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閭
宋人《談苑》記載:五代時,官居工部尚書的楊玢,自前蜀歸后唐,其長安舊居多為鄰里侵占。子弟寫好狀紙找他支持,他卻回函題寫了四句詩:
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
試上含元殿基望,秋風秋草正離離。
他教育子弟以歷史眼光看待眼前的得失,認識盛衰無常,繁華易逝,擁有再多又能怎樣?子弟們領(lǐng)會了楊大人的訓(xùn)示,打消了上告官府的念頭。
《寓圃雜記》《兩般秋雨盦隨筆》等明清雜著中,有不少關(guān)于禮部尚書楊翥厚德海量、善待鄰里的記載。楊翥活了八十五歲,歷仕明代宣德、正統(tǒng)、景泰三朝,官聲民望甚好。做修撰時,一個鄰居每逢雨天便將自家院子里的積水排放到楊家院中,家人心中不快,他勸解說:總是晴天多,雨天少。鄰人筑墻,侵占了楊家的宅基地,有人憤憤不平,以告楊公,公作詩云:
余地無多莫較量,一條分作兩家墻。
普天之下皆王土,再過些兒也無妨。
關(guān)于院墻糾紛的排解,還有一樁典型事例。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家人,與葉姓鄰居因住宅院墻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家派人帶上家書到京城面呈張相爺。張英隨手作復(fù),題寫了四句詩: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不能不依,只好動手拆墻,往外讓出三尺。葉家深受感動,便也主動把圍墻向后撤退三尺。由此,爭端迅即平息,兩家院墻之間,還空出一條巷子,方便了路人通行。“六尺巷”由此得名,并傳為曠世美談。
楊翥的詩,從正面講述道理,引證古代名言“普天之下皆王土”,義正詞嚴,極有說服力、感染力;而楊玢、張英的詩,則是從反面做文章——連美輪美奐的含元殿和威震四海的秦始皇,都早已灰飛煙滅、了無形跡,眼下的尺寸之地又有什么爭頭?痛切、冷雋,發(fā)人深省。三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各有差異,其寓意卻不謀而合,都表達了親仁善鄰、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理念,提倡寬容忍讓,反求諸己,正確處理鄰里間的矛盾、紛爭。
(節(jié)選自《光明日報》2018年1月19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