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燕,周炳增,左燕芹
(石家莊市第二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進行治療的癲癇患者160例,標準是患者通過臨床診斷和腦電圖可以確診為癲癇,而且用藥的時間合理,并且通過兩年治療,沒有明顯的效果,排除出現藥物過敏以及免疫性疾病過敏的情況,還有一年以上漸發(fā)性癲癇的患者。將進行實驗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達到了29:11,年齡15到35歲,均值27.14±1.1歲。對照組當中,男女比例為5:3,年齡15歲到36歲,平均年齡20.64±1.3歲,患者在性別、病程、年齡方面均沒有統計學方面的差異,P大于0.05。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是患者每日口服一次300毫克的卡馬西平,如果患者的癥狀嚴重,還需要加服,每日一次,氯硝西泮,每次為兩毫克,觀察組在此條件上配合進行青陽參片的服用,每次6片,每日一次,每2日間隔1日進行服用。
本文主要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腦電圖異常率方面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患者如果癲癇沒有再次發(fā)作或者發(fā)作的次數下降了75%左右則是為顯效,如果患者的癲癇發(fā)作次數降到了26%~75%之間,則視為有效,如果患者癲癇發(fā)作次數下降幅度沒有達到25%,則視為無效。
本次研究的數據都通過SPSS 24.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過程中通過±s的方式進行表示,通過t來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通過進行x2檢驗,如果P小于0.05就說明這種差異,在統計學方面具有意義。
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觀察組的與對照組相比,治療有效率明顯較高,達到了90%,在治療差異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 [n(%)]
觀察組患者出現腦電波異常的情況有18例,腦電圖異常率達到了22.5%,對照組當中,腦電波異常率達到了32.5%,出現了26例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發(fā)現,在難治性癲癇的治療過程中,通過中西醫(yī)結合的手段,可以讓腦電圖異常率大大降低。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癲癇方案主要分為兩種,手術型和藥物型。然而腦部手術具有較大風險,而且局限性比較大,所以藥物治療逐步成為控制病情、治療癲癇的一種主要方法。對癲癇進行治療,主要側重于病情的控制,但仍然會有10%到20%左右的患者出現難以完全對癥狀進行控制等情況,與此同時,癲癇發(fā)病的周期比較長,容易出現反復發(fā)作等情況,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治療,并且在長期服用的條件下會產生明顯的耐藥性,用藥劑量也會逐步上升,造成身體較大損害,出現惡性循環(huán),所以相關研究發(fā)現,長期使用抗癲癇藥物會造成嗜睡、嘔吐、智力低下、頭暈惡心、反應遲鈍等不良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yī)認為發(fā)病部位處在腦部和肺、脾、肝等重要臟器的損傷也有一定的關系,通過臨床治療,發(fā)現一定要切實抓住病因,并且合理使用中藥,通過中西藥聯合治療,能夠讓西藥的不良反應大大減少,本品當中通過蘿孽科植物,鵝絨藤根提取獲取口服片劑,主要成分為青陽參總苷,這種藥物具有性味苦辛微寒的特點。民間早已使用其根為藥物,主要應用于體虛神衰、小兒驚風、心悸頭昏等的治療。
通過研究發(fā)現,兩組難治性癲癇患者的疾病和治療和效果之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同,觀察組當中的患者和對照組相比,在顯效治療的效果以及整體治療有效率方面明顯提高,利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手段,能夠進一步把西藥快速治療的效果發(fā)揮出來,另外,又能通過中醫(yī)溫和治療降低西醫(yī)治療的副作用,能夠讓難治性癲癇的治療效果大幅度提升,減輕患者的痛苦。總而言之,在難治性癲癇的治療過程中,通過中西醫(yī)聯合治療的方式,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腦電圖異常率,值得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