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臺灣詩話鼻祖王松《臺陽詩話》的詩史意識

2018-07-30 07:28廖一瑾
關(guān)鍵詞:詩話

廖一瑾

(中國文化大學(xué), 臺灣臺北 11114)

一、王松生平——從“四香樓”主人到“滄海遺民”

王松(1866—1930),又名王國載,字友竹、寄生。祖籍福建晉江。王松之祖父來臺以儒術(shù)授徒。王松出生于臺灣新竹。年輕時即與開臺進(jìn)士鄭用錫的北郭園諸君子往來,嶄露頭角。當(dāng)時的竹塹(新竹)是淡水廳治所在地,北臺政治、文化、經(jīng)濟(jì)中心,人文薈萃。王松為前清生員,曾受聘于通志局,編寫采訪冊。[1]編采工作雖然時間不長,但或許啟發(fā)了他日后撰述《臺陽詩話》的念頭,也為他提供了數(shù)據(jù)。又從《臺陽詩話》談?wù)摰娜宋?,百分之五十是新竹人來看,亦不難看出通志局的采訪工作,讓他不但熟稔新竹地區(qū)的“文事”,甚而亦將“事功”也納入詩話。他謹(jǐn)于修身,名其居曰“四香樓”[2],取湯顯祖“四香戒”之意,“四香”即“不亂財,手香也;不淫色,體香;不誑訟,口香;不嫉害,心香?!毙奚砹⒄\的態(tài)度,使他獲得好人緣,以及敬重。

乙未(1895)割臺,王松攜眷回福建祖籍避難,曾賦《海上望臺灣》:“如此江山坐付人,陋他肉食善謀身,乘桴何用頻回首,懶學(xué)長江論過秦?!盵3]不料在海上遇盜,財物遭剽掠一空。1896年臺灣局勢稍穩(wěn)后返臺,易舊居“四香樓”之匾為“如此江山樓”,并自號“滄海遺民”,以志滄桑之痛。富紳鄭紹基推重其學(xué)養(yǎng),聘為記室,大小事均咨詢之。[4]有《滄海遺民剩稿》《臺陽詩話》等著作,列入《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連雅堂《王處士友竹先生五旬壽序》論其為人生平云:

連氏于新竹賢達(dá)薈萃的北郭園與王松論交,相知相惜,所言頗是中肯。

二、《臺陽詩話》的詩史特征

1905年,王松自費在臺灣新報出版《臺陽詩話》,書有1898年新竹巨室鄭如蘭、1899年新加坡邱煒萲(菽園)序,足見其定稿于1898年,截至付梓出版,續(xù)有增補,書中載錄人物約224人,其中146人或為臺籍、或因游宦、造訪來臺。新竹人士占50%比例。抒發(fā)文學(xué)論見者少,以記載臺灣風(fēng)物民情為主軸,留下寶貴的資料。

(一)首篇以鄭成功開臺事跡為臺灣詩史定調(diào)

《臺陽詩話》第一篇收錄蔡德輝歌詠鄭成功(1624—1662)之盛德大業(yè)七律,并加以贊揚,有藉詩歌為臺灣的詩史定調(diào),似效孔子以《周南·關(guān)雎》為國風(fēng)首章,以正人倫之始的意味:

延平王朱成功為開臺第一偉人,明祚賴以維持者三十余年;其盛得大業(yè),為中外所欽。世之文人學(xué)子,恒喜謳歌是事。余愛蔡醒甫(德輝)所著龍江詩話自載謁延平王廟七律四首云:“沙汕紛紛列舳艫,當(dāng)年海上拓雄圖。鯨魚入夢生何異?龍種偕來類不孤。人似武侯籌北伐,地同洛邑建東都。知他矢志延明祚,絕島偏安亦丈夫!”“紅旗赤幟樹高城,弱冠將軍獨請纓。寵賚有加天賜姓,征收無處海屯兵。都緣耿耿心長在,豈為區(qū)區(qū)發(fā)數(shù)莖?忠孝由來難兩盡,郵書往返不勝情!”“森嚴(yán)刁斗擁熊羆,賞罰分明未足奇。只望一身存勝代,敢將兩島抗全師?!薄皥D開赤嵌形堪踞,業(yè)復(fù)朱家勢莫支。智力難爭天命在,多君風(fēng)調(diào)儼須眉?!薄安庞葎倹Q節(jié)尤堅,和議連番總不然。百計籌謀惟報國,一時流寓況名賢。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軀不永年!史冊流芳終有分,漫將遺恨播詩篇?!盵6]

詩話第二則亦收鄭成功事跡,話說臺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1820—1879)巡臺時,重修臺南延平郡王鄭成功廟,特署楹聯(lián)之事:

沈幼丹(葆楨)星使駐節(jié)臺都,重修王廟,署楹帖云:“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chuàng)格完人?!睆R在臺南府城。[7]

此一楹聯(lián)至今為臺南延平郡王祠鎮(zhèn)祠之寶。鄭成功于1624年誕生于日本九州島長崎縣平戶市,母親田川氏,父親鄭芝龍是福建南安人。第三則記錄日本詩人館森鴻游南安,祭鄭墓詩,以明鄭成功的豐功偉業(yè)受人尊敬,并駁斥德國人李庶博士只把鄭成功認(rèn)定為“貿(mào)易大王”:

日本名士館森子(鴻)嘗游南安,訪成功之子孫,以清酒二瓶、黃柑一籃詣覆船山祭其墓。有詩三首,錄其一云:“國破君亡何忍言,淚枯閩地舊乾坤。春風(fēng)一劍三千里,來吊孤臣未死魂?!编?!何令人景仰一至如此!而德國李庶博士所著臺灣島史竟目為海賊朝廷,稱成功曰貿(mào)易大王,其識見亦誠可鄙也夫![8]

王松在日本乙未據(jù)臺后,不數(shù)年即撰述《臺陽詩話》,特列鄭成功事跡為首篇,并以“開臺第一偉人”尊稱之,其救亡圖存的苦心孤詣,了然可知。

(二)詩話臺灣掌故

臺灣居民為多種族群的匯集。康熙年間已在番社設(shè)學(xué),推行漢化教育。1892年臺灣為干旱所苦,地方縣令祭天祈雨,果然天降甘霖。是時王松的一位原住民(當(dāng)時稱為番族)朋友衛(wèi)壁奎,乃番籍生中之翹楚,作詩歌詠縣令祈雨之靈驗。王松載其詩也說明番族的來源:

臺灣番族,原從南洋“巫來由”諸島傳來,故其言與風(fēng)俗,多與之同。期間分為三種,擺安、知本、阿眉是也。擺安族最強,余皆柔順,統(tǒng)稱曰“生番”;歸化者為“熟番”。散處于本島東部,穴居野處,漁獵為生,頗有上古之遺風(fēng)存焉。熟番歸化后,有指日為姓者,有由官長賜其姓。出與粵人雜居,無相擾??滴跞哪辏荚O(shè)立熟番社學(xué)以教之,俾解文字,易服裝,與漢人同。嗣亦許其應(yīng)試入學(xué),別為番籍生。有衛(wèi)華卿茂才(壁奎),番籍中之翹楚也,與余相遇于試院,一見歡若平生,握手論文,頗有特識。丁亥大旱,邑侯方公,竭誠祈禱,雨即沛然。茂才上詩四首,有句云:“使君自具為霖手,難得天人一氣通”,為方公所賞。子朝芳,亦入邑庠。[9]

又例如臺灣之漢人多來自閩、粵。遇地方有事常借重粵籍義民幫忙。王松讀查鼎表揚粵籍義士詩,頗為慨嘆:

臺灣濱海,居民多閩族,內(nèi)山則皆粵產(chǎn)也。質(zhì)直好義,耐苦勤耕。地方有事,當(dāng)?shù)老藤囇伞F鋱笮б嗒毩?,故著有“義民”之稱。查小白明經(jīng)(鼎)嘗題旌義祠五古一篇云:“耰鋤服田疇,干戈衛(wèi)社稷。凌厲氣無前,先驅(qū)爭殺賊。制挺撻堅兵,所遇皆顛踣。少壯不策勛,悠悠徒視息。節(jié)重一身輕,浩然天地塞。名并諸功臣,精忠同報國。恨未補天南,恩遙承闕北。冰霜碧血凝,金石丹心勒,松楸泣杜鵑,憑吊增凄惻?!弊x此為慨嘆久之。[10]

其余諸如臺島之山川、產(chǎn)物、風(fēng)土民情、財經(jīng)文化,乃至日本明治時代的臺灣漢學(xué),皆有所敘說。

(三)保存文獻(xiàn)資料

王松的詩話收錄了為數(shù)甚多的文獻(xiàn)資料,分列表1、表2、表3、表4[11]:

表1 《臺陽詩話》收錄詩話類文獻(xiàn)

表2 《臺陽詩話》收錄詩詞文集類文獻(xiàn)

表3 《臺陽詩話》收錄其他著作類文獻(xiàn)

表4 《臺陽詩話》載錄人物[12]

續(xù)表4

編號時期詩人人數(shù)3道光周 彥、曹 謹(jǐn)、郭襄錦、徐宗干、陳維英、查小白、高鵬飛、王廷干、林則徐、劉星槎、張維垣、黃鑲云、鄭用錫、翁林福、黃景寅、姜奠邦、王小泉174咸豐許超英、曾薾云、施瓊芳、林占梅、吳子光、林薇臣、蘇虎七、林汝梅、吳士敬、秋日覲、黃玉柱、陸翰芬、葉春波、彭培桂、劉雪和、鄭如蘭165同治沈葆楨、陳肇興、林文察、謝管樵、梨召棠、何孺人、嚴(yán)金清、鄭維藩、張謙六、陳沛霖、林 豪、彭延選、劉明燈136光緒蔡德輝、方樾庭、高漢墀、方家澍、陳子潛、陳浚芝、吳逢清、陳文騄、黃如許、鄭澄波、鄭以典、鄭 錢、唐景崧、劉銘傳、陳 喜、李文泰、楊俊臣、葉意深、林京卿、林爾嘉、梁子嘉、黃鴻汀、蕭母陳太君、陳星郎、施士潔、王國瑞、黃宗鼎、黃彥鴻、蔡仁壽、李鴻章、丘逢甲、林氅云、林駱存、劉永福、陳玉程、劉梅溪、王詠裳、徐錫祉、林允卿、李雅宣、李雅音、王君右、陳任之、沈國盤、吳倫明、林庚秋、陳錫奎、陳慶云、蔡蓮舫、王學(xué)潛、蔡敏貞、姜贊堂、衛(wèi)華卿、鄭以庠、張幼亦、陳季同、李珍前、陳錫茲、王英奇、龍峒山人、洪瑞卿、王成三、陳沂震、僧顯萬、僧奉忠、杜淑雅、林達(dá)夫、汪式金、蔡佩香、蔡彥清、彭種藍(lán)、楊吉臣、呂汝玉、呂汝修、呂錫圭757日據(jù)初期王 松、李石樵、陳淑臣、王石鵬、鄭鵬云、鄭家珍、許劍漁、施梅樵、陳槐庭、林朝棟、陳基六、戴還浦、羅秀惠、蔡國琳、陳煥耀、謝頌臣、楊希修、陳鎮(zhèn)坤、林資修、林資銓、黃茂清、蔡啟運、陳滄玉、洪月樵、郭鏡澄、林次湘、蔡汝修、蔡惠如、郭鏡蓉、王慶忠、王慶超、黃潛淵、葉文游、吳葆榮、張采香、波 越、鄭學(xué)瀛、鄭樹南、鄭燦南、吳子瑜、吳子衡、林仁橋、兒 玉、紉山衣洲、白井新太郎、佐佐木忠藏、衛(wèi)朝芳、后藤新平、永井完久、波越重之、葉際昌、葉際禧、李恢業(yè)、李逸樵、黃谷如、陳叔寶、曾吉甫、辛柏亭、周子佩、謝介石、滄浪濯纓客、今西上人、莊鶴如、謝汝銓、查奉璋、王瑤京、迷新子、黃云昭、里見義正、櫻井兒山、吳德功、張麟書、橫堀鐵研、副島蒼海、水野大路、樋村龜次郎、土香居國、鄭長庚、郭涵光798日據(jù)時期海外人士邱菽園、林畏盧、劉 威、袁翔甫、王曉滄、潘蘭史、馬紹蘭、謝安臣、小野湖山99活動時間不詳者馬耿甫、徐莘田、姜宸英、果杏岑、許雪門、施鈺、童蒙吉、鄭超英、李沂、胡克昭10

據(jù)林美秀統(tǒng)計,224人中,本土人士146人,新竹地區(qū)74人,居半數(shù)以上,因而認(rèn)為王松《臺陽詩話》“近似新竹詩話”。此似印證了筆者提出王松青年時期參與“通志采訪”工作,影響了他所采錄的比重。無論如何,他保存文獻(xiàn)功不可沒。

(四)思想開明,接納新事物

19世紀(jì)末至20世紀(jì)初,西風(fēng)東漸,王松對此新猷,津津樂道,詩話述及道光年間廣東譯事萌芽,新知喚起國民新思想:

自海禁開而譯事萌芽。道光間,廣東有譯博物新書五種。其以新理想紹介于學(xué)界者,當(dāng)以此為嚆矢。厥后有侯官嚴(yán)幾道先生所譯之天演論、原富等書,亦足以喚起國民之思想。[13]

中國因戰(zhàn)爭而洋務(wù)日增,日本因明治維新較早接受西方新知,臺灣在日據(jù)初期,西方的新名詞、新事物也成了詩人歌詠的題材:

近十年間,士之負(fù)笈航海、游學(xué)于東西洋者,日不乏人。譯書層出,競先遺餉;而又以東京為輸出新智識之孔道。其當(dāng)轉(zhuǎn)輸之大任者,則宜首推橫濱新民報社。余見其論說所用新名詞,如“結(jié)果”“起點”“程度”“目的”“間接”“直接”等字眼,皆取和文而用為漢文也。風(fēng)氣所推,各處報館又從而仿行之、激揚之;奇詞異語,遂放出今日文學(xué)上之大光明,而成為廿世紀(jì)變遷之大勢,洋洋乎沛然莫之能御矣。竟有以新理想發(fā)為詩歌者,如楚北迷新子之新游仙八首云:“乘興清游興倍長,驂鸞駕鶴總尋常。神仙亦愛翻花樣,擬坐輕球謁玉皇?!薄耙磺甯枞瞬灰姡钦l高唱遏行云?霓裳自入留聲器,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薄傍P脯麟脂積滿盤,萄葡美酒醉人難。忙呼小玉鋪臺面,安置刀叉吃大餐?!薄般y河隔斷信難通,牛女年年恨不窮。昨日碧翁新下詔,兩邊許設(shè)德律風(fēng)?!薄靶菅砸徊揭簧徎?,洛女凌波貌絕佳。著得一雙弓樣襪,踏來水面自由車?!薄皬V寒宮殿桂花香,仙子如云列幾行。聞得嫦峨新奉敕,清虛府改女操場?!薄艾幊匕⒛妇_窗開,窗外殷殷響似雷。侍女一聲齊報道,穆王今坐汽車來?!薄岸鶎m敞畫屏,御階仙仗擁娉婷。幾多玉女朝天闕,不佩明珰佩寶星。”[14]

新名詞如“直接”“間接”“結(jié)果”“程度”等外來語,對當(dāng)時有新的“大光明”的影響。此外王松對明治時代來到臺灣的日本漢詩詩人亦多方采錄。足見王松對新知的悅納。

三、結(jié)語

詩話者,話他人詩也。一般詩話往往是作者憑其學(xué)養(yǎng)、觀點,引詩而話之;包含詩評、詩論、詩格、詩法、品藻、本事等。而王松《臺陽詩話》卻有別于此,不以自身書齋、居所或名號為書名,而采用“臺陽”(臺灣的美稱)。在那艱困飄搖的時代,努力為他眼見的繽紛詩句,建造一個可以廣大庇護(hù)之所,縱是吉光片羽也加以珍惜。正如王松《自序》所言:“留示后人”[15],使人想起詩圣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惜才、憐才心境。連橫推崇“其裨益于臺灣文獻(xiàn)者不少”[16],安溪林輅存《牡丹吟社林鶴年之子》更譽《臺陽詩話》好比“在槍林炮雨中搶救斯文”[17]。《臺陽詩話》搜集資料的廣度,印證了其保存文獻(xiàn)的詩史意識。

丘逢甲《題滄海遺民〈臺陽詩話〉》詩:“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苦吟身。亂云殘島開詩境,落日荒原泣鬼磷!埋碧可憐黃帝裔,殺青誰作素王臣!請將風(fēng)雅傳忠義,班管重歸故國春?!盵18]認(rèn)為此書苦心孤詣,感動鬼神,期許藉由詩教而永傳忠義、期待彩筆重回故國的春天而任其揮灑之日。依此說來,《臺陽詩話》不但有保存文獻(xiàn)之功,更兼得傳承儒家忠義文化之勞。

注釋:

[1] 王松在通志局采訪,事見早年詩作《歲暮書懷》:“門戶中衰覺命慳,逆來順受亦安然。琴因養(yǎng)性非關(guān)趣,詩為娛情不在傳。斑管轉(zhuǎn)工修野史(時在志局采訪),錦囊并貯看山錢??蓱z無限纏綿意,歲月磋跎又一年!”王松:《滄海遺民稿·四香樓少作附存》,收入《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第43頁。

[2] 王松居所由“四香樓”,改為“如此江山樓”之緣由,見王松《滄海遺民剩稿·自序》:“……亂定后,因省丘墓,由廈渡臺。所幸青山無恙,又喜四香樓故居巍然猶存,天之厚我者多矣。斯樓舊名,蓋守湯若士先生四香戒也。舊額既失,因更名為如此江山樓;托劍南句以寄慨焉。嗚呼!今再嘯臥于此間,豈僅‘舉目河山’之感已哉!詩友酒徒,風(fēng)流云散;音書斷絕,情何以堪!現(xiàn)所來往者,唯二、三親舊耳?!蓖跛桑骸稖婧_z民稿·四香樓少作附存》,《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第1頁。

[3] 王 松:《滄海遺民稿·四香樓少作附存》,《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第16頁。

[4] 廖一瑾:《臺灣詩史》,收入《臺灣近百年研究叢刊6》,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第300頁。

[5][7][8][9][10][13][14][16][18] 王 松:《滄海遺民稿·四香樓少作附存》,《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第57,1,2,54,59,72,72,57,65頁。

[6] 王 松:《臺陽詩話》,《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 第1頁。

[11] 表1參考龔顯宗:《臺灣文學(xué)研究·臺陽詩話初探》,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第153頁整理。表2亦參照之,筆者另加:俞樾《俞曲園集》一書。表3同參,筆者另加:嚴(yán)幾道譯《天演論》一書。

[12] 參考林美秀:《王松〈臺陽詩話〉的文本特質(zhì)與書寫意涵》,《高雄應(yīng)用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第31期,2001年12月,第333-334頁。

[15] 王 松《臺陽詩話·自序》:“此寥寥者,皆韶年耳目所及,迄今半逐遺忘。兵燹余生,學(xué)步邯鄲,苦無師友切磋,金針莫度;本為巾箱吟賞之具,亦如燕公記事之珠。況古今詩話,汗牛充棟,已足備知人論世之采擇,奚用此為?漫存若干條,有贊嘆而無扌為訶,只可留示后人,未敢就正有道?!蓖?松:《滄海遺民稿·四香樓少作附存》,《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第1頁。

[17] 林輅存《臺陽詩話·跋》:“王子之才、之行,天下知之者甚伙,姑勿贅。至若今所讀詩話、吟草,其神妙處亦盡于諸名人序中,余更何贊一詞。但余亦有所耿耿不忘者:蓋集中序列姓氏,強半為余摯交;所載山川風(fēng)物,亦強半為余親歷。嗚呼!地割矣,斯文墜矣。大陸已沉,群黎無告,而吾子更能出入槍林炮雨中自葆其道,又得以所葆之道而遺諸余,余何幸而與于此!”王 松:《滄海遺民稿·四香樓少作附存》,《臺灣歷史文獻(xiàn)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4年,第91頁。

猜你喜歡
詩話
《茶軒詩話》卷七
求不是齋詩話(1-11)
詩話153則(64-84)
詩話30則(續(xù))
詩話33則
閑吟居詩話(五則)
詩話
閑吟居詩話
閑吟居詩話(三則)
清明詩話
堆龙德庆县| 德保县| 隆尧县| 梨树县| 肇源县| 疏附县| 逊克县| 荃湾区| 什邡市| 吴桥县| 宣威市| 宝应县| 石棉县| 瑞安市| 什邡市| 天柱县| 博乐市| 文安县| 娄烦县| 晋江市| 温州市| 句容市| 石城县| 天等县| 邵东县| 辽宁省| 女性| 左云县| 得荣县| 宁阳县| 二手房| 隆子县| 廉江市| 寻乌县| 普兰县| 延寿县| 新巴尔虎左旗| 来凤县| 泸西县| 治多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