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推進,小學課堂教學提升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本文結合日常的教學工作經驗,闡述小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方法與對策,希望給教育同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對策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關注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但是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暴露出的問題很多,如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晰、課堂學習氛圍不活躍、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較為顯著,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研究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改進方法和措施,引導數學教學提升。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不足的現(xiàn)狀
1. 數學教學方法較單一
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信息多媒體平臺已經引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法陳舊,教學工具簡單,沒有采用相應的動手實驗器材,只在課堂上寫一些概念和數學計算公式,課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書本上的內容,下一節(jié)課開展課前提問,背誦數學乘法口訣,做錯的題,要求重做2遍,不會背誦公式的課堂罰站,這種簡單粗暴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失去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
2. 課堂缺乏必要的互動
小學孩子天性活潑、好動,課堂較難管理,不少老師擔心課堂秩序混亂,上課時一臉嚴肅,學生不敢接老師的話題,或者有一些疑問,問的方式不對,就會被老師批評、教育,學習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打擊。教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內容,課前沒有充分備課,課堂教學平鋪直敘,現(xiàn)場沒有感染力。也沒有設置合理的交流環(huán)節(jié)和互動方法,失去了學生的參與,課堂氛圍不活躍。
3. 學生不能靈活解決數學問題
學生死記硬背數學公式,遇到難度大、靈活一些的問題,不知道如何下手,只會生搬硬套數學公式,不會靈活變通,甚至不少學生對新的問題,直接放棄,缺乏對數學的探索精神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長期下去會失去對數學學科學習的興趣。
二、 改善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1. 結合教學情景,導入教學課堂
新課改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不斷推陳出新,不能一直老一套,課堂上采取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不了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也培養(yǎng)不了學生遇到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課堂上老師可以發(fā)散性地引導學生,采取一人講解、多人參與的課堂模式,必要時采取頭腦風暴法,積極引導學生的參與。小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相對分散,專注度普遍不高,教師如何有效控制學生注意力,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活動中,采取有效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是需要認真設計的。有一名老教師與我分享了這樣的一個課堂故事,她說,在開展“圖形與數字的關系”這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地關注自己畫的圖形,教師在講評環(huán)節(jié)時,孩子們參與度普遍不高,課堂秩序較亂。這位教師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順手拿了旁邊孩子的畫,并用情境化的語言說:“小朋友你真棒,你畫的蘋果真好看?!焙⒆觽冞@時都轉移過來視線,這位教師繼續(xù)發(fā)揮:“小朋友,如果這是一棵蘋果樹,是不是可以再加上幾個蘋果呢?如果老師摘下來10個蘋果,樹上還剩下30個蘋果,那樹上一共得畫多少個蘋果呢?”老師故作深思!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老師這邊來,接下來這位老教師用情境化的語言來點評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如果把這10個蘋果分給課堂上的40個小朋友,一個人分到了多少呢?”孩子們七嘴八舌,踴躍地參與到問題的情景中,孩子們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完了加減的混合運算,在體驗中得到了快樂和知識。
2. 創(chuàng)建問題教學,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
愛因斯坦說過“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感知不是學習的動力因素,問題才是學習的動因,沒有問題設置難以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如果在課堂上學生感覺不到問題引導,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要有良好的轉化能力,善于把教學難點轉化為課堂問題,層層把教學目標分解掉,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問題,把教學的知識點以問題為落腳點。同時小學生存在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如果一堂數學課太過于平淡,孩子們會出現(xiàn)走神、發(fā)呆、犯困、甚至打瞌睡等不良情況,同時課堂提問便于知識的就地消化,減少學生課后的作業(yè)負擔。
3. 引進名人故事、激發(fā)數學探索
良好興趣能夠激發(fā)并推動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促使學生自學、預習、課外開展知識拓展。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不斷的培養(yǎng)。如果學生出現(xiàn)對數學學習厭倦的不良情緒或者勢頭,教師應該采用必要的方法,促使學生的不良情緒和勢頭得到消除。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引進名人故事,名人成長的經典案例,比如數學家陳景潤刻苦學習數學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學好數學能做很多有意義的工作,能夠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
三、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教材教學內容,設計妙趣橫生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來有效地導入新課,為高效課堂的建構奠定基礎;課堂的效果是設計出來的,也是學生體驗出來的,所以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轉變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措施,為學生的成績提升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唐少華.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67.
[2]秦朝秀.以生為本,建構高效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7(1):58.
作者簡介:趙詠梅,山東省菏澤市,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倪集鄉(xiāng)趙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