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天才
(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41)
許謙(1270―1337),字益之,號白云,謚文懿,婺州金華人,入《元史·儒林傳》。其治學淹博,于“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食貨、刑法、字學、音韻、醫(yī)經、術數(shù)之說,亦靡不該貫;旁而釋老之言,亦洞究其蘊”。[1](P4318)著述甚多,今存《讀書叢說》《詩集傳名物鈔》《白云集》等。他宗主程朱,與何基、王柏、金履祥并稱“北山四先生”。四先生中,“許謙影響尤巨……這自然是就理學承傳而言,不過即使以文學而論,許謙也無愧作手”。[2]楊鐮認為許謙“作為詩人,他卻是一個邊緣人物”,[3](P425)羅海燕則認為“許謙堪為金華之學流而為金華之文的過渡人物”。[4](P88)邊緣人物的邊緣性書寫會反映特定環(huán)境下不一樣的世界,過渡人物的詩歌作品則會反映詩歌發(fā)展的蛛絲馬跡。而且,如實的敘述許謙的詩歌,也有利于進一步認識元代文人的生存狀態(tài)。
許謙生平有史籍記載,今人亦多有敘述,然仍有三點值得提出。一是關于許謙少時師從為諸家所略,今特勾出以為補充?!端卧獙W案補遺·北山四先生學案補遺》中“許謙門人”下有“鄉(xiāng)貢項先生良才(附師胡良、金安道)”條云:
項良才,初名珪,字公望,臨海人,宋鄉(xiāng)貢進士。祖惠,本胡氏處士璣之甥也,而以為子。先生年六十六,元至元二十年卒。黃溍銘其墓曰:“君少學《詩》,事胡公良?!硭鶊?zhí)業(yè),時之師表:白云先生、金氏安道。君善說《詩》,不務茍同……[5](P3155)
據(jù)黃溍《鄉(xiāng)貢進士項君墓志銘》云:“至元二十年秋九月庚申,宋臺州鄉(xiāng)貢進士項君良才卒,葬以二十六年春三月丙申?!盵6](P521―522)故項良才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1283)年,生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項良才死時,許謙不過十余歲,故不能為項良才師。從“鄉(xiāng)貢項先生良才”,則知其教授鄉(xiāng)里。又云:“晚所執(zhí)業(yè),時之師表:白云先生、金氏安道”,則許謙、金安道應同為項良才弟子。項良才從師胡良,而金安道為項良才弟子,所謂“附師胡良、金安道”實為誤讀。許謙早年事跡諸書記錄不詳,從此條則知許謙十四歲以前曾從師項良才,而項良才善說《詩》,這可能對許謙后來作《詩集傳名物鈔》有所啟發(fā)。
二是關于許謙生平的錯誤記錄為諸家沿襲,需要糾正。陶宗儀《輟耕錄》云:“婺州許白云先生謙,字益之隱居金華山,四十年不入城府”,[7](P112)《史傳三編》又云“不出閭里者四十年”。[8](P136)許謙在《上宋經歷書》中寫道:“某……少經喪亂,及長奔徙流離,艱難險阻無不嘗之……惟無先人之廬以蔽風雨,負郭之田以供粥,故日與呶呶者甘于咈耳騷心以自給其敝缊藜糗。”[9](P582)《白云許先生墓志銘》云:“僦屋以居,有田不足具粥而處之裕如?!盵6]522其家宋末毀于戰(zhàn)火,因其家貧,無法修筑新屋,故其于稍長便僑居城?!栋自萍分杏钟小斗盆小贰蹲燥w霞館登積谷山》《自江心回復游西山》等許謙出游南京、太湖、西湖、溫州等地而創(chuàng)作的詩。特別是皇慶年間(1311―1312),趙宏偉延請許謙至南京就館,他在南京寫有《游鐘山至八功徳水》《題蔣廟》等詩,并與胡古愚訂交,有詩《酬胡古愚》。因此“四十年不入城府”“不出閭里者四十年”皆屬誤傳。
三是許謙體弱多病,其弟子朱震亨為之醫(yī)治始末,于醫(yī)家熟知,而文史諸家恐未詳,特將其醫(yī)案記錄于下。朱震亨在《格致余論·倒倉論》中說:“吾師許文懿始病心痛,用藥燥熱香辛,如丁附、桂姜,輩治數(shù)十年而足攣痛甚,且惡寒而多嘔,甚而至于靈砂、黑錫、黃芽、歲丹繼之以艾火十余萬,又雜治數(shù)年而痛甚,自分為廢人矣,眾工亦技窮矣,如此者又數(shù)年。因其煩渴惡食者一月,以通圣散與半月余,而大腑逼迫后重,肛門熱氣如燒,始時下積滯如五色爛錦者、如桕燭油凝者,近半月而病似退,又半月而略思谷,而兩足難移,計無所出,至次年三月遂作此法,節(jié)節(jié)如應,因得為全人,次年再得一男,又十四年,以壽終其余。”[10](P666)許謙痊愈之后,猶如新生,并于次年生子許亨,此亦可補史傳之闕。
有人認為許謙很少談及文論問題,堅持的是北山學派“文以載道、道本文末”思想。[11](P194)雖然許謙在根本上堅持了文以載道、道本文末的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許謙在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中亦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
許謙曾寄送吳師道《秋夜雜興詩》十二首,吳師道記道:
蓋君(許謙)平時罕作詩,以為不發(fā)于興趣之真,不關于義理之微,不病而呻吟者,皆非也。然則此豈茍作哉?觀其文貌音節(jié),上溯晉魏而寄興高遠,旨味淵泳,則有得于紫陽夫子《感興》之遺者也。[12](P256)
吳師道與許謙同師金履祥,后又視許謙為師,與許謙交數(shù)十年,其所言當為可信。然而前人未能充分利用此材料,因此忽略了此中關于許謙文學思想的論述。許謙作詩主張要發(fā)于興趣之真,要關義理之微,不無病呻吟。興趣之真即是要發(fā)于個人真情,不矯揉造作,這可以上溯到“詩言志”,即“以‘情’為主的感情活動”[13](P70)的真實表達,也是文學審美的自然流露。許謙說:“‘吟風弄月’總閑情,‘隨柳傍花’皆樂意?!盵9](P579)即是要吟詠個人興趣,將個人興趣與外物結合起來,是外物引發(fā)的個人興味,但又不是刻意而為或生硬寄托的。個人興趣與外物融會,詠物即詠己,詠物即詠情。這一點可以借用王陽明南鎮(zhèn)觀花的故事來說明,花并不是實在的意向對象,“而是意向構成作用產生的一個結果”。[14](P54)同理,許謙倡導的這種風月、柳花只是閑情、樂意的外在結果,也相當于是“此花不在你心外”。許謙在論述學為圣人時說:“學者以圣人為之標準,知其的,日行以求其至,明其道而不計其功,至于圣賢之分量,成效之淺深,皆自然而然已,不得預也。一有計較期必之心,則非所以為學矣。”[9](P603)他認為只要明確學習的對象及目標,學的過程和結果是自然而然的,刻意計較則會走向歧途。同理,在作詩之時也不能刻意為之,必須要出于興趣之真,不然就是無病呻吟一類。
許謙在崇尚“興趣之真”的同時也強調“義理之微”。他所主張的“義理”是宇宙間奧妙的道,是理學范疇的道,這直接源于其師金履祥?!安徊《胍鳌惫倘淮斡谡嫘郧椋拙右住拔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可以揭示此點,即要突出詩歌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不過許謙并沒有白居易那種對現(xiàn)實的過分重視,而是用來對前面發(fā)于興趣之真、關義理之微做出的限定,不模擬自然之情,不主張為作詩而作詩,而是順性情和樂意作詩。興趣與義理在許謙的眼里必須結合起來,不可偏廢。如果僅僅強調興趣,則會產生“惟務雕鐫鏤刻,破碎支離,诐淫邪遁之辭靡所不至,六經之道或幾乎息矣”[9](P566)的嚴重后果。因此站在理學家的角度看,強調興趣的同時必須要重視義理。對興趣的強調是文學家的要求,對義理的重視則是理學家的本色,二者的結合是他與大部分元代理學家文學思想的分水嶺,是他能超越元代大部分擊壤派作家的一個思想基點,也是金華之學向金華之文演變的關鍵。
許謙強調心,他說:“古之立言者,誦于口而可以心存,存于心而可以身踐,而成天下之務,則圣人之道也?!盵9](P564)心是言與身踐的中介,符合圣人之道的言必須能夠存于心,存于心是外發(fā)實踐的前提。心存然后自得,“自得之妙,力行之功,他人不得與焉”。[9](P585)自得之妙是自出機杼的創(chuàng)造,是一種內心與外物的契合,是一種物我無間的樂趣。他說:“雖無‘吟風弄月’自得之樂,亦有‘傍花隨柳’適情之游?!盵9](P576)在查洪德先生看來,自得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儒者氣象,他解釋道:“‘吟風弄月’源自程顥,他說自己‘自再見茂叔后,吟風弄月風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傍花隨柳’,出自程顥《偶成》詩:‘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婏L從容和易的大趣向,就是追求‘自得氣象’的結果?!盵15](P200)也就是說自得是一種超然的生存狀態(tài),是心存的進一步發(fā)展。許謙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從容和易亦是來源于此。
在倡導自得的同時,許謙也表現(xiàn)出強烈的慕古情結。他曾說“余下學慕古”,[9](P579)他慕古的第一點是慕古人。許謙注重朋友,更喜歡與古人為友,這一點在他的詩中表現(xiàn)得極其突出,如“古來貴尚友,萬善在熏炙。古人不可見,今人豈易得。千載遙相思,空使我心惻”[9](P536)“古友安可尚,千載空相望”[9](P538)“置身道義中,尚友古天民”[9](P553)等。他追慕古代先賢,特別是對陶淵明、孟浩然稱贊有加,說“淵明千載人,犖犖瑚璉器”“彭澤陶元亮,南山孟浩然。行藏無芥蒂,秋水碧虛煙。”[9](P536)其號“白云”也可能取意于陶淵明“遙遙望白云,懷古一何深”,就是“遙望白云,而深深的緬懷古代那些安貧樂道之高士”。[16](P9)他慕古的第二點是慕古道。他說自己“慕古道真若望洋”,[9](P535)在詩中也寫道“東南互鄉(xiāng)子(許謙),古道昔所慕”。[9](P535)他在《酬胡古愚》中說:“乾坤自闔辟,文章乃經緯。郁郁稱宗周,趨下日以敝……羨君嗜古學,摛藻發(fā)清麗?!盵9](P545)這里的“文章”并非文學作品,而是禮樂文明。他認為周代的禮樂文明最盛,自此以后逐漸凋敝,他通過對胡助嗜好古學的贊賞也表明自己對古學的追求。慕古在許謙詩歌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古體詩是其現(xiàn)存作品中的主要部分,占百分之七十強。慕古使許謙師古,師古并非完全以描摹古人為高,而是“‘本乎情而得其自然之妙’者合乎‘古’”。[15](P355)自得、慕古與興趣、義理統(tǒng)一于一處,成為許謙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追求。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一部分,詩人用生命來創(chuàng)造詩歌,為詩歌注入了生命之力,詩歌就是詩人生命的展現(xiàn),是詩人生命的延續(xù)。許謙的詩歌展現(xiàn)了其個人情懷,同時也勾勒了許謙人生的心路歷程。
許謙有凌云之志,《白鳥》云:“嗟彼燕雀,厥志焉擬。何天之衢,側目萬里。扶搖一沖,時之俟矣。”[9](P533)在《次韻志懷》中說:“平生作霖志,詎肯懷土安。風云有嘉會,時至庸何難。君看激海鵬,振羽青霄端?!盵8]537儒者的身份使他不能放棄對社會的責任,但元代儒士入仕困難,而且吏治腐敗,他所生活的時代民風澆漓,“腥膻觸目不堪論”。[9](P538)風雅已經不存,使許謙對這個時代產生了懷疑,他對友人說“倘遇玄英翁,問訊今何似”,[9](P542)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苦悶與焦躁。宋元易代使他認為“我生逢不辰”,[9](P538)在這個污穢的世界,他希望自己如孤山之寒梅“清質不受污”。[8]538極高的道德追求使他吟出“鳳兮歸何時,恥與鴻雀伍”[9](P533)的句子,對出仕不報有任何幻想。
本來四十是不惑之年,而許謙的四十歲卻充滿迷惘,時間的流逝讓他變得憂傷與焦慮。許謙惆悵地說道:“白髪三千丈,青春四十年。兩牙搖欲落,雙膝痹如攣。強仕非時彥,無聞愧昔賢。自期終見惡,未忍舍遺編?!盵9](P551)也曾悲嘆自己“志大空懷璧,交疏少斷金。半生成白首,十載對青衿?!盵9](P542)他也曾寄希望于友人幫助自己實現(xiàn)遠大的志向,在詩中寫道“何時一瓣志可伸?憑君為我言殷勤”。[9](P554)但時光易逝,自己已經辜負了美好的青春,而在這些歲月的消磨中對出仕已經心灰意冷,只剩下“未回南楚轅,徒起北門嘆”[9](P536)的哀怨。
許謙雖然反感這個時代,但出于與儒者的胸懷,他很關心民間疾苦。黃溍說他“身在草萊,而心存當世?!盵6](P522)大德十一年發(fā)生旱災,許謙竊深憂之?!盎騿栐唬骸壬M食不足耶?先生曰:’今公私匱竭,道殣相望,吾能獨飽耶?”[6](P522)他雖然忍饑挨餓,但心中仍放不下民生。他在《贈金月華》中記錄了這一次旱災:
歲丁亢偏陽,祅魃肆大厲。
不雨更八旬,赤地且千里。
臥龍樂寒淵,雷電驅不起。
泉枯土山焦,地墳名木死。
顧茲咫尺苗,秀實何所恃。
豈惟生怨咨,溝壑有老稚。
月華探道窟,陽雨能力致。
從人預為期,膏澤應時至。
人心與禾稼,蘇息兆生意。
胡為天瓢慳,長風卷晴霽。
愿君再作霖,歲事斯可濟。[9](P538)
金月華求雨成功,但雨量太小,不足以解燃眉之急,于是許謙希望金月華為了老幼的生存,能再次求雨??v觀歷史,災難往往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對于時代的變化,他選擇歸隱。“君子應該在動與靜、出與入之間做明智的選擇。如果要描述他們的‘隱’,只能稱之為一種政治行為,還沒有上升到審美之‘隱’。這是因為‘隱’其實是仁者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仁者愛人’,仁者要保全自己的生命,才能惠澤他人?!盵17]因此,儒士的“隱”有時候是因為社會狀況而使用的權宜之計,但許謙的隱是在黑暗之下不能拯濟天下只能保全自己真心的長久選擇,并非權宜。
“元代鄉(xiāng)間貧困的江南隱士,處境確實比較困難。他們除了要為生存而掙扎,還要受到元代相關制度的約束、學官的刁難,可以說這些江南隱士既沒有生活保障”。[18](P35)但元代隱逸之風仍然盛行,“隱逸之士,不僅數(shù)量超過往古,其隱逸原因和隱居方式,也前所未有的多樣:有遺民為隱士者,有求仕不成而隱者,有無意于仕宦而隱者。隱于教授,隱于田園,隱于山林,隱于釋老,隱于市井,隱于書畫?!盵15](P50)就地域來看,“元代隱逸之風,盛于南而不盛于北。南方隱逸之盛,又集中在東南江浙地區(qū)?!盵15](P62)與許謙為友的何鳳隱于醫(yī)道,許謙弟子歸隱者也有數(shù)人?;蕬c二年,許謙從南京歸家途中登上釣臺,緬懷隱士嚴光,重申了他歸隱的志向。
次年,許謙進入八華山隱居,走入山林世界,他向友人吐露心聲:“主人厭城市,愛此林泉居。下有石一拳,上有松數(shù)株。念茲冷淡物,可伴惟悴軀。所期在晚節(jié),俯仰足與娛。我心不可轉,比石堅有余。峰頭問長松,歲寒知何如?!盵9](P549)他厭倦了寄居城的生活,喜愛山林、泉水,并且以松的精神自勵,自己追求的心比磐石還要堅定。松、竹在他的詩中常用來自喻,用來說明自己忠貞的品格和堅定的心。隱逸是一種審美化的生存狀態(tài),是吸引古人心慕隱逸的重要原因?!半[逸的審美特質表現(xiàn)為:隱逸之士好游名山大川,陶醉于其中,以自然山水來抵擋胸懷,體悟宇宙之大道,從僅僅將山林作為個人與世俗社會之間的屏障轉向為自己積極主動的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隱逸之士放浪形骸,率性灑脫,反而成就了一種自由審美的放逸狀態(tài)。”[17]追求山林之樂可以使許謙在自然中體驗道和理,成就其修養(yǎng)境界。
山水具有一種使人寧靜的特性,能為許謙洗去心的疲勞,使他得到快樂,這表現(xiàn)在他的山水詩中,如《華蓋山》:
群山如斗形,華蓋氣獨壯。
奮身地勢高,目極天宇曠。
周圍萬象澄,一一來獻狀。
中江漾孤嶼,瀕海橫迭嶂。
樓臺市中居,棋列相背向。
烈風攪蒼林,落日鳴白浪。
蜃氣薄浮云,溟蒙杳東望。
長濠浸寒水,短楫起漁唱。
同游豈特達,竟爾忘得喪。
山下出蒙泉,夷坐待清漲。
一掬襟懷空,自謂羲皇上。[9](P544)
群山爭斗,華蓋山氣勢獨壯。登高望遠,天地的曠闊能讓人窮盡目力。遠看,水激蕩著江心嶼;近看,山下的樓臺像棋盤排列整齊。狂風在山林中呼嘯,海浪在落日下涌起。海霧和浮云相接,朦朧的景象中傳來漁唱。此景使人忘記名利之得喪,自己的心胸如泉水般澄明而放達,甚至可直追古人,與羲皇時代的人同樂。對自然之景的喜愛以及自己在自然之中的快樂體驗,使他又重的感嘆“人生自可樂,此外復何求”。[9](P550)他暢游于山水之間,把自己的隱提升到為道而隱的境界,促成他自身人格的養(yǎng)成,也使他能夠在理學研究的路途上走得更遠。
因為“假隱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度風行……東漢的假隱,給后世留下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成語;唐代的假隱,給后世留下了‘終南捷徑’的成語?!盵15](P54)許謙之前的不遇之悲使人懷疑他是假隱求終南捷徑,這也使得他不斷地為自己辯解。他在《上宋經歷書》中寫道:“先生過聽,將謂有所抱負,……古之君子未嘗不欲仕,道可以濟天下,徳足以致中和,自修者已至,然后思及乎人。然豈汲汲于進哉?未至于此而且汲汲焉?!蝤B俯而啄,仰而窺,終日經營而不能飽,莫寄于一枝而有風雨之憂,鷹鹯之虞。方且搶然而飛,嘠然而鳴,悠然而自得也。主人見而憐之,網羅而得之,飲食之,振拂之,置之華堂之上,而日寓目焉。視其毛羽日益衰,光彩日益敝,蓋其樂放曠而畏拘檢也,故不若任其性為愈爾,某之志有類乎此。”[9](P582)
他在《送高經歷》中又說:“終南多隱士,捷徑肆罔欺。承禎亦高識,至今人所嗤。君子病無能,何患不已知?!盵9](P539)司馬承禎應召的行為,遭到許謙的鄙薄,許謙也拒絕做這樣的終南隱士。許謙還曾寫道:“拜塵素所薄,知命復何言。鄙夫競聲利,石火寒無煙。清風桐江水,捷徑終南山?!盵9](P537)對潘岳、石崇望塵而拜的批評,表達了許謙對“競聲利”之鄙夫的不屑。許謙已經久居山林,對那些舉薦他的人說:“綱紀需碩材,曹掾非冗食。胡為鄉(xiāng)校選,乃及山林跡。蠅營非素愿,猬縮已成癖。南州徐孺子,不愛公府辟。亦感際會恩,終身以為徳。”[9](P539)不愿意進入官場。許謙希望實現(xiàn)自己儒者價值之時卻得不到人賞識,一心歸隱之時又遭到別人的誤會,這使他一度陷入“茫茫宇宙誰知我”[9](P557)“安得同心人”[9](P546)的苦悶之中。
許謙從不要求別人與他一致?!顿浗懈浮吩疲骸白颖Ы洕撸矣星疔智?。半生猶滔滔,兩鬢俄星星。林間十畝地,坐笑觀枯榮。白云與流水,無心誰能爭。君看歧路多,執(zhí)轡慎勿輕。奮策當坦途,毋使侵榛荊。”[9](P538)許謙勸誡江行父要善于選擇自己的路途,不要輕率從事,被名利等外物所擾。在他的詩中不為物所束縛的鳥、云、水都是頻繁出現(xiàn)的意象,它們寄托了許謙的丘壑之情。他以白云作為自己的號,詩中又將自己與白云、流水作比,用白云、流水的自然自在、無欲無求來表現(xiàn)自己的與世無爭。他在《回潘縣尉啟》中說自己“鷗鳧野性,浮于江湖則誠宜;駑駘下材,加之羈靮必致蹶。”[9](P576)鷗鳧野性,與廣闊的天空為伴,悠游樂哉。出仕就像給自己“加之羈靮”,使自己不得自由,他希望自己不被機利所累。然而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曠達的心胸,廣闊的自然山水正好能滿足他的需求。在勸告友人要選擇好自己的路途的同時,他也重申自己的志向,隱才是他的歸宿。
許謙的詩歌勾勒了他嘆有志難伸、求山水之樂、悲茫茫宇宙無人知的心路歷程,這也是元代隱士心理歷程的典型。正因為許謙的典型性使他被時人看作是元代中期浙東隱士群體的中心人物,加上他的理學成就,因此也被看作是“道運興衰的標志”。[3](P425)
王錕認為許謙未能像金履祥那樣勾勒出“堯舜——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二程——李延平——朱子——黃干——何基”這樣的傳法世系,并且認為“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經過何基、王柏、金履祥強調,這種傳法道統(tǒng)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北山后學的共識,所以到許謙這一代也就沒有必要再細致梳理傳道系譜了?!盵11](P194)然而,通過對詩歌的解讀,我們發(fā)現(xiàn)許謙其實也在建構道統(tǒng)傳承譜系。
許謙《上李照磨》(其二)云:
濂溪振遺響,伊洛探玄旨。
龜山載道南,江漢隔萬里。
乾淳號鄒魯,三子森鼎峙。
皇圖啟昌運,寰海共文軌。
得人道乃弘,今古無不爾。
殊途固同歸,遐邇均一視。[9](P534)
濂溪指周敦頤,“振遺響”即許謙認為周敦頤的功勞是振興了衰落的理學。周敦頤的傳承者是伊洛,伊洛即二程?!疤叫肌奔词侵付探又芏仡U使理學更入精微?!褒斏捷d道南”指二程的學生楊時,龜山為其號。楊時學成南歸之時,程顥便說“吾道南矣!”楊時此后傳學,被認為是“程氏正宗”,形成了“道南學派”?!扒咎栢u魯”指宋孝宗之時理學得到極大發(fā)展?!叭印奔茨纤螘r所稱的東南三賢:朱熹、張栻、呂祖謙。雖然他認為三子同是道統(tǒng)的繼承者,但只有朱熹才是道統(tǒng)的嫡傳。
許謙在《送蕭仲堅隨伯兄赴江陰》(其二)中寫道:“紫陽有遺書,秘啟天地根。……仁翁繼的緒,夢奠嗟不存。皋比淑至道,與子昔屢聞。要在足目到,言語何足云?!盵9](P537)“紫陽”指朱熹,他認為朱熹闡明了天地之間的真理。仁翁指的是金履祥,認為金履祥是朱子嫡傳。而他在《金先生挽辭》(其二)中又強調金履祥是“統(tǒng)緒傳朱子,囦源繼魯翁”,[9](P551)魯翁指王柏,為金履祥師。許謙認為金履祥是朱子嫡傳,也就肯定了王柏在朱子理學傳承中的地位。因此朱熹之后至許謙之前的傳承脈絡也展現(xiàn)出來。
詩歌之外,許謙又在《上李照磨書》中提到“圣人之道大而公,故其發(fā)言周而密。自今推之,縱橫反復,無不從容中道。當時惟顏子明睿純粹,故與之言終日不違。曾子篤實深潛,故獨聞一貫之旨。顏子早沒其學不傳,曾子傳之子思,孟子其書出而道益明。自余傳之愈下則不能無弊。豈惟不傳?至莊周、荀卿、李斯之徒而后有失也。雖親而炙之,其語言有不能肖于圣人者,如‘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之類是也?!盵9](P583)這里勾勒出的是孔子傳顏子、曾子,然而顏子早沒,有道無統(tǒng),曾子一脈卻傳承下來。曾子傳子思,子思傳孟子,他認為孟子的功績就是使“道”更加昌明。
楊時、羅從彥、李侗合稱“南劍三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在許謙之前也被稱為三先生。而楊時以后,許謙直接點明朱熹,朱熹之后點明金履祥,這就直接說明了自己學說的正統(tǒng)性。而“南劍三先生”之后為朱熹,三先生之后為許謙,頗有點把自己與朱熹相比的味道。黃溍說:“婺人學者推原統(tǒng)緒,必以三先生為朱子之傳嫡。文懿許公出于三先生之鄉(xiāng),克任其承傳之重,三先生之學卒以大顯于世。然則程子之道得朱子而復明,朱子之道至許公而益尊,文懿許公之功大矣?!盵6](P542)雖然有些許夸大,但不僅點明了許謙理學傳承中的地位,而且與許謙的道統(tǒng)觀相應,可以說這是對許謙理學功績的最好評價。
除此之外,其詩歌中涉及到了理一分殊和主靜思想。“理一分殊”是朱子哲學的重要命題?!?金履祥)嘗告之(許謙)曰:‘吾儒之學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謙由是致其辨于分之殊,而要其歸于理之一。”[9](P531)許謙曾對吳師道說:“昔文公初登延平之門,務為侗宏闊之言,好同而惡異,喜大而恥小,延平皆不之許。既而曰:‘吾儒之學所以異于異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書立言,莫不由此?!盵9](P584)理一分殊確實“被朱熹作為一種模式處理各種根本原與派生、普遍與特殊、統(tǒng)一與差別有關的問題。”[19](P123)李侗“本來是出于儒釋之辨和引導青年朱熹在日用踐履上下功夫。而從朱熹一生整個思想來看,李侗重視分殊更重于重視理一的思想,無疑是朱熹‘格物窮理’方法論的一個重要來源。”[19](P69)
許謙認為“理一分殊”是朱熹學說的根本,他因此常常在詩歌中強調這一理學思想,如:
道原出于天,合變無終窮。
群經載道器,言異理則同。
(《上李照磨》)[9](P534)
錯綜固萬殊,至理本歸一。
(《贈潁川趙璉》)[9](P541)
盤錯雖紛綸,百慮歸一致。
萬變攻我心,所秉元有義。
(《贈潁川趙璉》)[9](P541)
海為百川歸,流派各有源。
清濁豈不異,皆可觀其瀾。
威儀動三千,意象非一端。
要知霄壤隔,乃在毫厘間。
(《贈江行父》)[9](P538)
核中自懷仁,日夕長根干。
扶疏茂枝條,本一末盈萬。
一葉異顏色,元氣已不貫。
是中毫厘差,遽爾生死判。
簣?zhí)澆怀缮?,敬勉何敢玩?/p>
(《酬石抹州判》)[9](P543)
我們可以從上面所舉的例子中看到,許謙常用江與海、枝與干之間的關系來比喻“理一分殊”的思想?!袄硪弧敝傅氖恰靶岳怼?,“分殊”指的是“分理”。他強調掌握“理一”是應對一切變化的利器,同時也強調“分殊”的重要性,遺憾的是他在詩歌中并沒有對“理一分殊”做出闡釋。但從“扶疏茂枝條,本一末盈萬。一葉異顏色,元氣已不貫。是中毫厘差,遽爾生死判”中我們可知他認為樹葉與樹葉的差異是由于“元氣”不貫通的原因而產生的,并不說是“理”的分殊而產生的,也就是說物與物的差異是由“元氣”的貫與不貫產生的,而并不是由于理的不同。
許謙在動與靜這個問題上,特別強調“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的思想。他在詩中多次寫靜,如:
勿縱老眼迷紛紜,榮觀燕處靜為君。
(《酬趙玉相并寄意方存雅》)[9](P554)
靜極樂則生,窮陰見剛反。
(《贈潁川趙璉》)[9](P541)
窮陰塞宇宙,微陽抱孤根。
(《贈潁川趙璉》)[9](P541)
阿童得所托,靜中樂華胥。
(《牧牛圖》)[9](P542)
本心若囦水,澄湛勿敢撓。
既放豈易求,唯靜乃能保。
……
至虛養(yǎng)吾全,有動中其要。
學在謹操存,寧復蘊神妙。
(《游里城棲霞寺眾將遷書塾》)[9](P549)
“主靜”是理學的重要思想,“‘靜’在于儒,指主體應對、處理社會人事的平和心態(tài);在于道,指事物本源、本體狀態(tài),且從生命角度理論;在于佛,實際指‘寂’,一種滅、了塵緣。遁入空門的精神境界?!盵20](P278)許謙為學廣泛,包含儒、釋、道三家,他的靜不僅是應對、處理社會人事的平和心態(tài),同時也指事物本源、本體狀態(tài),而且“既放豈易求,唯靜乃能保”無疑也是從生命與境界角度立論。許謙晚年好靜坐,靜和孟子的“操存”相結合,認識內心,這是宋明理學家常用的修養(yǎng)方式。
詩歌理解的多義性也為其理論闡發(fā)帶來不一樣的面貌,對我們全面研究許謙無疑有重要意義。比如,許謙詩歌中還突出了心和宇宙。他的詩里“天地心”出現(xiàn)了兩次,如《贈潁川趙璉》(其一)有“人涵天地心”。“天地心”的具體含義是指與人心相區(qū)別的道心,還是陸九淵的“吾心即宇宙”,抑或是他自己說的“秉彛好徳之良心”,[8]556都存在有巨大的闡釋空間。
四庫館臣評許謙詩文道:“然其詩理趣之中頗含興象,五言古體尤諧雅音,非《擊壤集》一派惟涉理路者比;文亦醇古,無宋人語錄之氣,猶講學家之兼擅文章者也?!盵9](P529)古體詩是許謙現(xiàn)存作品中的主要部分。四言古詩如“挺挺長松,色正氣雄……直干摩空,無能動容”,[9](P534)五言古詩如“冉冉江上蘆,離離路傍草”[9](P545)“棱棱歲寒節(jié),豈惟動春風”[9](P547)“白駒空永日,華發(fā)已流年”[9](P554)等,正如吳師道所言,具有魏晉之風。他的五言古詩重視情感的表達,即使是以理趣為主的那部分詩也從未排斥情的存在,如《上李榮甫知事遷淮西》(其三):
淮水出桐柏,浙江發(fā)東陽。
期會至滄海,千里遙相望。
源澄撓不濁,水得固可量。
愿將此清泠,溥施彼一方。[9](P542)
這首詩借用水來說明自身修養(yǎng)的功夫及自身修養(yǎng)的妙用。修養(yǎng)從根本之處下手并且將自己的修養(yǎng)運用于管理百姓,是對李榮甫的指點,也是對李榮甫的勸告,流露出許謙對朋友和百姓的關心。這深得《詩經》“風”之要旨,因此“尤諧雅音”抓住了他五言古詩的特點。
與典雅委婉的五言古詩相比,七言古詩讀起來更為生動活潑,有意象興寄之美,成就更高,如《放棹行》:
安溪湖平行棹多,黃頭豎兒倚棹歌。
梅花照眼送寒色,酒暈著臉生春和。
炎涼世態(tài)翻覆手,江水長靜風吹波。
出門一笑天萬里,白鷗浩蕩如吾何。[9](P558)
此詩開篇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歡快的棹歌圖?!懊坊ㄕ昭鬯秃?,我們在觀景時應是“眼照”,而這里用“照眼”說明了自然景色不假外求的自然出現(xiàn);“送寒色”本是主觀感受,用擬人手法,通過主語梅花則變?yōu)闊o異于我的客觀行為,這里不是“寒意”而用“色”字,更是緊扣紅色的梅花驅走冬天的衰敗之色;“酒暈著臉生春和”,“酒暈”是喝酒使臉紅,是自身因為暢飲而產生的客觀現(xiàn)象,“酒暈”的紅符合春天的顏色,這里有一種隱含的類比關系,將二者聯(lián)系在一起完全是一種主觀感受。詩人將自己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炎涼世態(tài)”就像“翻覆手”一樣變換,而詩人就像江水,任憑風吹起波浪,而它永遠處于一種“靜”的狀態(tài)?!俺鲩T一笑天萬里”,類似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然而李白讓我們感到的是一種狂,許謙則是一種曠闊?!鞍t浩蕩如吾何”則寫出了他自己灑落的胸次,超出了白鷗自由飛翔的快樂,有一種在有與無之間無掛無礙的暢達。如前文所論,像白鷗這樣的鳥類在許謙詩歌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而是自由精神的象征,是心靈的追求,其意象興寄之美往往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