yè)染料讓繡線顏色非常鮮艷。再者,現代化社會進程帶來了文化和審美心態(tài)的改變,輕松休閑的通俗文化逐漸盛行,人們開始追求新鮮的、刺激的感官享受,在欣賞趣味上,許多人更青睞色彩艷麗、顏色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在材料的變化和社會審美觀念改變的沖擊下,湘西苗繡在現當代時期開始從典雅文秀趨變于鮮艷、奪目、色調多樣、豐富的風格面貌。如圖7、圖8所示,現代、當代湘西苗繡色彩鮮艷、耀目,其面貌與近代有一定的不同。
圖8 當代湘西苗繡局部
圖9 現代湘西苗繡童帽局部
圖10 現代湘西苗繡童帽局部
圖11 現代湘西苗繡衣袖局部
題材創(chuàng)作上,從近代到今天的湘西苗繡創(chuàng)作,都一直存在著如雙龍搶寶、喜上梅梢、魚躍龍門等傳統題材。在延續(xù)傳統題材的基礎上,湘西苗繡也呈現出了具有時代性的特征變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代湘西苗繡在題材上遞增了新的內容。例如在5、60年代的社會運動的影響下,如圖9、圖10、圖11所示,在湘西人民的服飾、生活用具上出現了“祖國萬歲”“紅旗下成長”“農業(yè)學大寨”等宣傳標語題材的苗繡繡品,這令湘西苗繡具有了獨特的時代特征。另外,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當代語境下,新的創(chuàng)作觀念對湘西苗繡產生了影響,在當代湘西苗繡創(chuàng)作者的繡針下,湘西苗繡又生發(fā)出新的面貌。如湘西苗繡傳承人向秀平的“苗族古歌”(圖12)長卷局部,表現了當代苗族人的趕集生活,將苗繡創(chuàng)作與當代中國人物繪畫的造型方法相結合。又如湘西職業(yè)學院的彭曉君老師,也運用當代繪畫的造型觀念創(chuàng)作湘西苗繡(圖13),呈現出了新的有生命力的湘西苗繡面貌。
圖13 當代湘西苗繡
隨著時代社會的發(fā)展,湘西苗繡的樣貌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我們可以看出,近現代以來,隨著針法技藝的繁復、材料從手工到機器制造的轉變、色彩風格的變化、題材創(chuàng)作內容的增加,湘西苗繡的傳統面貌正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但也正是這挑戰(zhàn)帶給湘西苗繡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豐富多樣的可能性。我們應當正視湘西苗繡所面臨的挑戰(zhàn),關注其未來該如何持續(xù)發(fā)展,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上進行持續(xù)發(fā)展的探討。物質上應提高工藝質量、精神上應提高創(chuàng)作者的觀念水平,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關注民族精神的續(xù)存。湘西苗繡是苗族人民精神創(chuàng)造的成果、智慧的結晶。當今的世界是多種文化交織在一起的世界。對多元民族文化內涵的重視已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認知。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主任馮珠娣(Judith Farquhar)教授曾這樣說道:“對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能讓人們懂得共同發(fā)展的意義、讓社會變得更好?!盵1]湘西苗繡也是如此,它的存在豐富了中國文化藝術乃至世界文化藝術的多元性,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關注湘西苗繡近現代的風貌變遷,既是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本源的探索和保護,也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在國際上的文化吸引力、文化競爭力的增強。
圖12 當代湘西苗繡“苗族古歌”局部
注釋
[1] 來自作者“事苗知新”研討會會議紀要,會議地點: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2018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