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虹
在歐洲地中海島國馬耳他,2018年6月27日晚7點,涂裝橙藍白三色的非政府組織救援船“生命線”號緩緩駛近森格萊阿鍋爐碼頭。
連甲板、船舷上都站滿穿亮橘色救生衣的人,有人揮手致意,有的人裹了裹身上用以保暖的毯子。理論上,“生命線號”最大載客量為50人,27日靠岸時,它搭載了233人,超最大載客量4倍有余。船上人滿為患,一些人只能在船艙外落腳。
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乘客主要是來自非洲的難民。6月21日早晨,“生命線”號從非洲北部的利比亞海岸救起超過200人,包括14名婦女和4名兒童。
來自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畫面顯示,“生命線”號緩緩靠岸,馬耳他當?shù)氐墓ぷ魅藛T穿著隔離服,船靠岸時,他們先將船上5名兒童和17名婦女接下船。入境后,除了船上一名肺部受傷的成年人和3名兒童被送往當?shù)刈畲蟮墓⑨t(yī)院進行檢查和救治,其他難民全部由警車送往馬薩難民接待中心,同時展開的工作,還有對這些難民的身份識別、避難申請確認、移送他國等一系列流程。
這次登岸并非易事。6天來,“生命線”號徘徊在距離馬耳他海岸40多公里的海上,等待意大利或馬耳他允許搜救船與乘客靠岸的指示。
僵持持續(xù)6天,直到6月27日早些時候,考慮到海上天氣惡劣及船上人員健康狀況,馬耳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表示,其他7個歐盟國家同意接收一些被認為有資格獲得難民身份的移民?!吧€”號才被允許在馬耳他停靠。船上的難民最后由意大利、法國、愛爾蘭、盧森堡、比利時、荷蘭、葡萄牙和馬耳他分配名額后接收。
接收這些難民的各國態(tài)度相對謹慎。據(jù)中央電視臺采訪報道,馬耳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允許“生命線”號??康耐瑫r,強調此次對船上移民的安排,只是一項臨時協(xié)議,“不是模式”或“藍圖”。
比利時庇護和移民部長Theo Francke在推特上發(fā)文宣布比利時將幫助馬耳他時,強調“它必須是一次性的運作”。
對于難民們來說,從非洲前往歐洲跋涉之路也是“一次性”的,離開了便不打算回頭。
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稱,一份聯(lián)合國難民署的報告顯示,由于戰(zhàn)爭、暴力和迫害,目前全球有685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相當于全世界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逃離國家。
來自非洲的難民們大多乘坐橡皮艇出海,這些簡陋的充氣船大多無法搭載他們到達彼岸,往往會在中途發(fā)生發(fā)動機故障,或被海上的尖銳物體扎破。像“生命線”號這樣來自歐洲的民間救援船成了他們抵達歐洲的指望。如果他們乘坐的橡皮船順利進入公海領域,被這類國際救援船搭救,便能抵達歐洲,申請難民資格尋求庇護。
但這絕非易事。
根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隨著歐盟和意大利政府去年分別向利比亞海岸警衛(wèi)隊提供培訓、設備、資金及支持,越來越多移民偷渡船還沒駛出利比亞海域,即被海岸警衛(wèi)隊攔截帶回利比亞海岸。國際移民組織透露,截至2018年6月17日,今年經(jīng)由地中海進入歐洲的移民人數(shù)約為4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一半。
還有一些人永遠留在了跋涉到歐洲的路上。“生命線”號靠岸兩天后,另一批非洲難民乘坐的船只6月29日在利比亞海域傾覆,16人獲救,約100人失蹤:7月3日,利比亞海岸附近再度發(fā)生移民船沉船事故,41人獲救,約63人失蹤。
“生命線”號的故事尚未結束。6月27日抵達馬耳他時,當?shù)鼐叫纯垩毫嗽摯⒋读说聡LReisch。他被指控非法進入馬耳他水域和船只注冊不合法。
不過,馬耳他外交部長6月28日解釋說,船長Reisch只是接受調查,并非被逮捕。馬耳他當?shù)胤ㄔ好頡eisch將護照存入法院,同時,將相關人員的保釋金定為10000歐元,德國政府在此過程中提供了Reisch外交援助。
根據(jù)新華社7月4日的報道,船長Reisch在繳納保釋金后,目前已經(jīng)獲釋,但他的護照仍處于上交法院的狀態(tài),并且每周須赴警察局報到。
Reisch的律師表達意見稱,歐洲聯(lián)盟多國正因為如何接納非法移民而鬧糾紛,“生命線”號充當了“替罪羊”。
“生命線”號登陸歐洲那幾天,歐洲各國正在重新審視現(xiàn)有移民難民處置政策?!吧€”號登陸第二天,6月28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為期兩天的歐盟峰會。歐洲各主要國家領導人經(jīng)過長達9小時的談判,在6月29日清晨就難民問題達成新的協(xié)議,同意探索在歐盟境外設置難民中心、在歐盟境內設置管控中心。
2014年被認為是近年歐洲難民問題的起源之年。自中東、非洲等地涌入歐洲的難民由2013年的6萬人,激增為2014年的近22萬人。
用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的話說,數(shù)量龐大的移民難民正讓歐洲遭遇一場政治危機。
國家間的關系是割裂的。歐盟因移民難民問題形成了三大陣營,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三大陣營的國家在難民移民問題上遭遇的問題不同,立場觀點有了分歧。
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捷克等中東歐國家,主張打擊非法移民。歐盟方面此前有權利強制一國接收特定額度的難民,這些國家一般拒絕。
以意大利、希臘和此次接收難民船的馬耳他為代表的南歐國家,主要訴求是,要求歐盟加強邊境管控、分攤接收難民的責任。在移民難民問題上,這些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國家首當其沖,是難民從亞非抵達歐洲的主要登陸點。
德國、法國和一些北歐國家,則希望把難民擋在國境之外。
在德國,領導人因處置難民問題立場不同而進行了艱難調和。德國聯(lián)合政府就因難民移民問題的處置意見一度不合拍,險些破裂。
此前,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希望有效組織非法移民,遭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反對。他一度聲稱要辭職,以此向默克爾施壓,要求德國不再接收已在其他歐盟國家注冊、申請庇護的移民。直到7月2日晚間,默克爾方面同意將已在歐盟其他國家申請難民身份的移民安置在德國邊境,同時與14個國家簽署雙邊協(xié)議,在這14個國家申請庇護的非法移民如果試圖進入德國,將被立即送回“注冊國”。之后,德國聯(lián)合政府基民盟黨和基社盟黨達成協(xié)議,澤霍費爾表示暫時不考慮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