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星
摘 要 在生活中,許多爸爸媽媽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往往在課程教育方面非常重視,望子成龍心切,卻忽視了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的鍛煉。有的低年級小學生不會自己穿鞋子、衣服,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導致孩子學習和行為脫節(jié),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長此以往,這些孩子的人生觀也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偏差,自理能力的缺失往往導致孩子越來越依賴大人?;诖?,培養(yǎng)鍛煉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小學低年級是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加強低年級學生學會生活自理迫在眉睫,培養(yǎng)鍛煉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們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認識和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對此本文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自理能力的現(xiàn)狀進行相應分析,以期為學生自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低年級學生;自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6-0211-01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不依靠別人,自己照顧自己,這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小學生到底應該具備哪些自理能力呢?《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二條是這樣寫的“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睆摹缎W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我們可以知道,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鍛煉尤其重要?,F(xiàn)在家長很重視學生的各科文化知識教育,也很努力地培養(yǎng)孩子們在各方面的興趣愛好,比如鋼琴,小主持人,繪畫等等,卻往往忽視對孩子自理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
一、學生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分析
孩子們在家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很多事情大人包辦,導致很多小孩子變得自私,而這樣的心態(tài)也會影響與同學的關系,也會在學校以自我為中心,在學校也很難與同學相處,缺乏自理能力,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家庭成員一切包辦。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很多父母的觀點是,只要孩子好好學習,其它事情我們可以全力以赴。只重視孩子的文化知識,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家長的不愿意放手,導致孩子們自理能力的低下。比如,低年級學生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擦黑板,倒垃圾。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非常溺愛孩子,舍不得讓孩子勞動,就連放學的書包,水杯也幫孩子全部提著,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導致孩子在家越來越懶,很多必須自己做的,也覺得理當如此,這也養(yǎng)成孩子事事依賴大人的壞習慣。
(二)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低年級學生在碰到實際困難的時候,往往求助大人,而爸爸媽媽因為家務多,又怕麻煩,很多時候直接就代替孩子做了,導致了孩子不會自理,孩子缺少必要的反復練習的機會。其實很多優(yōu)秀的孩子,都是在修正一次次錯誤的基礎上,反復實踐,做到完美。我們常說別人家的孩子為什么那么優(yōu)秀,那么有禮貌,是因為教養(yǎng),這個教養(yǎng)就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父母親力親為引導點滴積累。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策略
那么怎樣訓練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獨立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入手:
(一)整理學習用品
低年級學生還沒有整理自己東西的習慣,因為幼兒園管的比較松,所以低年級的班里許多學生書包里亂七八糟,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會裝書包,找本書要費很長時間,作業(yè)本經(jīng)常被塞破了。于是,我專門利用班會課,開展主題就是整理書包。雖然剛開始同學們整理的書包并不整齊,但經(jīng)過幾次練習,有一部分同學的書包已經(jīng)整理得非常整齊。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對這些整理得整齊的同學進行表揚,并教育學生養(yǎng)成每天做完作業(yè)后整理書包的好習慣。平時還要求學生盡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穿衣,穿鞋,上學、放學自己背書包等。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學會了自己整理書包,并且整理得井井有條。好習慣可以復制,讓同學們把整理書包的好習慣保持下去,并且做到事事有條理,件件有落實。
(二)學會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
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家里的勞動更與他們絕緣。在學校里進行勞動時,很多學生不會勞動,覺得勞動應該是大人的事情,對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很缺乏。剛開學的一段時間里,低年級教室里總是弄得很臟、很亂,沒有人主動收拾。在打掃衛(wèi)生過程中我邊做示范邊讓學生做,邊檢查,打掃完以后,總結一下打掃情況,對干得好的小組或個人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他們的成績,指出以后打掃時還需注意的問題。學生在值日時,我經(jīng)常和他們一起勞動,對不正確的再進行指導。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連在旁邊等待的家長都說,沒想到自己的孩子還會在學校如此積極地勞動。
(三)做好家校溝通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靠家長的支持與督促。通過微信群,我經(jīng)常鼓勵家長多給孩子一些動手操作的機會,自己能做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理能力,并從中體會勞動的樂趣。當孩子掌握了自理能力,同時家長也會變得輕松。
三、總結
低年級學生需要反復鍛煉自理能力,這需要家校共同努力配合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學校也應該多多開展活動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崔甜甜.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73.
[2]于瑞娟.家校社共育培養(yǎng)小學生自理能力[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