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石盟 丁建華 / HAO Shimeng, DING Jianhua
人們建造房屋的目的之一是用于承載和容納日常生活,而房屋建成后又反過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模式對建筑的能耗水平及熱舒適有重要影響: 2011年,有學者對福建土樓及其附近的現代民居進行了室內環(huán)境質量及能耗調查(LI et al.,2013;LI et al.,2012),數據顯示土樓的戶均能耗(2.43×104MJ/年)顯著低于現代民居(3.37×104MJ/年),并分析得出居民行為模式是導致能耗差異的重要原因,例如洗浴方式和電視的使用時長。土樓居民傾向于選擇更省水的木桶浴,觀看電視的時間也較短,更愿意在公共院落中活動;而在現代民居中,居民普遍選擇淋浴,并且由于缺乏公共空間,在自家起居室觀看電視成為主要活動。還有學者在對印度東北部民居的研究中得出類似的結論:相對于建筑自身的物理特性,居住者使用建筑的方式對室內溫度影響更大(SINGH et al.,2010)。
以往的建筑設計主要關注建筑的物質構成元素(場地、朝向、材料、設備等)。對于室內微氣候的影響,對于建筑中使用者的生活行為模式,或只將其作為建筑功能布局的需求導向,或試圖“馴化”使用者按照既定模式去使用建筑(這一點經常導致設計目標無法充分達成)。而使用者通過自主地調節(jié)生活行為模式來與氣候發(fā)生互動,這一過程中體現出的氣候適應價值并未引起重視。
在當代職業(yè)建筑師體系下,“熱舒適”被提升到至關重要的地位,職業(yè)建筑師和設備工程師都在極力促成一個熱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將室內環(huán)境控制在一個較為狹窄的舒適范圍之內。與此同時,在大量建成環(huán)境的現場測試中,特別是自然通風建筑中,人的實際熱感覺與穩(wěn)態(tài)熱舒適模型的預測值之間出現了較大偏差。熱適應理論對這一偏差進行了較好的解釋(NICOL et al.,1973;AULICIEMS,1981;DE DEAR et al.,2002),該理論認為人不是給定環(huán)境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人從行為調節(jié)、生理習服和心理適應3個層面對環(huán)境積極適應。其中,行為調節(jié)直接作用于人體周邊或室內熱環(huán)境(張宇峰,2015),與建筑設計有較密切的關系,對室內物理環(huán)境和建筑運行能耗具有重要影響。
圖1 熱適應方式分類(繪制來源:陳慧梅,2011)
圖2 家庭年能源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
表1 調研對象性別和年齡分布
在城市建筑特別是公共建筑中,使用者的行為甚至著裝選擇往往受工作和社會活動的限制(INDRAGANTI,2010;RIJAL et al.,2010;INDRAGANTI et al.,2015),而在以農業(yè)生產和自由職業(yè)為主的村鎮(zhèn),個體對于生活模式調整的自由度較大,其生產生活本身也與室外氣候條件有更為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民居建筑中,使用者通過生活行為模式體現的氣候適應性,比其他類型的建筑更為豐富(INDRAGANTI,2010;INDRAGANTI et al.,2015;FERIADI et al.,2003)。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建筑氣候策略,只有在相應的生活模式下才能發(fā)揮作用。比如居住者通過在室內、半室外以及院落空間的移動來達到不同時段的熱舒適,并且根據室內溫度的季節(jié)性變化調整起居空間的位置(RIJAL,2010;SINGH et al.,2010;RIJAL et al.,2002),洗澡、炊事、睡覺、家庭勞作、社交等多種活動不僅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庭院或廊下進行(DILI,2010;DINCYUREK et al.,2003)。有學者在關于成都一傳統(tǒng)合院民居的研究中指出(Du et al.,2014),熱舒適在建筑不同空間的分布具有差異性,這種差異在白天更為顯著,而多樣化的建筑空間可讓使用者根據不同的天氣狀況使用不同的空間,增加了調節(jié)熱適應行為的機會。
有學者將建筑使用者的行為調節(jié)方式分為3類(圖1):(1)個人調節(jié),包括調整服裝、活動量、活動地點等;(2)技術/環(huán)境調節(jié),即使用控制手段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改變,包括開關門窗和遮陽,開啟空調、風扇或加熱器,封堵門窗縫隙等;(3)社會生活形態(tài)調節(jié)①,包括調整作息時間、著裝要求等(Brager et al.,1998)。行為調節(jié)的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建筑特征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并引入適應機會(adaptive opportunity)的概念來衡量建筑為使用者提供的行為調節(jié)程度(BAKER et al.,1994)。但在相關研究中,研究對象多為辦公建筑或城市住宅,這些類型的建筑中行為調節(jié)方式較為有限,且多限于服裝調節(jié)(服裝熱阻)、開啟門窗、使用采暖降溫設備等個人調節(jié)和技術調節(jié)層面,而與建筑空間關系密切的行為適應方式,如在不同時段使用不同空間、根據季節(jié)變化調節(jié)作息規(guī)律等,由于調研和量化研究的難度較大且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征,在相關研究中較少涉及。
本文選取重慶武隆、江蘇常熟兩個城市化水平不同的村鎮(zhèn)地區(qū),對其居民的生活模式及熱適應行為進行調查,并以環(huán)境行為學為理論基礎,對使用者為獲得滿足需求的室內環(huán)境,在使用建筑的過程中所進行的生活模式和行為方式的調整進行闡釋。
測試小組在重慶武隆和江蘇常熟各選取一個代表性村鎮(zhèn),以結構式訪談的方式收集了370份問卷,走訪了100戶家庭的138位居民(其中年齡小于8歲的受訪者由看護人代為表述),性別與年齡的構成較為均衡(表1)。為進一步明晰鄉(xiāng)村社會生活形態(tài)與民居物質空間的聯(lián)系,以及所體現的氣候適應性特征,本研究通過環(huán)境行為學方法開展了生活模式研究,通過訪談、問卷調查與非參與式觀察等方式調研了冬、夏兩季受訪者在典型24小時內的活動內容與活動地點分布、冬季采暖及夏季降溫的方式選擇、使用頻率、對采暖降溫效果的評價等內容。此外還對家庭收入及能源支出進行了調查。
在家庭經濟收入和能源支出的比例上,兩個地區(qū)呈現出較大差異(圖2):在受訪家庭中,重慶武隆地區(qū)家庭年均收入為35 740元,家庭年均能源支出為4587元,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平均值為22.2%,在低收入家庭中該比例高達40%~80%,50%的家庭年能源支出介于2000~6000元之間,其中大部分用于冬季采暖;江蘇常熟地區(qū)家庭年均收入為129 770元,家庭年均能源支出為9540元,兩者均高于武隆地區(qū),但家庭年能源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平均值為7.1%,遠低于武隆地區(qū)。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在低收入家庭,能源支出占比相對較高,特別是重慶武隆地區(qū),為提高舒適度而產生的能源消費給低收入家庭造成了較大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在能源上的支出也隨之增加,收入較高的家庭會傾向于消費更多的能源來改善舒適度及其他方面的生活品質。
圖3 主要活動內容占比情況
圖5 武隆地區(qū)受訪者的工作模式
在生活模式調查問卷內容的具體設置上,受訪者的活動內容包括6項:睡眠、炊事、進餐、工作、休閑娛樂和其他雜項(如家務勞動、洗澡等),其中工作按照性質不同可進一步分為上班/上學、經營和農業(yè)活動等。所對應的建筑空間劃分為3種類別,分別為住宅室內空間(包括臥室、廚房、起居室、餐廳、宅內店鋪等)、住宅內及住宅周邊半開放與開放空間(院落、天井、檐廊等),以及住宅以外的活動地點(包括農田、工廠、學校、企業(yè)等)。為簡化圖表,下文將用字母代表各類功能空間:W-家以外的工作地點、O-半室外空間、S-與住宅結合的店鋪(以下簡稱宅店)、L-起居室、D-餐廳、K-廚房、B-臥室。
將活動內容按類別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圖3):占比最高的兩項活動為睡眠和工作/上學,均占全天時間的33%左右,其次為進餐和休閑娛樂,均占10%左右,再次為炊事活動,占6%。
圖4 武隆地區(qū)受訪家庭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種類
圖6 建筑空間的使用情況
從具體工作性質上看,兩個地區(qū)差異明顯,武隆地區(qū)受訪者以自營店鋪和農業(yè)活動為主,分別占60.6%和30.4%;常熟地區(qū)受訪者則以上班/上學為主,占88.1%。
在具體工作內容和地點上,常熟地區(qū)有88%的受訪者在附近村鎮(zhèn)工廠工作或在附近上學,11%的人經營店鋪,僅有不到1%的人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而武隆地區(qū)只有8.7%的受訪者在自宅以外的地點從事生產勞動,包括附近建筑工地、市場、單位等,近20%的受訪者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除耕種勞作外,其余勞動均在家中進行,70.2%的受訪者在家中從事一定的生產活動,其中經營店鋪占41.3%,從事農產品加工占20.2%,豢養(yǎng)牲畜占12.5%。以上數據說明,武隆地區(qū)經濟模式較依賴住宅開展,一些農耕社會的生活習慣仍然延續(xù),即便是生活在場鎮(zhèn)中心的居民,也要進行豢養(yǎng)牲畜、分揀晾曬作物等農業(yè)生產活動(圖4、5),因此住宅不但承載著生活功能,還承載著生產功能,經營商鋪、農副產品加工等活動要求建筑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圖7 建筑空間使用地時間分布
圖8 受訪者活動內容與地點對應關系
在各類建筑空間中(圖6),臥室的使用時長占比最高,40%左右;其次為工作地點,33%左右;再次為廚房、起居室,均占10%左右。武隆地區(qū)半室外空間的使用時長占比較高,7%左右,若除去睡眠、工作,半室外空間的使用時長占比高達23%。武隆地區(qū)將近90%的日?;顒佣荚谧哉瑑燃爸苓叞胧彝饪臻g進行,常熟只有不到70%,這是由于武隆地區(qū)鄉(xiāng)村多數居民在家中自營店鋪,而常熟地區(qū)鄉(xiāng)村多數居民在附近工廠上班,宅內店鋪所占比例,武隆為20.8%,常熟為3.8%。武隆地區(qū)居民在臥室的時長低于常熟,結合活動內容可以看出,造成該差異的原因是常熟地區(qū)居民更傾向于傍晚在臥室中看電視,而武隆地區(qū)居民傍晚的休閑活動更加多樣化,地點也較為分散。廚房的使用時長上,武隆地區(qū)遠高于常熟,分別占全天時長的11.4%和7.8%,原因一是常熟地區(qū)居民午飯一般在工作地點解決,中午不在家中進行炊事活動,二是炊事方式的不同,武隆地區(qū)每餐炊事耗時要高于常熟。餐廳的使用率上,常熟為2.1%,基本只在晚餐時段使用,而武隆基本上沒有設置獨立的用餐空間,一般與起居室和廚房結合使用。
明確各類建筑空間使用的時間規(guī)律,有助于對室內物理環(huán)境特別是熱環(huán)境進行分時分區(qū)評價及設計。在建筑空間使用的時間分布上(圖7),常熟地區(qū)呈現出較高的群體一致性,80%以上的受訪者作息時間為7:00~22:00,就餐時間上也趨于一致,超過70%的受訪者在7:00~8:00之間用早餐,12:00用午餐,18:00用晚餐;武隆地區(qū)則更加自由,工作、炊事用餐和作息時間的分布都較為分散。綜合前文所述,主要是由于常熟地區(qū)受訪者中,上班/上學居民占比較高,需嚴格遵守作息時間;而武隆地區(qū)自由職業(yè)者和從事農業(yè)生產者占比較高,可依據個人和天氣狀況自由地調整作息時間。
通過研究活動內容與地點的對應關系可以發(fā)現,建筑空間的功能上呈現較強的復合性特征(圖8),主要體現在起居室、廚房以及院落、檐廊、天井等半開放空間的多樣化使用上。一種空間可承載多種功能,同種活動也可在多種空間內開展,住宅房間的功能劃分不是絕對嚴格的,這一特征在武隆地區(qū)更為明顯,而在城市化程度更高的常熟地區(qū),空間使用的復合性有所減弱。武隆地區(qū)民居兼具生活與生產功能,約60%的受訪者的工作為在家中經營店鋪、從事農產品加工和豢養(yǎng)牲畜等;而常熟地區(qū)民居以生活功能為主,近90%的受訪者的工作地點與住宅分離。在武隆地區(qū),起居室、廚房、室外與半室外空間活動類別較多,各類活動所占比例也較為均衡。其中起居室中的活動主要包括休閑娛樂、進餐,分別占55.8%和41.0%,此外還包括一部分炊事活動和白天小憩(圖9)。廚房活動內容包括炊事和進餐,分別占51.7%和35.4%,此外,在冬季,廚房也作為主要的起居空間使用。在渝東南傳統(tǒng)民居的功能布局上,常將起居空間、柴灶和垂直交通設置在同一建筑空間內(圖10)。在更早期的西南民居中,起居空間常設火塘,既作炊事之用,又是冬季室內的主要熱源,同時還利用燃燒產生的煙氣驅散蚊蟲及熏制臘肉,功能極為復合。半室外空間的主要功能包括農業(yè)生產活動與休閑娛樂,分別占25.8%和65.2%。這種功能復合的空間使用方式有助于提高空間使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分區(qū)控制室內溫度的節(jié)能潛力。
圖9 武隆地區(qū)建筑空間的復合使用
圖10 渝東南傳統(tǒng)民居中柴灶、火塘、起居室與交通空間結合設置
以農業(yè)生產及自由職業(yè)為主的鄉(xiāng)村地區(qū),居民的生活模式受天氣條件的影響較大,同時,也有較高的自由度。行為模式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圖11):武隆地區(qū)居民生活模式的季節(jié)變化要遠大于常熟地區(qū)。武隆地區(qū)87.7%的受訪者冬夏季作息規(guī)律及活動地點有顯著差異:冬季睡眠時間延長(夏37.8%,冬40.8%);工作(主要為經營店鋪和農業(yè)生產)時間略有降低(夏33.3%,冬30.3%);就餐次數變少;每餐的炊事時長和用柴量顯著增加;在室外的活動略有減少;在廚房等有熱源的房間的活動時間增加。而常熟只有10.6%的受訪者冬夏季生活模式有差異,且變化相對較小。
在調研中還發(fā)現,在某些傳統(tǒng)民居中,一部分臥室只在夏季使用,另一部分臥室只在冬季使用,這些房間因為朝向、樓層、立面遮陽甚至圍護結構材料的不同而形成了有差異的室內熱環(huán)境,在使用面積較為充足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有意識地根據季節(jié)挑選更舒適的房間居住。但此類案例較少,特別是在現代民居中,幾乎沒有見到類似的在建筑中的“季節(jié)性遷徙”。一是傳統(tǒng)民居中的空間形式更為豐富、室內環(huán)境的差異性更大,因此在承載這樣的季節(jié)性生活變化上更具優(yōu)勢;二是相對于傳統(tǒng)民居,現代民居容積率更高,室內空間與室外環(huán)境的接觸面積更小,單位面積所能獲得的自然資源也較為有限,塑造半室外空間的潛力較小,空間形式和室內環(huán)境的差異性也較小,因此這種季節(jié)性的空間調整意義也相對較小。此外,現代生活所涉及的家具和設備更為多樣,空間遷徙的成本也更高?,F代民居的居住者更傾向于借用設備提供較為穩(wěn)定的室內微氣候來代替?zhèn)鹘y(tǒng)民居中的“季節(jié)性遷徙”。
炊事與進餐活動的改變是季節(jié)性變化中最為顯著的一項(圖12)。在武隆地區(qū)的受訪者中,夏季進兩餐的比例為22.8%,三餐的比例為77.2%;而冬季進兩餐的比例升高至43.9%,三餐的比例下降至56.1%;從夏季到冬季,由每日進三餐轉變?yōu)閮刹偷娜藬嫡?6.3%。而常熟地區(qū)絕大多數受訪者每日進三餐,冬夏差異不大,分別為97.8%和96.0%(表2)。炊事時長方面(圖13),常熟夏季、冬季平均炊事時常分別為41.7min、45.1min,冬夏差異小。80%以上為20~60min,其中30min與60min所占比例最高,夏季分別為39.0%和26.6%,冬季分別為24.6%和26.3%。武隆地區(qū)夏季平均炊事時長與常熟地區(qū)接近,為40.8min,其中30min與60min所占比例仍為最高,分別為47.3%和36.4%。冬季炊事時長顯著增加,平均為60.9min。
圖11 建筑空間使用的季節(jié)差異(W-家以外的工作地點、O-半室外空間、S-宅店、L-起居室、D-餐廳、K-廚房、B-臥室)
圖12 進餐次數對生活模式的影響(左:每日2餐;右:每日3餐)
除炊事、用餐活動的季節(jié)性差異外,武隆地區(qū)的受訪者在冬季的睡眠時長增加、工作時長縮短,休閑娛樂活動增多,并且在室內活動的時長占比有所提高。冬季起床時間延遲1h,就寢時間基本沒有變化;相應的,工作時間也延遲1h,在比例上冬季略低于夏季,上學/上班的比例冬夏季基本沒有變化,從事農業(yè)勞動和經營家庭店鋪的比例除正午時段外,冬季低于夏季;在傍晚時段的休閑娛樂占比,冬季略高于夏季。由于就餐次數的變化,冬季炊事和用餐活動在時間上更趨分散。與睡眠時長的增加相對應,武隆冬季臥室的使用比例高于夏季,分別為40.8%和38.0%,在起居室的時長比例冬季也略高于夏季,分別為11.7%和10.3%;相應的,冬季在宅店和住宅以外的比例有所下降,分別相差1.9%和1.1%。冬季在室外、半室外和住宅以外空間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并不顯著。廚房使用的季節(jié)性變化部分受進餐次數變化的影響,另外,在冬季,部分受訪者的主要起居空間在廚房,也引起了廚房使用頻率的變化(圖14)。
圖13 冬夏季炊事時長分布
圖14 重慶武隆地區(qū)建筑空間使用的季節(jié)性差異
表2 進餐次數分布
與城市相比,鄉(xiāng)村的社會生活形態(tài)與氣候的關系更為密切。本文通過對氣候類型相似,對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兩個夏熱冬冷地區(qū)村鎮(zhèn)進行的環(huán)境行為學調查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鄉(xiāng)村的社會生活形態(tài)更加多樣化,個體差異顯著,而城市更趨于一致。
(2)在建筑空間使用特征上,鄉(xiāng)村居民對半室外空間的使用更為頻繁,住宅的空間功能也較為復合,并且承擔一定的生產功能。而城市住宅的平面功能分化更加清晰,且基本只承擔生活功能。復合的使用方式有助于提高空間效率,有縮小核心功能區(qū)域、按需分區(qū)控制室內溫度的節(jié)能潛力。
(3)在生活的季節(jié)性規(guī)律上,鄉(xiāng)村居民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調整,在冬季睡眠時間延長,就餐次數變少,每餐的炊事時長和用柴量也顯著增加,而城市居民冬夏無顯著差別。
注釋
① 原文為Cultural Adjustments,通常譯為“文化調節(jié)”,但這里cultural意指一定社會群體內的共同行為方式,與中文通常語境下的“文化”含義不同,因此本文中譯為社會生活形態(tài)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