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潤月
摘 要:時空主要有現(xiàn)實時空和非現(xiàn)實時空,而非現(xiàn)實時空的主要部分是心理時空。在《狗兒爺涅槃》中,多處都是根據(jù)人物的心理變化來轉換時空,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的模糊界限,由寫實轉向寫意,由再現(xiàn)轉向表現(xiàn),即由現(xiàn)實時空轉向心理時空,轉得自然而然,從而對人物內心的細致描寫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故事的延伸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推動的作用。不管是現(xiàn)實時空,還是心理時空,抑或是將二者交叉結合,都是為了刻畫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隱秘的內心世界,突顯主題思想,賦予其社會意義。
關鍵詞:現(xiàn)實時空;心理時空;人物性格;社會意義
《狗兒爺涅槃》時間跨度大,場景變換多,如果平鋪直敘,可能陷入故事情節(jié)混亂,人物形象呆板的局面,因此劇作者充分地利用了“時空”的優(yōu)勢,讓觀眾感受到一出又一出難以忘懷的戲劇場面,而這要得利于作者巧妙的時空安排,因此,我們首先要清楚的是時空的概念。
一、什么是時空
時間分為物理時間、情節(jié)時間、人物心理時間和虛擬時間。物理時間即劇目演出活動開展所需要的自然時間,情節(jié)時間即戲劇行動所包含的時間跨度。人物心理時間是對劇情時間的一種主觀嵌入狀態(tài),正如電影中的“閃回”,它依附于刻畫人物和交代整個情節(jié)的需要而存在,同樣,空間也分為物理空間、環(huán)境空間、人物心理空間和虛擬空間。
二、時空轉換的意義
1、時空轉換的基點是對“人”的關注
不管是現(xiàn)實時空還是非現(xiàn)實時空,抑或是將二者連接在一起,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加深刻地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隱秘的內心世界,推進劇情發(fā)展,突出主題。以往的編劇和演劇模式僵化單一,枯燥無味,固守成規(guī),創(chuàng)演者不敢嘗試創(chuàng)新,跟不上觀眾的審美要求,而通過不斷的心靈世界與藝術形式的探索之后,創(chuàng)演者們意識到了時空嬗變的重要性,加大了時空轉換的自由度,大量運用隱喻、變形、象征等手法,大膽嘗試各種舞臺表現(xiàn)形式,將影視中的技巧靈活運用到戲劇舞臺上,再加以整合,達到難以想象的藝術效果。并且,在表現(xiàn)內容上,創(chuàng)演者更多的是強調對“人”的關注,對人的生存價值和生存意義的思考,人性復歸的張揚和呼喚,對人的內心的透視,將現(xiàn)實時空和心理時空相結合,并不是矯揉造作地謳歌頌德,而是要關切人,人的性格和人的命運走向,正如貝克先生說的“一個劇本的永久價值在于它對性格刻畫的藝術?!盵1]
2、時空轉換的目的
譚霈生先生認為“戲在內心”,外部動作是心理動作的外化,也是人物性格的展現(xiàn),在《狗兒爺涅槃》中,每一處現(xiàn)實時空與心理時空的連接都是依據(jù)人物的心理變化來切換的,從而為了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就比如在劇末,狗兒爺點燃火把,準備燒門樓時,祁永年的幻影隨即出現(xiàn)在一旁,狗兒爺說道“滾,我永遠不想見你!”,緊接著,祁永年叨念著“過了今天是明天,明天明天好熱鬧……”這一小段便是現(xiàn)實時空與心理時空的連接,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狗兒爺對祁永年的憎恨和對門樓深深的眷戀卻不得不燒毀的極端的情感。阿契爾說:“要使戲劇的興趣能保持長久,就必須要有人物性格”,[2]譚霈生先生也讓我們牢記“文學是人學”這句至理名言,應當把觀眾的興趣集中于人物性格這個焦點,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固然是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是最有活力的部分,即使我們要探討“問題”,想讓觀眾領會人生的哲理,也要將其建立在人物性格的基點上,這樣才能構成藝術的吸引力和誘導力,而不會讓觀眾感到只是一味地說教,從而產生抵觸心理,不愿觀劇。
三、如何靈活轉換時空
1、總結經(jīng)驗,大膽創(chuàng)新
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一定要學習前輩們的創(chuàng)作心得,并加以總結?!豆穬籂斈鶚劇肥侵袊耸甏疤剿鲃 卑l(fā)展的成果,在之前為什么我們的話劇陷入一段萎靡期,我們一定要認真反思,話劇是一個“活性”的東西,它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汲取新的營養(yǎng),新的生命力。
2、時空轉換的核心是“人”
最后,總結起來就是,時空的靈活運用是當代話劇需要發(fā)展進步的重要戲劇手段,這樣的手段是為了達到創(chuàng)作成功的目的,為了在藝術上吸引觀眾和引導觀眾,這個就不能僅僅依靠懸而未決的懸念,或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沖突,再或者是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借用譚霈生先生的話就是“人物性格、人物關系、人物命運吸引人的力量則是更強大的、更能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3]創(chuàng)演者應當主動引導觀眾洞察劇中人物獨特的性格和各自的內心世界,觀眾進入劇場是期待創(chuàng)演者把人物獨特的生活道路、特殊的生活命運展示在他們面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領會人生的真諦,因此,作為創(chuàng)演者,應該擔負起這樣的責任,是觀眾的良好知己,而不是惡性伙伴?!豆穬籂斈鶚劇返臅r空嬗變對我們創(chuàng)演者來說,具有可貴的借鑒與學習的意義,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不僅要善于利用時空的轉換,讓劇本“活”起來,賦予其繁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記創(chuàng)作劇本一定要悉心觀察人物,塑造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從而引導觀眾,幫助觀眾,讓戲劇藝術變得更完善。
四、小結
藝術時空的擴展與開拓是當代戲劇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新,突破鏡框式舞臺空間的限制已成為當今戲劇觀念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們要不斷嘗試“新事物”——對現(xiàn)代話劇有推動作用的戲劇手法。正如心理時空的運用是當代戲劇應該推進的表現(xiàn)手法,因為它有利于刻畫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并且有助于揭示主題思想,體現(xiàn)社會意義,而且在現(xiàn)代戲劇舞臺上,它一次又一次呈現(xiàn)出了它獨有的優(yōu)勢。實際上,無論我們運用什么樣的戲劇手法,都是以“人”為中心,塑造人物形象,關注人物命運,具有人文關懷的精神。
注釋
[1]譚霈生.論戲劇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74.
[2](英)威廉·阿契爾.劇作法[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147
[3]譚霈生.論戲劇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83
參考文獻
[1]譚霈生.論戲劇性[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張仲年.戲劇導演[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3]吳戈.戲劇本質新論[M].云南大學出版社,2012
[4]郭富民.中國現(xiàn)代話劇教程[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5](英)威廉·阿契爾.劇作法[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6]顧仲彝.編劇理論與技巧[M].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7]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云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