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月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222345]
周作人說《在酒樓上》是最富魯迅氣氛的小說?!棒斞笟夥铡焙我砸姷茫咳毡緦W者木山英雄認為魯迅有一種“內攻性沖動”,《在酒樓上》提出了漂泊者和大地的堅守兩個對立的命題,又在兩個命題之間來回質疑,充滿著內在的緊張。強烈的抒情是通過層層疏離和距離化達到了表達的從容,文中“雪”的意象反復出現(xiàn),雪景描寫共有七處,在舒緩節(jié)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首先表現(xiàn)在為故事提供發(fā)生的背景,渲染小說詩意的氣氛。第二,以“廢園”中的雪景為中心,呈現(xiàn)出多重意蘊,在與現(xiàn)實的比照中形成一種反諷。第三,從下午到黃昏,微雪飛舞到雪片撲臉,幾處“雪景”作為一種時間引線,縱向上推動情節(jié)舒緩展開,橫向上映襯人物內心世界,展現(xiàn)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困境。第四,在寒風雪片中完成了“我”對呂緯甫也是自己“影子”的告別,形成強烈的力量感。
一
“深冬雪后,風景凄清?!雹?/p>
“上面是鉛色的天,白皚皚的絕無精采,而且微雪又飛舞起來了?!雹?/p>
寥寥幾筆,交代了季節(jié)和天氣,下文緊接著展現(xiàn)出一幅灰暗、頹敗、蕭條的雪后圖景:洛思旅館外面墻壁漬痕斑駁,莓苔枯死,沒有一絲活氣,一石居的店面“狹小陰濕”,招牌“破舊”,共同形成了“風景凄清”的氛圍?!耙磺芯罢Z皆情語”,來S城本想尋訪的舊同事早已不在,原先的學校也改頭換面,只好走向那酒樓。作為曾經(jīng)的???,一石居的掌柜以及堂倌都已沒有一個熟人,無聊、生疏更加席卷心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一斤紹酒?!耍渴畟€油豆腐,辣醬要多!”在和堂倌點菜時,“我”漫不經(jīng)心,但脫口而出,側面印證曾經(jīng)“我”對一石居的熟悉,如今物是人非,更顯凄涼。S城是不吃辣的,“我”卻要加辣,一是“我”可能因為無聊,已嘗不出口味清淡了。二是說明“我”因離開故鄉(xiāng)時間許久,口味變了。按照常理,既然回到故鄉(xiāng),應當入鄉(xiāng)隨俗,可“我”依然堅持“北方”的口味,故鄉(xiāng)也已物是人非,這次歸鄉(xiāng)注定不能心遂人愿,只能留下一片“凄清”。
開篇我們看到了微雪、廢園、酒和文人,被一種懶散凄清的氣氛所包裹,不免讓人產生揮之不去的漂泊感。“我”不由得“覺得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xiāng),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找不到自己的歸宿?!盁o論那邊的干雪怎樣紛飛,這里的柔雪又怎樣的依戀,于我都沒有什么關系了?!蓖ㄟ^前文,可以想見“S”城曾經(jīng)一定是“我”和“同事們”揮灑熱血,為了革命理想壯懷激烈,拼盡全力奮斗過的地方,果真就沒有什么關系了嗎?
二
我不禁眺望樓下的廢園:
這園大概是不屬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過許多回,有時也在雪天里。但現(xiàn)在從慣于北方的眼睛看來,卻很值得驚異了:幾株老梅竟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游人的甘心于遠行。我這時又忽地想到這里積雪的滋潤,著物不去,晶瑩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風一吹,便飛得滿空如煙霧。③
以雪中的“廢園”為中心,在強烈的比照中形成一種反諷?!皾M樹”“密葉”“繁花”,作者用豐滿充盈的詞匯描寫雪中的老梅和山茶樹,呈現(xiàn)出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圖景,與外部凄清的景象形成強烈反差。此外,這幅雪景圖中色彩對比鮮明,皚皚的“白雪”下,“暗綠”的葉子中開出如火的“紅花”,紅、綠、白三種顏色強烈碰撞,老梅和山茶樹傲然挺立的身姿愈加堅挺。同時“競”仿佛”“還有”等連詞匯聚,產生強有力的節(jié)奏感,然而隨后感到老梅、山茶產生的“憤怒而且傲慢,如藐視游人的甘心遠離”,這和上面內蘊著充沛豐盈的情感形成冷熱對抗的張力,帶來多重審美體驗。老梅、山茶分明是在昭示著人們在頹廢悲觀中奮起,在絕望中反抗,毋寧說這就是一種“廢園精神”。革命失敗后,早先作為革命者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啟蒙先驅,都逃離故鄉(xiāng),有的像“我”一樣,雖心有期待,卻歧路彷徨,甘心遠行到北方做一個“漂泊者”。還有就是呂緯甫一樣的“大地”的堅守者,屈服于命運,模模糊糊過日子,這是抒情的極致生發(fā)反諷,使得文本在雪景中展現(xiàn)出巨大的張力。而山茶和老梅所藐視的,其實是作者魯迅自己在對小說中的“我”和“呂緯甫”的一個審視。
由雪和山茶、老梅等意象構成的“廢園景象”反復出現(xiàn),使得《在酒樓上》充滿了暗示性和象征性。文中三次提到廢園中的雪景,第一次是“我”從酒樓眺望廢園,是感到驚異的。曾經(jīng)“我”也時常在雪天里眺望,可能并未有什么強烈的觸動,因為那時的“我”意氣風發(fā),是立在時代潮頭的革命者,這樣的景象在“我”眼里也是慣常吧,或許在一石居的酒樓上商討改革大事,哪里有心思去看廢園呢。由于現(xiàn)在的“我”有些慵懶、無聊,倒對它驚異起來。第二次是有些衰瘦、頹唐的呂緯甫在環(huán)顧四周,看到廢園時閃出的“射人的光來”。這兩次勾連了兩種人生的狀態(tài),一種是向封建勢力昂揚進攻的精神,一種是向現(xiàn)實社會屈服頹唐、消沉的氣性,也或者是歧路彷徨的“我”的生命狀態(tài)。第三次是在呂緯甫與“我”交談陷入絕望之際,廢園中山茶樹的意象再次出現(xiàn),暗示了“我”對呂緯甫做出改變的期待,也是一種自我反省的象征。從下午到黃昏,雪中的廢園成為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一個連接點。
三
故事在雪的氛圍中舒緩展開,小說情節(jié)簡省,不同的“雪景”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情節(jié)的推進,映襯了“我”與呂緯甫的心理世界,使得情感得到強化。小說在雪的氛圍中反顧了主人公呂緯甫由激進到頹唐的一生,對革命失敗后一代知識分子歧路彷徨以致頹唐的思考,同時進行了自我反思——正確的道路還要繼續(xù)探尋。主人公呂緯甫在凄清的雪氛圍中登場,步子比堂倌緩得多,說明他穩(wěn)重、不冒失,側面提示這位酒客讀書人的身份?!拔摇睂尉暩Φ膽B(tài)度可以窺見呂緯甫的變化,因為無人能解,沉浸在自我的孤獨與反思中,怕被無關的人打破,所以“害怕”見到不相干的人。在雪的氣氛中,呂緯甫講述了“為小兄弟遷墳”“給阿順帶剪絨花”“教授《女兒經(jīng)》”三件無聊的事情。除了在對話外插入描寫性的文字以此舒緩節(jié)奏,對話當中加入了呂緯甫對南北方雪景的議論。
這在那邊那里能如此呢?我站在雪中,決然的指著他對土工說:“掘開來!”④
“積雪里會有花,雪地下會不凍?!边@是在奉母親之命為夭亡的小兄弟遷葬時對小兄弟的祈愿與悲憫,可想他說出“掘開來”這句話時,其實是對逝去生命的追蹤與眷戀。后來在泥土里仔細尋找小兄弟頭發(fā)的細節(jié)都足以見得呂緯甫的善良之心,為人誠懇實在。呂緯甫在“無聊的事情”中來回逡巡,在日常瑣事中尋找溫暖,產生短暫的滿足,但他又為自己的頹唐妥協(xié)感到愧疚,對自己模糊消沉的生活有著清醒的認識。呂緯甫用蜂子和蠅子來自嘲,飛了一圈又回到原點,而“我”,雖心有期待,但也歧路彷徨,內心充滿不確定,也可能在現(xiàn)實中退回?!拔摇迸c呂緯甫同屬廢園中山茶、老梅所蔑視的“遠行的游人”,呂緯甫在現(xiàn)實中節(jié)節(jié)敗退,完全放棄了“廢園精神”。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來,排滿了一桌,樓上又添了煙氣和油豆腐的熱氣,仿佛熱鬧起來了;樓外的雪也越加紛紛的下。⑤
隨著交談的繼續(xù),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不斷地宣泄,而這樣的訴說與宣泄沒有帶來人生困境的調解,酒菜、煙氣、熱氣帶來的“熱鬧”,在紛紛而下的大雪中,反而暗示了“我”和主人公呂緯甫陷入一種更加絕望的精神體驗當中。
窗外沙沙的一陣聲響,許多積雪從被他壓彎了的一枝山茶樹上滑下去了,樹枝筆挺的伸直,更顯出烏油油的肥葉和血紅的花來。天空的鉛色來得更濃……地面又全罩了雪,尋不出什么食糧,都趕早回巢來休息了。⑥
在陷入絕望之際,雪中山茶樹再次出現(xiàn),暗示了“我”對呂緯甫的一種期待,也是一種自我反省和警示。這源自于呂緯甫在“遷墳”和“為阿順送剪絨花”兩件事中展現(xiàn)的真誠善良。同時在對自己教《女兒經(jīng)》“子曰詩云”這件事中,在“我”批評后,感到悲哀與慚愧,這使“我”對他燃起了希望?!爱吘巩斈暌黄鹑コ勤驈R拔掉神像的胡子,連日議論改革中國的方法,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敏捷精悍”。然而一個良知未泯的知識分子,放棄了改革社會的目標落荒而去,才更加令人惋惜,這是對“廢園精神”的徹底顛覆。
作為曾經(jīng)的革命路上的同路人,“我”是對呂緯甫的命運遭際寄予深切同情的,同時又對他“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頹唐消沉的人生態(tài)度提出批評。在“我”和“呂緯甫”背后,還站著隱含的作者,對一代“呂緯甫”們進行反思,“廢園精神”中老梅和山茶得以在秋冬生存,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自身的“韌性”?!秲傻貢分校骸爸袊嗄曛?,有些很有太‘急’的毛病……因此,難于耐久,容易碰釘子?!备母铩耙彾g,不要急而猛”,這正是“廢園精神”的另一層意蘊。
四
我獨自向著自己的旅館走,寒風和雪片撲在臉上,倒覺得很爽快。見天色已是黃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織在密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wǎng)里。⑦
作者將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與對人性、生命價值的思考有機結合,在“雪”的氛圍中實現(xiàn)了表達的從容?!拔摇焙蛥尉暩υ谘┑姆諊幸娒?,又在寒風和雪片撲面中分開,方向相反,就此別過。這是“我”對呂緯甫的告別,也是“我”對自己“影子”的告別。前方是生死的抉擇,還是殊途同歸,這次能沖出羅網(wǎng),做那廢園里傲雪的老梅和明艷的山茶花嗎?魯迅反抗絕望的方式是:走,不停地向前走。
①②③④⑤⑥⑦ 魯迅:《魯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