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唯然
01愛?那就去做
作為一枚文藝中二顏控,會喜歡上畫畫好像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
非常系統(tǒng)地接觸西方藝術是高中時,我幸運地聽了學校開設的美術鑒賞課。那位風度翩翩的美術老師,一個時代一個時代地給我們介紹西方美術史,從古希臘一直介紹到二十世紀90年代。
什么學院派、文藝復興三杰、巴比松畫派、印象派、點彩派、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xiàn)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達達主義……像暴風驟雨一般席卷了我,將我拽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梵高、莫奈、達利,當然還有畢加索,成了我的男神。我開始在書店里收集他們的畫冊、傳記,就像后來我追星時收集“愛豆”的專輯和寫真一樣。
我的大學時代幾乎一直在哀嘆一件事,那就是,為什么我小時候沒有學過素描?如果我會畫畫該有多完美。在我看來(或許也是在很多人看來),要想學畫畫,就一定得先學素描,要想學好素描,就一定得從小練就一身童子功。于是那時的我,給自己判了死刑——看吧,我都這把年紀了,又沒學過素描,看來此生與作畫無緣了。
幸好熱愛文藝的我常年混跡豆瓣,豆瓣可是各路繪畫高手云集之地,我如饑似渴地關注了一大堆,還“勾搭”了一小堆。某天向一位設計師姐姐吐槽自己的遺憾,結(jié)果被她毫不留情地罵了“你在怕什么?既然你并不以此為生,為什么‘未不及?既然那么想畫,為啥動筆試一下都不敢呢?你要是真心想畫,隨便一支筆,一張紙足夠了!”
一席話醍醐灌頂——對啊,既然我原本就是單純的喜歡,為什么不敢動筆,還非要糾結(jié)有沒有素描基礎的問題?
02藝術即生活
從此,我不僅開始自己畫畫,還煞有介事地報了各種水彩班,養(yǎng)成了到處看畫展的習慣。畫展上的作品可就太豐富了,不光有水彩、油畫、粉彩,還見識了拼貼、數(shù)碼、綜合材料、裝置作品……
因此,我也邂逅了讓自己好奇不已、風格各異的版畫——原來版畫才不僅僅是嚴肅的魯迅黑白頭像,無人不知的《神奈川沖浪里》是版畫,草間奶奶鼎鼎有名的《南瓜》是版畫,連我特別鐘愛的好些兒童插畫也是版畫!那么問題未了,一張版畫到底是怎么誕生的?所謂的銅版、石版、絲網(wǎng)版,又是如何和最后的成品產(chǎn)生關系的呢?
帶著這個揮之不去的疑問,我走進了版畫工作室,體驗了一次“銅版蝕刻”:銅版拋光磨邊,烤銅版上防腐蠟備用。將圖案畫在硫酸紙上,再轉(zhuǎn)印到銅版上。用刻針將圖案線條部分刻一遍,將蠟刻掉。將銅版放進弱酸里腐蝕。沖洗掉銅版上的弱酸,再用去蠟劑除掉防腐蠟。下面就可以進行后半段的重要工序了——上墨,擦墨,拓印。
成品從版畫機里出來的那一刻像變魔術一樣。這也是版畫經(jīng)典的間接性帶給人的震撼——畫出來不算成品,刻出來也不算成品,印出來才是一件完整的版畫作品。
之前有人很不解地問我:“你不是一直在學水彩么,怎么突然又跑去學版畫了?你到底要做啥呢?”聽到這個問題我不禁莞爾,在藝術的世界里徜徉越久,我越能體會到“藝術即生活”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藝術里的每一個領域其實都是相通的,沒有藩籬。油畫也好,水彩也好,版畫也好,繪畫也好,雕刻也好,音樂也好……其實統(tǒng)統(tǒng)都是對愛與美的追求。而正是因為與藝術的羈絆不斷加深,我的世界才變得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