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巴吉
摘 要:本數(shù)學案例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以能力發(fā)展為本,以自主學習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動態(tài)演示主題圖等教學內容,使數(shù)學學習動態(tài)化,趣味化。遵循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優(yōu)化出最簡捷的口算方法。讓學生學會做題,更要學會思考,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口算方法;動態(tài)化;趣味化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口算乘法45——4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積在1000以內)的口算方法。
2、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運動速度,理解用復合名數(shù)表示速度的含義及讀法。
3、通過小組學習,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觀察、思考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學習整數(shù)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材分析:
1、從本單元主題圖中選擇出自行車和特別快車的運動速度為素材學習口算,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發(fā)探究欲望,同時通過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速度,理解用復合名數(shù)表示數(shù)學術語“速度”的含義,為后面理解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作好鋪墊。
2、以物體的運動為背景,選擇兩個來自生活實際又具有特殊數(shù)值的兩道算式16×3、160×3作為引導學生學習口算的范例,使學生通過對比,自主得出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或者幾百幾十的數(shù))相乘的簡便算法。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的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以能力發(fā)展為本、以自主學習為本的教學理念。一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動態(tài)演示主題圖等教學內容,使數(shù)學學習動態(tài)化、趣味化。二是是遵循四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及認識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并進行歸納,梳理和比較,同時優(yōu)化出最簡捷的口算方法。三是開展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給每個學生說的機會,練習中則突出夯實基礎,回歸生活和拓展延伸的特點。四是不僅讓學生學會做題,更要學會思考。
教法和學法:
教學時首先要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結合主題圖和生活實際,以“出去旅游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這一情境展開教學,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熟悉生活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探索口算乘法的具體問題情境,學生在輕松、開放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到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索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獨立領悟出口算方法后開展組員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實現(xiàn)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和探究中讓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習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互相交流中共同進步,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總結歸納。
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讓學生交流:自己出去旅游時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然后用多媒體課件出示6種交通工具速度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使學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義。接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教師提供信息: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讓學生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教師適當?shù)匾隼?)后,根據問題情境,建立計算模式,再要求學生用自己地知識經驗獨立口算,之后與同桌交流算法得出計算結果。
3、交流匯報,建構知識
由學生匯報不同的算法過程,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算法的特點,確定最優(yōu)化的算法。由16×3得出幾種口算方法:10×3=30 6×3=18 30+18=48和筆算兩種不同的方法;由160×3得出類似的兩種方法外,還想出16個十乘3得48個十,就在48后面加個0得480的三種口算方法。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首先通過“做一做”進行知識鞏固,然后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如P47第3題),并結合題目特點進行拓展提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復習準備:
出示乘法口算題,看看誰算的又快又對。
2、情境引入:(多媒體課件)
A、出示主題圖: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生口述信息。
B、說說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出示例1(課件)
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 16千米。
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 160千米。
(1)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A、引導思考: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B、小組交流討論后匯報。
C、提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D、練一練: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A、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比較兩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
B、練習:130×5= 2×380= 150×6= 7×13= 460×2=
C、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D、小結口算方法:一位數(shù)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shù),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三、鞏固練習(運用課件動態(tài)、依次展示題目)
(一)基礎練習:46頁做一做
(二)變式練習:教科書48頁的第6題。
(三)解決問題訓練:47頁2或3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多媒體走入課堂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具有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動態(tài)逼真等特點。它能充分展示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知其所以然”,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作者單位: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崗嘎鎮(zhèn)東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