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fà zhǐzìliè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
【原文】
(樊噲)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
【釋義】
(樊噲)瞪著眼睛看著項王,頭發(fā)向上豎起,眼眶好像要裂開一樣。形容憤怒到了極點。瞋目:瞪眼睛;目眥:眼眶。
【典故】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后,各地云起響應(yīng),其中就有項梁、項羽叔侄和劉邦。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梁扶原楚王的孫子熊心做了楚懷王,劉邦也投靠了項梁。公元前207年項梁戰(zhàn)死,懷王派項羽領(lǐng)兵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率兵攻打函谷關(guān)。臨行時,懷王表示,誰先入關(guān)便封誰為關(guān)中王。
項羽大破秦軍后,聽說劉邦已出咸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guān),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guān)中稱王,項羽聽了,更加惱怒,決定第二天發(fā)兵攻打劉邦。
謀士張良向劉邦說明不宜和項羽硬拼,劉邦只得退出咸陽。項羽的謀士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鼓動項羽設(shè)下“鴻門宴”,邀請劉邦前來議事,想借機除掉劉邦。劉邦迫于當(dāng)時的形勢,只好前往。鴻門宴當(dāng)天,范增布下天羅地網(wǎng),并在席間一再命項莊舞劍,尋機殺掉劉邦。但由于項羽的叔叔項伯與張良是故交,所以在席間一再為劉邦解圍;特別是在最后,劉邦的勇士樊噲非常憤怒地闖了進來,保護劉邦,使范增的計謀終未如愿。
【養(yǎng)生聯(lián)想】
樊噲憤怒是在特定的情況下,但咱們老年人遇到生氣的事情,切不可“發(fā)指眥裂”,否則憤怒的情緒會損害健康,特別是高血壓患者,遇事更要注意冷靜,控制情緒,以免引火燒身,有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