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念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閱讀和寫作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閱讀能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和思維材料,在寫作意義上,閱讀的應用具有促進和強化的作用。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讀寫結合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71-02
前言
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共同構成了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核心部分,也將集中表現(xiàn)為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方式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新課改的實施,讓更多的語文教師看到了讀與寫兩者的相互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如何更好地將其運用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還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筆者將從當前讀與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著手探討。
一、讀與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
新課改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讀與寫結合教學法受到小學語文教學廣泛接納后,不同地區(qū)和層次的小學教師都展開了讀與寫應用在教學中的改革,但效果并非盡如人意,相關研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其一,教師對課本的解讀缺乏深刻理解及方法的有效指導;其二,缺少閱讀后的論點討論機制,沒有引入學生進入課文深思;其三,沒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占用了過多的課堂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小學生本身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強,更多依靠教師的文本解讀來學習,如果教師本身對文本解讀缺乏深刻理解,而簡單地將參考書上面的解讀轉交給學生,缺少興趣的吸引,和照本宣科無異,教學效果可見一斑。讀與寫結合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應當在學生自主的進行讀與寫練習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知識獲取和語言運用能力,但是現(xiàn)在很多教師雖然倡導讀與寫結合的教學改進方法,仍缺少閱讀后有效的交流討論,無法避免過多的無意義講解,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再者,新課改大環(huán)境下,很多教師盲目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形式,很多“新奇”的課堂教學活動,沒有帶來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反而對有限的課堂時間造成了浪費,課堂教學活動應注重科學性和教學效果,想一出是一出只會導致課堂結構混亂,偏離教學目標,誤導學生的學習重點,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二、讀與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改善措施
1.激發(fā)小學生讀寫興趣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對未知事物還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大多數(shù)喜歡探索新鮮事物,因此,這一階段也是培養(yǎng)他們興趣愛好的大好時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當過多的限制孩子的思維,要讓學生盡情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鼓勵學生對身邊的有趣事進行記錄和描寫,不需要追求寫作形式和寫作格式,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階段的教育越來越強調綜合發(fā)展和素質教育,那探索更多教育方式方法就應當是值得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摒棄傳統(tǒng)課堂的枯燥無味,可以將閱讀課堂和寫作課堂融入一些新鮮事物,例如給學生提供一些插畫、給學生展示一段影片等等,同不同的形式向學生講解不同的寫作形式,通過多樣而豐富的課堂展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當然,教師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做一些努力,例如可以采取激勵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作文多一些鼓勵和表揚,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寫作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加入到閱讀和寫作的練習中去。
2.結合閱讀,引發(fā)議論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一句,“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等敵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這已清楚地寫出了馬寶玉做事沉著冷靜,表達了老班長的作戰(zhàn)風格,為什么還要“等敵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作者這樣寫可能會怎么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從這一角度去體會作者的思考,在教師的引發(fā)下學生會議論出,作者寫“等敵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除了說明班長不慌不忙,沉著冷靜之外,還能表現(xiàn)出:一是等敵人走近了,即敵人離群眾和部隊遠了,從中可以看出群眾和部隊安全了,體現(xiàn)了班長的愛;二是等敵人走近了,即班長離敵人近了,打敵人打得更準些,更多些,體現(xiàn)出了班長對敵人的恨;三是等敵人走近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體現(xiàn)了班長們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這樣引發(fā)議論,會促使學生能想些什么,會想些什么,進而達到了學生會說些什么,會寫些什么,漸漸地提高了寫的能力。
3.聯(lián)系對照,擴展思路
如: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十二冊〈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結尾和開頭聯(lián)系緊密。開頭講“: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闭n文最后具體寫了“:她(母親)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拔业吐晫δ赣H說:‘媽,昨天是4月28日?!边@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更加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被害記在心頭的思想感情。這種首尾照應的寫作方法,教師必須做以清楚的交待、指導,并指出作用,要閱讀與寫作聯(lián)系對照,相互作用。
4.在教學中采取各種措施促進讀寫結合
由于小學生存在活潑好動、思維靈活、接受新知識快等特點,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內容豐富多樣的讀寫結合活動,能夠使他們在學習中養(yǎng)成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閱讀競賽,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在閱讀之后通過自己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感想,從而實現(xiàn)在課堂中引入讀寫結合的模式。也可以不拘泥于這種模式,只要在活動中突出讀寫結合這個主題就可以,同時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天性,因材施教,讓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與提高。要注重閱讀、寫作、思維訓練,通過讀寫結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到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上來,讓家長多與孩子溝通,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使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模式真正發(fā)揮作用,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束語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人文與工具的集中統(tǒng)一,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只有積極主動的去分析理解教材中的精髓,學生才能真正的提升語文學習效率,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范元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0-71.
[2]張慧玲.探究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64):49.
[3]楊德英.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中華少年,2017,(5):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