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凡
摘 要:研究生學習活動本質決定他們應當被納入科學共同體范疇。廣義的學術道德指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行為應當遵守的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綜合體,具有普遍性、穩(wěn)定性和他律性。狹義的學術道德指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行為實際遵守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水平,具有特殊性、可塑性和自律性。科學共同體內部由低到高三個層次成員的學術道德分別對應前因循、因循和后因循水平。研究生處于科學共同體的第一層次,學術道德發(fā)展對應前因循水平,對懲罰做出反應并渴望獲得獎勵。
關鍵詞:道德認知發(fā)展;科學共同體;學術道德;研究生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實現(xiàn)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到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決策。[1]2017年,全國在學研究生規(guī)模263.9萬人。[2]根據(jù)一項跨地區(qū)跨高校的研究生學風和學術道德現(xiàn)狀調查結果,我國存在較為普遍的研究生學術失范現(xiàn)象[3],阻礙著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如何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是“雙一流”建設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學界從研究生教育管理實踐的角度就研究生學術失范現(xiàn)象、原因和對策展開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并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對于學術失范治理中的重要行為主體——研究生及其學術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還缺乏深入研究。研究生是誰?他們與科學共同體是什么關系?學術道德與研究生學術道德概念有何異同?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道德認知和實踐有著什么樣的規(guī)律?研究生為什么要遵守學術道德?研究生應當遵守哪些學術道德?根據(jù)研究生學習活動本質將研究生納入科學共同體范疇,是對研究生本質身份的清晰界定。受科爾伯格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的啟發(fā),筆者發(fā)現(xiàn)科學共同體成員學術道德認知和實踐也呈現(xiàn)出階段性特征。
1942 年,英國科學哲學家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科學的自治》論文中首次使用“科學共同體”這一概念,指“由全社會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所組成的具有共同信念、共同價值和共同規(guī)范的社會群體”[4]。隨后學者們分別從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和科學知識社會學角度對科學共同體的意義進行闡釋。一般認為,近代史上第一個自然科學共同體是“自然秘密研究會”,由意大利物理學家波爾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創(chuàng)立于1560年。17世紀40年代,英國“哲學學會”的成立標志著科學共同體進入制度化時代。美國科學社會學創(chuàng)始人默頓(Robert King Merton)認為,科學共同體是為了獲得科學真理知識而建立起來的必要且適宜的團隊關系,并且構建了科學制度的規(guī)范和運行兩大理論體系。[5]20世紀60年代,托馬斯·庫恩運用范式解釋科學共同體是“由一些科學專業(yè)的實際工作者組成,并且依據(jù)范式的不同將科學共同體區(qū)分為科學群體涵蓋面或窄或寬的狹義與廣義兩種概念”[6]。事實上,20世紀中期以前的科學共同體多屬于狹義上的概念,其成員多由來自單一學科的、同一地域的科學研究者構成。由于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移,20世紀中期以后的科學共同體在制度化方面得到了空前發(fā)展。科學共同體的成員和內部層次發(fā)生著深刻變化,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地域的科學工作者從事著緊密聯(lián)系的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進步工作,成為科學共同體的主要成員,這正是庫恩所指的廣義上的科學共同體。
在網(wǎng)絡信息技術和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科學共同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繼續(xù)發(fā)生變化,源源不斷進入科研機構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fā)的生力軍是完成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畢業(yè)生們,他們逐漸成長為科學共同體的中堅力量。大學是“一個由學者與學生組成、致力于尋求真理之事業(yè)的共同體”[7]。規(guī)模龐大的研究生們跟隨導師不同程度地參與科學研究或技術進步的活動,成為科學研究和追求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之一。無論學習類型或所學專業(yè)有多大差異,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總是在導師指導下就某一方向開展科學研究或追求技術進步。研究生不僅僅是學習研究的學生,更是科學研究或追求技術進步活動的學習者和參與者,應當在這一領域享有一定的身份。即,研究生應當被納入科學共同體范疇,是科學共同體的組成部分之一。
(一)學術道德的概念
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干(E.Durkheim)認為:“道德是各種明確規(guī)范的總體,它們說明在既定的情境中,人們必須怎樣去行動?!盵8]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起源于對人類共同利益的維護,這也是道德規(guī)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基礎。學術道德則是對科學共同體成員學術行為的約束,也是對社會共同利益的維護。學界關于學術道德的概念并未達成共識,學術道德與研究生學術道德兩個概念究竟是什么邏輯關系,還需要深入分析。在已有研究成果和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文件中,學術道德、學術規(guī)范有時在同一含義上被單獨使用,有時也被合并使用,稱為學術道德規(guī)范或學術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
筆者認為,依據(jù)科學共同體成員遵守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應然和實然狀況,學術道德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層含義。廣義的學術道德指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行為應當遵守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綜合體。廣義的學術道德對科學共同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要求全部成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所有學術行為都應當遵守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作為科學共同體的組成部分之一,研究生的學術行為應當受到廣義學術道德的約束。狹義的學術道德指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行為實際遵守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水平。狹義的學術道德用于描述科學共同體具體成員在某一時間點或某一時段遵守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狀態(tài)或水平,描述對象有主體、時間和空間的限定性。相對而言,廣義的學術道德具有普遍性、穩(wěn)定性和他律性,狹義的學術道德具有特殊性、可塑性和自律性。學術道德具有的這些矛盾屬性在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實踐中既對立又統(tǒng)一,使得學術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在時間上得以延續(xù),不同學術實踐主體在不同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呈現(xiàn)不同水平。納入科學共同體范疇的研究生與科學共同體其他成員一樣,需要遵守廣義的學術道德,實際遵守水平體現(xiàn)為狹義的學術道德。學術道德與研究生學術道德兩個概念具有內涵的一致性和外延的相容同一性。對科學共同體全體成員具有約束力的廣義的學術道德與研究生學術道德兩個概念的內涵一致,都體現(xiàn)誠實、尊重、公平和創(chuàng)新等核心原則;二者在外延上是相容的同一關系,科學共同體應當遵守的學術道德具有普遍約束力,也是研究生群體必須遵守的學術道德,只是前者的行為主體包括科學共同體各層次成員,后者的行為主體特指研究生。因此,廣義上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指研究生的學術行為應當遵守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綜合體,狹義上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指研究生群體或個體的學術行為遵守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實際水平。
(二)學術道德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
學術道德的普遍性體現(xiàn)在廣義學術道德對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學術行為均具有普遍約束力。沒有任何人在任何條件下可以宣稱自己擁有特權,其學術行為可以不受學術道德的約束。這是由人類道德的起源所決定的。自人類開始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地開展科學研究和追求技術進步活動以來,這些活動就受到基本社會倫理道德的約束。隨著科學作為社會建制的日臻完善,約束學術行為的道德被稱為學術道德,科學共同體成員發(fā)生的學術越軌行為一旦被曝光,即意味著越軌者必須接受科學共同體內部獎懲機制的規(guī)則,他們的學術生命會受到嚴重影響。也正因為此,學術道德對科學共同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同時,學術道德又具有特殊性,具體表現(xiàn)在科學共同體不同層次成員或具體成員的狹義學術道德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學術行為主體所具備的學術道德認知和實踐能力存在較大差異,他們在具體的學術行為中對廣義學術道德的實現(xiàn)程度不同,體現(xiàn)出不同的學術道德水平。一般而言,同一學術行為主體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體現(xiàn)出不同的學術道德水平,呈現(xiàn)出不同的學術道德發(fā)展特征??茖W共同體內部同一層次的成員由于學術道德認知和實踐能力相似,對應同一學術道德發(fā)展階段,呈現(xiàn)相似的學術道德發(fā)展特征。
(三)學術道德具有穩(wěn)定性與可塑性
學術道德的穩(wěn)定性體現(xiàn)在廣義學術道德的內核保持著較強的穩(wěn)定性,短時間內不會輕易改變。同時,狹義的學術道德具有可塑性,尤其是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具有向上的可塑性。關于科學共同體應當遵守哪些倫理道德規(guī)范,學界有著不同觀點。被公認為經(jīng)典的廣義學術道德是默頓從科學研究的本質出發(fā)提出的四條原則:“科學家從事科學活動時應遵從普遍性、公有性、無私利性和有條理的懷疑性等規(guī)范……這些基本規(guī)范是保證科學共同體自治的條件?!盵9]隨著社會發(fā)展,科學共同體“變得更龐大了,更‘工業(yè)化、更‘集體化了”[10],不同學者和官方規(guī)定對學術道德做了不同表述。但是無論這些表述有著怎樣的差異,學術道德的內核始終包括誠實、公正、尊重、平等和創(chuàng)新等原則。比如:(1)“普遍主義”內核是誠實和公正原則?!捌毡橹髁x”原則是指科學的標準是客觀的,評價科學研究成果的貢獻是否屬于真理,與研究者的宗教、階級等社會屬性無關。研究人員誠實地進行科學研究,評價者對研究成果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2)“公有性”的內核是尊重和平等原則。默頓認為,“公有性”與學術成果取得的優(yōu)先權緊密聯(lián)系。當科學研究有了創(chuàng)新性成果時,研究者總是急于和迫于將其公開,以獲得該項成果的優(yōu)先權和榮譽,將自己研究成果和他人研究成果明確區(qū)分出來。“公有性”原則實質上是對研究成果優(yōu)先權的尊重。同時,優(yōu)先權的取得機會是平等的。(3)“無私利性”和“有條理的懷疑性”的內核是創(chuàng)新原則??茖W研究和技術進步活動應當不囿于成規(guī),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努力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這兩條規(guī)范的內核是創(chuàng)新原則。
雖然這些內核是學術道德相對穩(wěn)定的構成內容,但并不代表科學共同體每個成員的學術道德認知和實踐一成不變。隨著科學共同體成員學術行為的深入和周圍環(huán)境影響,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個體成員的學術道德水平存在提高或下降的可能,這體現(xiàn)了學術道德具有向上或向下趨勢的可塑性。那些知名科學家出于某種利益的誘惑發(fā)生的學術越軌行為,體現(xiàn)了學術道德具有向下變化的可能。相反,隨著新進入科學研究領域的成員不斷學習,他們的學術道德認知逐步發(fā)展,呈現(xiàn)向上變化的趨勢,成長為更高層次的科學共同體成員。
(四)學術道德具有他律性與自律性
如前所述,廣義上的學術道德具有普遍約束力,可分為成文的正式制度和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兩種表現(xiàn)形式。最初的科學共同體學術道德更多是不成文的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隨著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fā)工作受到來自政府方面越來越多的干預。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學術行為,確??茖W研究和技術進步領域的正常秩序,政府出臺了很多成文的正式制度形式的法律法規(guī),以嚴格規(guī)范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fā)人員的學術行為。這些正式制度形式的學術道德具有較強的懲罰性,對學術行為故意的越軌行為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使得廣義上的學術道德具有他律性。同時,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形式的學術道德是科學共同體公認的基本倫理道德規(guī)范或核心原則,更多體現(xiàn)在科學共同體成員學術行為中的價值判斷。相比之下,其懲罰性弱于正式制度形式的學術道德,是否被遵守更多有賴于科學共同體成員的自律行為。成文的正式制度的學術道德對科學共同體成員形成他律,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的學術道德要求成員加強自律。科學共同體成員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不斷發(fā)展變化,他們的學術行為既受到不同程度的他律,又有一部分來自自律,表現(xiàn)出科學共同體內部不同層次成員對于學術道德的認知和實踐呈現(xiàn)階段性特征。
伯納德·巴伯指出:“社會差別和社會評價互動的產物……就是社會分層?!盵11]科爾兄弟認為:“科學中的分層必然與其他大多數(shù)在科學中起作用的子系統(tǒng)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盵12]科學共同體內部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各層次成員的學術道德水平與學術道德發(fā)展階段相適宜,呈現(xiàn)不同的學術道德發(fā)展特征。不同層次成員獲取科學研究或技術進步資源有著很大的差異性,他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享有的地位和權威性亦不同。結合科學共同體內部的地位和權威性,筆者將科學共同體劃分為三個層次并對應不同的學術道德發(fā)展階段。第一層次——科學研究或技術研發(fā)領域的初入者或預備軍(前因循水平);第二層次——普通科研人員和技術研發(fā)者(因循水平);第三層次——科學家或技術權威(后因循水平)(詳見圖1)。①相比之下,第一層次成員獲取科學研究或技術進步資源的機會最少,地位和權威性最低,他們的學術道德發(fā)展處于前因循水平。第二層次成員是科學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術道德發(fā)展處于因循水平。第三層次成員擁有所在研究領域很高的地位和權威性,他們的學術道德發(fā)展進入后因循水平。
(一)第一層次:剛進入科學研究或技術研發(fā)領域的初入者或預備軍——前因循水平
科學共同體的第一層次主要由剛進入科學研究或技術研發(fā)領域的初入者或預備軍構成,學術道德發(fā)展階段處于前因循水平,即他律階段,對懲罰做出反應,渴望獲得獎勵。當前,沒有經(jīng)過研究生階段學習而直接進入第一層次的成員占比很少,從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畢業(yè)的研究生們像新鮮血液不斷進入科學研究或技術研發(fā)領域,成為科學共同體第一層次的主要組成。在讀的研究生們跟隨導師參加各種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是科學共同體的預備軍,也是第一層次成員。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與科學共同體學術道德水平密切相關。作為科學共同體最基礎的組成部分,研究生具備的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和實踐能力越強,學術道德水平越高,科學共同體的學術道德基礎水平就越高,越有利于科學共同體學術道德水平整體保持良好狀態(tài)。反之,研究生學術失范現(xiàn)象越普遍越嚴重,越有可能導致科學共同體陷入后繼乏力的困境,畢竟通過造假、抄襲或作弊等手段無法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第一層次成員不同于第二、三層次成員,他們對于廣義的學術道德認知還不夠深入,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需要在學術實踐中不斷提升。這正是研究生為什么要遵守學術道德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有效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現(xiàn)象的重要意義所在。
學術道德具有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穩(wěn)定性與可塑性、他律性與自律性等矛盾屬性在研究生的學術實踐中對立統(tǒng)一。研究生學術道德的普遍性體現(xiàn)在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對研究生學術行為都具有約束力。研究生是科學共同體的初入者或預備軍,其學術行為應當遵守廣義上的學術道德,這是維護科學共同體利益的需要。目前,規(guī)范研究生學術行為的更多是官方文件和管理條例,這些正式制度形式的學術道德對研究生學術行為形成一種威懾,發(fā)揮懲罰功能。研究生對科學共同體公認的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形式的學術道德認知和認同度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部分研究生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較弱,實踐能力不強,從而發(fā)生一些學術失范行為,需要從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路徑加強研究生學術失范治理。研究生學術道德的特殊性在于他們的學術道德水平存在個體差異。研究生跟隨導師開展科學研究或技術研發(fā)的過程,是樹立學術信仰、提高學術認同度的過程,更是實踐如何遵守學術道德的過程。其中,學術道德認知、導師指導模式和校園文化等因素影響著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的提高,體現(xiàn)了研究生學術道德的特殊性。
研究生學術道德具有穩(wěn)定性和可塑性。如前所述,研究生應當遵守的廣義上的學術道德內核是穩(wěn)定的,科學共同體公認的學術道德適用于研究生群體。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通過有效途徑是可以不斷提高的,具有很強的向上的可塑性。這也是探索有效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途徑的前提所在。如果研究生學術道德不具有可塑性,注定處于較低的水平,那就沒必要采取各種措施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現(xiàn)象,第一層次成員也就無法發(fā)展到第二層次。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前,很多學生并未接受過關于學術道德的教育,導致很多無意識學術失范行為的發(fā)生。如果在研究生階段采取有效措施增強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提高遵守學術道德的實踐能力,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避免無意識學術失范行為的發(fā)生。相比之下,第二、三層次成員的學術道德判斷力遠遠高于第一層次,他們發(fā)生學術失范行為幾乎都是為了某種利益而故意為之的“惡”,屬于有意識學術失范行為。
研究生學術道德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研究生學術道德發(fā)展處于前因循水平,更多是因為懼怕正式制度的懲罰而不得不遵守學術道德,處于他律階段,自律性比第二、三層次低。由于正式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它們主動識別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功能缺失,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更多是“民不告,官不究”,正式制度的懲罰功能難以充分發(fā)揮。事實上,研究生的學術失范行為缺乏來自科學共同體內外部的監(jiān)督,具有較強隱蔽性,不易被該群體之外的人發(fā)現(xiàn)。除非極個別研究生因為學術失范后果非常嚴重,或者自身的社會地位較高,這些失范行為被曝光后會引起較大反響??梢姡芯可袷貙W術道德除了接受正式制度的他律,更需要自律。這種自律性的培養(yǎng)過程就是研究生學術道德認知的不斷發(fā)展過程,也是向第二層次發(fā)展的過程。這種向上層次的流動內在地要求研究生不能僅靠“他律”約束自身行為,還有源于自身成長要求的“自律”,自覺增強學術道德意識,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學術行為。要提高第一層次成員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既要加強學術道德的正式制度建設,提高對越軌行為的識別和懲戒力度,讓“他律”更加有效,也要注重學術道德的非正式制度建設,提高成員對學術道德的認知和認同。
(二)第二層次:普通科研人員和技術研發(fā)者——因循水平
第二層次成員是科學共同體的主體組成部分,學術道德處于因循水平,即學術道德自律的階段。他們在自己研究領域享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威性,清楚應當遵守什么樣的學術道德規(guī)范,也知道應當怎樣遵守這些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學術道德。他們把科學研究和追求技術進步作為主要工作,科學共同體中大部分成員處于該層次。他們經(jīng)由第一層次不斷發(fā)展,擁有的學術地位和權威性明顯提升后進入第二層次。畢竟能夠進入第三層次的成員不多,第一層次成員逐漸提升到第二層次構成科學共同體的主體部分,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fā)的中堅力量。他們尊重所在研究領域的權威,清楚違反成文或不成文的學術道德的可能嚴重后果,自覺遵從作為科學共同體成員的傳統(tǒng)角色,維護科學共同體內部秩序,能自主意識扮演起相應的社會角色——科學工作者。他們既有較為強烈的學術道德意識,又具備學術道德實踐的能力。該層次成員發(fā)生學術失范幾乎都是基于對名利的誘惑而故意為之,屬于有意識學術失范行為。
雖然該層次的絕大部分成員能做到學術道德自律,但他們的個人學術行為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隨著科學研究活動的愈加復雜,科學共同體內部成員漸漸發(fā)生變化,一些人帶著背離科學研究精神氣質的其他目的進入科學共同體,功利性大大增強。如果初入者或預備軍目標異化的比例越來越大,第一層次成員發(fā)生有意識學術失范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隨著他們進入第二層次,在更高層次發(fā)生有意識學術失范的危害將更大,會導致科學共同體學術失范現(xiàn)象呈整體上升趨勢。同時,這樣的大環(huán)境對第一層次成員又產生一定的反作用,構成科學共同體學術道德水平出現(xiàn)整體滑坡的風險。當然,這種現(xiàn)象不會突然發(fā)生,而是逐漸積累和蔓延開來,長期得不到遏制后異化為整體失范,損害科學共同體和人類共同體利益。
(三)第三層次:科學家或技術權威——后因循水平
第三層次是科學共同體的頂層組成,主要包括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和技術權威。這一層次成員的學術道德發(fā)展對應后因循水平,即履行準則和良好的道德定向階段,屬于高度自律階段。他們已經(jīng)取得所在領域的重大突破性成果,獲得社會和同行高度廣泛認可,關注社會普適的道德規(guī)范、倫理原則以及全社會的利益,是其他層次成員的道德標桿。這一層次成員既不是出于對成文的學術道德的懲罰或獎勵的反應,也不是來自他人關于不成文的學術道德的灌輸,他們領會了為什么學術道德對其進行約束,是高度自律的行為。該層次成員在學術界享有很高聲望,社會影響大,不僅他們的學術行為要接受高標準的道德標準評判,其個人道德品質也頗受社會關注。他們的學術失范行為一旦被曝光,就會在科學共同體內外部引起強烈反響,嚴重影響科學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影響第一、二層次成員對學術道德的重新估量和認知。事實上,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都發(fā)生過知名科學家或技術權威嚴重學術越軌行為,造成了很惡劣的社會影響,他們的學術生命也因此而終結。
界定研究生本質身份,考察科學共同體成員學術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不失為有效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的一種努力。研究生學習活動本質決定他們是科學共同體的組成部分,在內部層次劃分中處于第一層次,學術道德發(fā)展對應前因循水平。研究生遵守學術道德是維護科學共同體及人類共同利益的需要,廣義上的成文和不成文的的學術道德對科學共同體各層次成員均有普遍約束力。研究生學術行為既做不到學術道德的完全自律,也不能僅靠正式制度的他律,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研究生理解并認同廣義上的學術道德是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的前提,具備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基礎。治理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需要完善正式制度,加大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識別和懲罰力度,充分發(fā)揮正式制度的懲罰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制止有意的“惡”。同時,也需要從非正式制度入手提高研究生學術認同度,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遵守學術道德,應當遵守什么樣的學術道德,通過優(yōu)化指導模式提高遵守學術道德的意識,減少無意識的學術失范行為,盡量“揚善”。
①將科學共同體劃分為三個層次,并對應三個不同的學術道德發(fā)展階段,是對科學共同體宏觀上的劃分,并不意味著科學共同體個體成員的學術地位必然與其對應的學術道德發(fā)展層次相對應,擁有很高學術地位的科學家學術造假事例并不鮮見。這也是學術道德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穩(wěn)定性與可塑性在個體成員學術實踐中的體現(xiàn)。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Z].2015-10-24.
[2]國家統(tǒng)計局.2017年度教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DB/OL].[2018-07-02].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武曉峰,王磊,等.我國研究生學風和學術道德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3):21.
[4]Polanyi M.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cience[J].Nature,1941(147) :120.
[5][9]默頓.科學社會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74,358-376.
[6]庫恩.必要的張力——科學的傳統(tǒng)和變革論文選[M].范岱年,紀樹立,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88.
[7]雅斯貝爾斯.大學的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
[8]Emile Durkheim,Moral Education[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1:24.
[10]漢伯里·布朗.科學的智慧——它與文化與宗教的關聯(lián)[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138.
[11]Bernard Barber.Social Stratific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ucture and Process[M].New York,Hackett,Brice &World? Press,1990:2-3.
[12]喬納森·科爾,史蒂芬·科爾.科學界的社會分層[M].趙佳苓,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