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文
【關鍵詞】 語文教學;中職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058—01
郭沫若說過:“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語文課堂應當是學生精神活動的樂土、學生靈魂的家園,然而因為中職生大多數(shù)基礎差、底子薄,缺少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對學習特別是文化課的學習明顯表現(xiàn)出厭倦的情緒,所以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往往不盡如人意。那么,如何激發(fā)中職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呢?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中應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尊重學生,重視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對營造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師生間相互理解和尊重尤其重要。作為職業(yè)學校的教師,授課時要以親切、大方的教態(tài)及風趣的語言,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上盡量多鼓勵、贊賞,切忌隨意斥責、侮辱。課外要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與他們談心,盡可能讓他們感覺到教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他們、關心他們,并愿意和他們成為知心朋友。有了這種坦誠、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學生一定會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導語設計得好不好,對一堂課來說尤其重要。實行新課改以后,教師已經(jīng)創(chuàng)設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如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故事導入、音樂導入、視頻導入、設置懸念導入、謎語導入等等。如果我們上課一開始就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本上來,就能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從而完成后面的教學工作。例如,在講《過萬重山漫想》這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先背誦李白的詩《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學生基本都會背,全班爭著背完后,學生一下子就精彩奕奕了。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
三、講究授課藝術,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教師課授的藝術性,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能在課上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在一次學校組織的《語文學習的興趣調查問卷》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自身因素之外,也有教師方面的因素。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多一些、活一些,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有新鮮感、有吸引力,從而讓學生的大腦興奮起來。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的講法。講說明文時,如果能找到相應的實物最好,沒有實物就要準備豐富的圖片;講小說時,要引導學生來講這個故事;講詩歌時,可以開個詩歌朗誦會;講戲劇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講唐詩宋詞時,可以聽聽名家范讀……不同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豐富教學手段,營造良好氛圍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wǎng)絡等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工作。多媒體教學能夠做到圖文并茂、聲形再現(xiàn),它可創(chuàng)設刺激學生精神的活動場景。學生看看生動逼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可以使他們的精神時時都處在輕松的狀態(tài),愉快地學習。這樣能讓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教學活動上來,長時間地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學習《赤壁懷古》時,聽聽名家的配樂朗誦,方可真正感覺到古戰(zhàn)場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借助現(xiàn)代教學手段,既直觀又激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節(jié)約了大量的教學時間,更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開展課外活動,做到學以致用
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措施。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競爭。例如,小范圍的聽寫比賽、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猜謎語比賽;大范圍的征文比賽、戲劇小品比賽、相聲比賽等等。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組成興趣小組,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主題可以靈活多樣,讓學生通過思考、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豐富課余活動時間,增強學習語言技能的機會,提高聽、說、讀、寫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總之,作為一名農(nóng)村職校的語文教師,一定要立足崗位,勤于鉆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課堂教學中,合理而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努力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樂在其中。同時要尊重學生,發(fā)展他們的個性,使他們能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