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云,劉笑瑋,焦裕冰,俞芳菲,申莉莉,楊金廣,王鳳龍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山東青島266101)
【研究意義】植物bZIP類轉錄因子參與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激素信號、抗病性及抗逆性等多種生物過程[1]。bZIP基因的啟動子序列包含多種脅迫響應相關的順式作用元件,可與脅迫應答基因啟動子的順式作用元件結合,從而作出調節(jié)反應。通過突變和轉基因技術創(chuàng)造bZIP突變體,明確bZIP轉錄因子對植物抗病性的調控機理,有助于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厩叭搜芯窟M展】高溫、干旱、鹽害等逆境脅迫及細菌和病毒入侵均導致內(nèi)質網(wǎng)中未/錯折疊蛋白積累,產(chǎn)生內(nèi)質網(wǎng)應激(ER stress)。植物中已知3類ER應激感知因子:RNA剪切因子IRE1、膜相關的亮氨酸拉鏈bZIP轉錄因子和NAC轉錄因子。擬南芥在發(fā)生應激時,細胞首先啟動未折疊蛋白應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過bZIP28途徑啟動UPR信號,上調分子伴侶(BiP、PDI、CAM)促進蛋白折疊;通過bZIP60途徑持續(xù)UPR,且bZIP60能通過調控NAC103放大UPR信號;通過IRE1依賴性降解(regulated IRE1α-dependent degradation,RIDD)途徑降解分泌蛋白的mRNA,控制蛋白合成[2-6]。不能正確折疊的蛋白進入內(nèi)質網(wǎng)相關降解(ER-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途徑被降解。目前,bZIP28是最清楚的非生物脅迫響應通路[7-10],bZIP60在細菌、病毒侵染脅迫響應中發(fā)揮作用[11-13]。UPR是細胞檢測到內(nèi)質網(wǎng)中的未/錯誤折疊蛋白而作出的適應性反應。但持續(xù)過強的脅迫會引起細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通過bZIP28/bZIP60調控NAC089通路,激活下游的PCD基因(NAC094、MC5、BAG6),主動殺死一些感染細胞而保護其他細胞[14-16]。PCD作為生物體的防御保護機制,其最終結果是細胞凋亡。顯然,寄主細胞的過早死亡不利于病毒復制和建立持續(xù)感染,因此病毒會利用寄主的UPR,抑制PCD,建立一種在存活細胞中復制病毒蛋白的平衡關系。如馬鈴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侵染本氏煙(Nicotiana benthamiana)3 d,UPR基因(BiP、bZIP60和SKP1)轉錄水平提高3倍,過表達BiP能緩解內(nèi)質網(wǎng)應激相關的PCD癥狀[17];水稻黑條矮縮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侵染本氏煙原生質體2 d,誘導BiP、bZIP60、PDI、CAM表達上調2.5—3.5倍[18];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侵染本氏煙3 d,誘導bZIP60和BiP表達上調9.5—10.6倍,且產(chǎn)生與UPR相關的PCD[19];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侵染本氏煙2 d,內(nèi)質網(wǎng)應激相關的UPR基因BiP、PDI、CAM、bZIP28、bZIP60及PCD基因NAC089顯著上調[20-21]。上述研究顯示內(nèi)質網(wǎng)應激相關的UPR及其PCD是植物響應病毒侵染脅迫的信號。【本研究切入點】前期研究表明,轉錄因子 NbbZIP28其前體蛋白定位于內(nèi)質網(wǎng)膜,去跨膜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及其后的C端序列的截短蛋白定位于細胞核。本氏煙接種TMV或CMV后2 d,NbbZIP28的轉錄水平顯著提高。NbbZIP28沉默導致UPR相關基因的表達顯著被抑制,病毒的積累量顯著提高[21]。顯示 NbbZIP28為病毒侵染脅迫下的內(nèi)質網(wǎng)應激因子,但病毒對NbbZIP28的誘導激活及其在病毒侵染中的調控作用仍需驗證。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一種由RNA指導的Cas9核酸酶對靶基因進行編輯的技術,用這一系統(tǒng)來定點敲除植物的一些基因,便于研究這些基因的生物學功能[22]。【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為驗證UPR因子 NbbZIP28對病毒侵染脅迫的響應機制,基于CRISPR/Cas9技術創(chuàng)建NbbZIP28基因敲除突變體,植株接種病毒后采用 qRT-PCR檢測病毒外殼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和寄主UPR基因的表達,用Western blot檢測融合蛋白 NbbZIP28-GFP的水解激活,揭示NbbZIP28通過上調UPR信號和提高寄主防衛(wèi)反應而抑制病毒侵染增殖的作用。
試驗于 2015—2017年在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病毒實驗室完成。
1.1.1 菌株與質粒 供試毒株 CMV-IB株系、TMV-GFP侵染性克隆、NbbZIP28-GFP由筆者實驗室保存;pORE-Cas9質粒由西南大學夏慶友老師惠贈[23];供試大腸桿菌DH5α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供試農(nóng)桿菌LBA4404購自北京博邁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供試本氏煙在溫室育苗盆中播種,26℃,16 h光照/8 h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至4—5葉期備用。
1.1.2 試劑與引物 PCR產(chǎn)物膠回收試劑盒、質粒小提試劑盒和RNA提取試劑盒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In-Fusion PCR Cloning Kits、RNA反轉錄試劑盒和一步法熒光定量PCR試劑盒購自大連TaKaRa公司;蛋白提取試劑盒購自Solarbio公司。
1.2.1 sgRNA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轉化農(nóng)桿菌[24]根據(jù)NbbZIP28基因序列(GenBank登錄號:KX457971)設計并合成一對sgRNA寡聚核苷酸單鏈DNA,序列如表1,于PCR儀上退火延伸成DNA雙鏈,反應體系:5×Annealing Buffer for DNA Oligos 10 μL,上下游引物各 10 μL,Nuclease-Free Water 20 μL。反應程序:95℃ 2 min,充分變性;然后每8 s下降0.1℃,降至 25℃;4℃保存。用BsaI酶切表達載體pORE-Cas9,酶切產(chǎn)物凝膠回收,獲得線性化表達載體。將退火的sgRNA經(jīng)T4連接酶連接入線性化表達載體[23],反應體系:退火的雙鏈DNA 2 μL,酶切產(chǎn)物 5 μL,10×T4 DNA Ligase Buffer 2 μL,T4 DNA Ligase 1 μL,Nuclease-Free Water 10 μL。連接產(chǎn)物轉化感受態(tài)細胞 DH5α,菌液涂板(卡那霉素抗性)培養(yǎng)過夜。挑取單克隆為模板,以載體上的引物JC-F和靶位點的下游引物bZIP28-R(序列見表1)進行菌落PCR,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后測序驗證。序列正確的克隆,提取質粒并轉化農(nóng)桿菌LBA4404,篩選陽性菌。
1.2.2 遺傳轉化煙草及轉基因植株檢測 將測序正確的農(nóng)桿菌菌液擴繁,離心收集菌體,用MS0重懸菌體,加入終濃度為20 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AS)。無菌條件下侵染本氏煙葉盤,將被侵染的葉盤置于含有NAA、6-BA和卡那霉素的MS培養(yǎng)基上,篩選陽性小芽,將其移栽到含50 mg·L-1Kan的培養(yǎng)基上進行生根培養(yǎng)。取葉片組織提取基因組 DNA,以引物mbZIP28-F/R(表1)擴增靶位點上下游共400 bp的片斷,將擴增片斷連接到pEASY-T1載體上,挑取單克隆測序并分析突變位點。T0代陽性植株經(jīng)套袋留種、檢測,收獲T3代。與野生型比較,記錄發(fā)芽率、生育期和植株生物學性狀。
表1 本研究所用引物序列Table 1 Sequences of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1.2.3 突變體對病毒侵染脅迫的敏感性及對 UPR信號的調控 4—5葉期突變體和野生型盆栽苗,分別于2片展開葉上浸潤或摩擦接種TMV-GFP。于紫外燈下觀察病毒的初侵染和系統(tǒng)擴展癥狀。摩擦接種CMV-IB后0 h(未接種)、12、24、48 h取接種葉(每株僅取同葉位一片,每時間點3—4次重復)提取RNA,反轉錄成cDNA,采用qRT-PCR檢測UPR基因BiP、PDI、CAM、NF-YC2的表達;5—7 d檢測接種葉中病毒CP的表達。以Actin為內(nèi)參,以各時間點上野生型中基因的Ct值為標準1,采用2-△△C計算突變體中基因的相對RQ值[20-21]。
1.2.4 序列比對分析NbbZIP28用在線搜索工具 PlantCARE(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 plantcare/html/)在NbbZIP28啟動子區(qū)域尋找可能存在的順式作用調節(jié)元件[25-26]。根據(jù)擬南芥AtbZIP28序列中 bZIP和TMD結構域、S1P和S2P酶切位點,比對分析煙草NbbZIP28序列中的功能位點[8]。
圖1 NbbZIP28基因敲除突變體的創(chuàng)建Fig. 1 The construction of knockout mutant of NbbZIP28 by CRISPR/Cas9
1.2.5 病毒侵染對NbbZIP28水解激活的誘導 為明確病毒侵染對NbbZIP28水解激活的誘導,提前24 h摩擦接種TMV,提前48 h接種CMV,對照組接種無菌水,然后在接種葉上浸潤轉染NbbZIP28-GFP。48 h后提取轉染葉全蛋白進行Western blot檢測[20]。植物全蛋白提取采用 Solarbio試劑盒。保持上樣蛋白濃度一致,進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和轉膜。取出PVDF膜封閉 1 h,一抗(Anti-GFP antibody-ChIP Grade ab290)按1∶2 000稀釋,4℃過夜孵育,二抗(Goat Anti-Rabbit IgG H&L (HRP) ab205718)按1∶5 000稀釋,室溫孵育1 h。用TBST緩沖液洗膜后置于化學發(fā)光成像分析儀中,滴入600 μL ECL發(fā)光液(SuperSignal West Pico Trial Kit),進行化學發(fā)光拍照。
表達載體pORE-Cas9經(jīng)BsaI酶切產(chǎn)生線性化表達載體后,與目的基因NbbZIP28的sgRNA片段連接,電泳檢測到450 bp的目的片段,顯示sgRNA表達載體構建成功(圖 1-A)。測序結果顯示插入目的片段中含有靶位點20 bp的核苷酸序列,表明sgRNA成功連接到pORE-Cas9/gRNA載體中(圖1-B)。采用農(nóng)桿菌介導的植物轉化技術,獲得了9株T0代陽性轉化苗。以陽性苗基因組 DNA為模板,用mbZIP28-F/R引物擴增含有NbbZIP28的靶位點片段,電泳結果顯示預期大小的400 bp片段,表明NbbZIP28敲除載體已成功轉入到煙草植株中(圖1-C)。測序顯示Cas9蛋白預期切割區(qū)域丟失10個堿基(圖1-D),導致翻譯錯誤、蛋白功能變化。
測序篩選至 T3代純合轉基因植株,命名為mNbbZIP28。采用無菌土播種培養(yǎng)至現(xiàn)蕾期,突變體與野生型種子的發(fā)芽率和植株表型無顯著差異。說明NbbZIP28突變未導致可見的植株生物學性狀變化,轉錄因子 NbbZIP28可能在植物的抗逆反應中發(fā)揮作用。
突變體mNbbZIP28與野生型(WT)植株浸潤接種TMV-GFP后4 d,紫外燈下統(tǒng)計顯示突變體植株的浸潤斑綠色熒光顯著明亮于野生型植株,第5—6天病毒擴展至上部葉片,擴展速度顯著快于野生型植株。摩擦接種TMV-GFP后4 d,突變體植株接種葉上的初侵染點顯著多于野生型植株;第5天病毒擴展至上部新葉,擴展速度顯著快于野生型植株;到第8天新葉上布滿病毒,差異逐漸縮?。▓D2)。
摩擦接種CMV后4—6 d,突變體mNbbZIP28植株接種葉和新葉上的花葉和卷曲癥狀較野生型植株明顯嚴重,第8天兩者的花葉癥狀均更加明顯,但隨后差異逐漸縮?。▓D3-A)。qRT-PCR檢測5—7 d接種葉中病毒含量,突變體中CMV的積累量顯著高于野生型(圖 3-B)。上述結果同之前沉默植株上的表現(xiàn)相同,即與野生型相比,沉默或敲除NbbZIP28后植株對病毒的敏感性上升,說明在病毒侵染早期,NbbZIP28有提高寄主基礎防衛(wèi)反應,抑制和延緩病毒侵染的作用。
圖2 突變體和野生型植株浸潤(A)或摩擦(B)接種TMV-GFP的癥狀Fig. 2 The symptom of TMV-GFP by infiltrate- (A) or rub-inoculation (B) on mNbbZIP28 and wild type
圖3 突變體和野生型植株接種CMV的癥狀(A)及接種葉中病毒RNA相對含量(B)Fig. 3 The symptom of inoculation CMV (A) and mRNA accumulation levels (B) in mNbbZIP28 or wild type
野生型和突變體mNbbZIP28接種CMV后0 h(未接種)、12、24、48 h,以野生型為對照,采用qRT-PCR檢測突變體中UPR基因NF-YC2、BiP、CAM、PDI的表達。將mNbbZIP28植株各時間點基因的轉錄水平分別與野生型植株相應時間點做比較,結果顯示不接種病毒0 h時,相對于野生型中各基因的表達,突變體中NF-YC2、BiP、CAM、PDI的表達量分別為1.021、1.037、1.038、0.997,野生型和突變體中各UPR基因的表達量在不接種0 h時無顯著差異。接種后12 h,突變體中NbbZIP28的下游基因NF-YC2的表達量顯著低于野生型,說明NbbZIP28突變后抑制了下游NF-YC2的轉錄;此外,BiP、CAM、PDI的轉錄水平在12 h均被極顯著抑制,隨后24—48 h逐漸恢復,甚至顯著提高,PDI在48 h的表達極顯著提高(圖4)。
圖4 敲除NbZIP28對CMV引起的UPR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Fig. 4 Knock-out NbbZIP28 responses to the expression of UPR-related genes upon CMV infection stress
NbbZIP28啟動子序列經(jīng)分析,其中包含5個參與熱應激反應的順式作用元件(heat stress response element,HSE)、3個參與低溫反應的順式作用元件(low temperature response element,LTR)、1個參與防衛(wèi)和應激反應的順式作用元件(TC-rich repeats),見表 2。這些脅迫相關的順式作用元件可能調節(jié)bZIP28在脅迫條件下的表達。例如,NbbZIP28的啟動子中含有防衛(wèi)和應激反應的順式作用元件,因此病毒侵染誘導NbbZIP28上調表達,基因敲除突變體對病毒的敏感性上升。
NbbZIP28的結構分析顯示,朝向胞質的N端含bZIP結構域,朝向ER腔的C端含TMD結構域。存在S1P識別區(qū)(RRIL)、VASI序列和螺旋斷裂G殘基以及參與Sar1b綁定和Golgi移位的成對賴氨酸(圖5-A)。預示煙草NbbZIP28與AtbZIP28具有相同的水解激活和移位機制。
野生型本氏煙植株分別摩擦接種H2O 24 h、H2O 48 h、TMV 24 h、CMV 48 h,在接種葉上浸潤融合蛋白NbbZIP28-GFP(圖5-B)后48 h,Western blot檢測顯示融合蛋白 NbbZIP28-GFP的條帶大小約為115.61 kD。接種H2O、TMV或CMV后,一條約63.03 kD的條帶和一條約36.30 kD的條帶被誘導,其分子質量分別與S1P和S2P位點水解產(chǎn)生的條帶大小相對應。與H2O處理相比,TMV或CMV處理的條帶顯著清晰(圖5-C),表明相對于機械摩擦無菌水,TMV或CMV侵染顯著促進了NbbZIP28的水解激活。
表2 NbbZIP28啟動子區(qū)域參與應激反應的順式作用元件Table 2 Stress-related cis-acting regulatory elements identified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NbbZIP28
NbbZIP28基因敲除突變體對病毒的敏感性與沉默植株的表現(xiàn)相同,即沉默或敲除NbbZIP28后,在早期病毒的積累量顯著高于野生型,后期無顯著差異。這顯示NbbZIP28為植物抵抗病毒侵染脅迫的早期防衛(wèi)信號,具有抑制和延緩病毒擴展的作用。那么內(nèi)質網(wǎng)應激因子NbbZIP28是如何負調控病毒侵染和增殖的?
首先,NbbZIP28為植物bZIP家族成員,其N末端有保守的bZIP結構域,也是DNA結合區(qū),C末端的轉錄調控區(qū)保守性較低,含有跨膜域(TMD)和核定位(NLSs);具有參與Sar1b綁定和Golgi移位的成對的賴氨酸,以及 S1P識別區(qū)(RRIL)。預測NbbZIP28具有與AtbZIP28相同的激活轉移機制,即應激時前體蛋白脫離內(nèi)質網(wǎng)膜轉移至 Golgi,經(jīng) S1P和S2P蛋白酶裂解,產(chǎn)生活性形式進入細胞核發(fā)揮作用。前期研究表明NbbZIP28-GFP定位在內(nèi)質網(wǎng)上,去掉跨膜區(qū)及其后C端序列的NbbZIP28ΔC-GFP定位在細胞核內(nèi)[21]。這一結果在本文的研究中進一步得到證實,即TMV或CMV侵染,誘導全長的NbbZIP28-GFP在S1P和S2P蛋白酶位點發(fā)生裂解,產(chǎn)生約63.03和36.30 kD的兩條帶。但尚未證實NbbZIP28轉移至Golgi的過程,通過順面高爾基體小泡Marker(ERD2-
GFP)及反面高爾基體 Marker(ST-GFP)與 RFPNbbZIP28蛋白的共定位可以驗證。
圖5 NbbZIP28的結構及Western blot檢測病毒侵染激活NbbZIP28-GFPFig. 5 Map of NbbZIP28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the processing of NbbZIP28-GFP by virus infection
其次,病毒侵染后檢測UPR基因的表達,發(fā)現(xiàn)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中 UPR基因(BiP、PDI、CAM、NF-YC2)的表達在侵染前期 12 h顯著被抑制。BiP、PDI、CAM的表達在24—48 h逐漸恢復甚至提高。這與之前沉默植株上的表現(xiàn)一致,即病毒侵染前期 12 h,NbbZIP28沉默或敲除導致 UPR基因的表達顯著被抑制,顯示NbbZIP28是UPR途徑的正調控因子;但BiP、CAM、PDI的這種轉錄抑制在后期逐漸恢復,甚至提高,暗示還有其他的UPR途徑補充NbbZIP28的作用,NbbZIP28不是唯一的UPR調控因子。這一結果與擬南芥中衣霉素誘導BiP在2—4 h上調表達、在bZIP28突變體中先被抑制后逐漸恢復的趨勢[27]相一致。這一現(xiàn)象說明基因的功能可能為:病毒侵染復制產(chǎn)生的大量病毒蛋白導致內(nèi)質網(wǎng)應激,寄主細胞首先啟動UPR防衛(wèi)反應,上調伴侶蛋白的表達,抑制病毒蛋白的復制。但NbbZIP28并非寄主的抗病毒基因,不能持續(xù)抑制病毒的復制和轉運。相反,病毒會利用寄主的UPR,最終建立一種在存活細胞中復制病毒蛋白的平衡關系。顯然,病毒在特定宿主內(nèi)調節(jié)和利用UPR的能力強烈影響其致病力,闡釋這一機制是控制病毒侵染與致病的關鍵。
此外,研究表明bZIP家族轉錄因子與植物的抗病和逆境脅迫應答密切相關。目前,信號轉導通路研究較清楚的是擬南芥,AtbZIP17響應高鹽脅迫,能提高植物的耐鹽性[27];AtbZIP60響應內(nèi)質網(wǎng)應激誘導劑衣霉素或二硫蘇糖醇及高溫脅迫[4];AtbZIP28除被內(nèi)質網(wǎng)應激誘導劑誘導外,還在 42℃高溫脅迫響應和激素信號轉導中起調控作用[27]。作物中的研究則集中于抗病和抗逆[28],例如,煙草NtbZIP60是精胺信號的重要原件,抑制野火病菌侵染[11];水稻OsbZIP23能提高幼苗的耐鹽性和抗旱性[29];玉米ZmbZIP72能提高作物對鹽害的耐受能力;ZmbZIP28能響應圓斑病菌脅迫并提高作物抗性[10]。谷子在干旱或鹽害脅迫時,有近 1/2或 1/3的 bZIP基因的表達量發(fā)生顯著變化,其中鹽脅迫誘導SibZIP28下調表達[30]。NbbZIP28啟動子序列包括熱應激響應元件(HSE)、低溫響應元件(LTR)、防御和應激響應元件(TC-rich repeats);且NbbZIP28基因沉默或敲除引起了對病毒敏感性的上升,普通煙中也存在同源基因NtbZIP28,因此后期可以做過表達分析,即完整驗證基因的功能,也有望利用植物bZIP轉錄因子提高寄主基礎抗病性。
通過 CRISPR/Cas9技術和煙草遺傳轉染獲得NbbZIP28敲除突變體。正常生長條件下,突變體與野生型無顯著差異,但對TMV或CMV侵染脅迫的敏感性上升,病毒誘導的UPR基因表達被抑制。TMV或CMV侵染誘導NbbZIP28-GFP在S1P和S2P蛋白酶位點發(fā)生裂解。內(nèi)質網(wǎng)應激因子 NbbZIP28在病毒侵染早期能激活UPR信號以提高寄主防衛(wèi)反應,從而延緩病毒的侵染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