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厚
為了能讓孩子們喜歡上寫作文,我總是在布置作文之前先讓他們回憶自己經(jīng)歷的人和事,讓他們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在分享彼此經(jīng)歷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再動筆寫也就不會無話可寫了。
那一次,我讓學(xué)生們圍繞“我最幸福的時刻”這一話題回憶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然后讓他們到講臺上講給全班同學(xué)聽。
主動上臺來的是班長。她講了今年期末考試考了好成績,本來已經(jīng)很高興了,爸媽知道這個消息后還從杭州給她買了兩套裙子寄回來,這更加讓她一直沉浸在幸福中。
接著,上來的是于小勤和劉英平。于小勤講了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起去上海外灘游玩的快樂經(jīng)歷。劉英平講自己認識了現(xiàn)在的同桌劉華,兩人的友誼讓他感覺最幸福。
接下來,我問同學(xué)們最想聽誰的幸福時刻。大家異口同聲地喊出了白小虎的名字來。我明白同學(xué)們的意思——這個孩子,很少能見到他的笑臉。
白小虎還算爽快地走到講臺上來,看來他還是有幸福時刻的,我在心里想。
白小虎說: “我最幸福的時刻是吃到北京烤鴨。那是我去北京和打工的爸媽一起過年時吃的。那天,北京下著鵝毛大雪,爸媽卻要帶我們?nèi)ワ埖瓿燥?,說是讓我們嘗嘗北京有名的烤鴨。那天我們點了很多菜,除了北京烤鴨,還有精制的牛肉湯、海鮮和好幾樣蔬菜。北京烤鴨最后才上來,整只鴨子盤臥在一個大大的白瓷盤里,金黃的烤鴨香氣撲鼻,油光滑嫩,松脆發(fā)亮,吃在嘴里,像云彩一樣就沒了。那天飯店里的人很多,我卻并不覺得吵。飯店里金壁輝煌,倒掛下來的燈盞,讓我幸福得感覺當時是在童話里?!?/p>
同學(xué)們的掌聲還沒落,白小虎還沒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坐在白小虎旁邊的陳斌突然站起來大聲說: “老師,白小虎沒有講真話,他從來沒有去過北京!”
大家都齊刷刷地看著站在課桌前的白小虎和旁邊的陳斌。
陳斌接著說: “我和他一個村,住在前后院,白小虎暈車暈得厲害,上趟縣里都吐個半死。他每年春節(jié)都是和奶奶在家里過的?!?/p>
這時,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都靜靜地等著白小虎的解釋。
終于, 白小虎抬起頭來,他費了好大的勁才說完下面的話:“是的,我是沒去過北京。我剛才講的,是去北京和爸媽一起過年的姐姐回來講給我聽的。聽多了,我就像是真的在北京和爸媽一起過年了……我最喜歡聽姐姐給我講她在北京和爸媽一起吃北京烤鴨的情景,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教室里,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震得這群留守孩子個個淚流滿面。
名師點評
本文將關(guān)注的焦點集中在留守孩子身上。作者以“最幸福的時刻”為線索展開敘述,先鋪陳其他孩子的發(fā)言,最后引出主人公白小虎關(guān)于幸福時刻的講述,將文章的主題升華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標題《幸福的烤鴨》表面上看是說白小虎覺得和父母一起吃烤鴨是幸福的,實際上卻表達了以白小虎為代表的留守孩子們渴求家庭團圓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