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任何一篇文章,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明作者自己思想情感的需要。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必須重視情感在作文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用情感激發(fā)學生寫作愿望和興趣,善用情感指導學生寫作,養(yǎng)成學生習作寫真情、表實感的習慣。
本人在作文指導課——《我和XX》中,嘗試以情為線,通過把握學生情感的變化:情起、情動、情深、情瀉,來指導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選取典型、深化主題、學會表達,到最后成功寫作,收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一、情起
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滋長。根據(jù)本次習作的情感目標——“學會與人交往,懂得珍惜身邊每一個人”,上課伊始,我用心創(chuàng)設(shè)寫作情境和氛圍:在柔美抒情的背景音樂中,播放出同學們課余收集的與親人、朋友等的一些合影。一幀幀照片掀開了往昔美好的記憶,一個個難忘的故事重回學生心間,倍感溫馨。學生有初感后,我趁勢引入主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曾跟很多人相處或打交道,期間一定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些故事里,有的可能讓你激動,有的可能讓你悔恨,有的可能讓你感動……今天,就讓我們來寫一寫自己和別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吧。” 情愫被催發(fā),回憶被打開,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作文情境中,揭開了本次寫作序幕。
二、情動
創(chuàng)作,往往是在怦然心動、靈光一閃的瞬間敏銳地捕捉到寫作材料和寫作思路,然后文思泉涌一蹴而就。靈感的出現(xiàn)是作者在長期積累的基礎(chǔ)上厚積薄發(fā)的一種體現(xiàn)。學生成長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典型的、深刻的見聞,都隨時光流逝慢慢沉淀心底,成為作文的素材和積累。這些東西一旦有某種因素的誘發(fā),它們就會從心底蹦出,形成靈感,閃現(xiàn)在作者腦際,讓創(chuàng)作變得豁然開朗,一片光明。我用情感作為導火線,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向?qū)W生講述幾個動人的事例,由此叩擊學生的心靈,他們隨著教師的引導心潮起伏。見他們漸入佳境,我讓學生聯(lián)系到自己:“請閉上眼睛想一想:你最想寫與誰的故事?你與他(她)之間的哪一件事讓你印象最深刻?”隨著內(nèi)心奔涌而來的情感,往事紛至沓來,寫作靈感和思路也接踵而至。
三、情深
醞釀寫作情感,使學生對所寫事物激情滿懷,情深意切,才能調(diào)動其他一切寫作因素有效運轉(zhuǎn),拓寬寫作思路。為了讓學生醞釀出濃烈的寫作情感,我首先引導學生體會筆下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再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和交流,我將他們感悟到的人物品質(zhì)按類歸納。通過引導、交流、總結(jié),讓學生明晰自己所寫對象的崇高品質(zhì),繼而產(chǎn)生向往和熱愛之情,確立作文主旨。
在學生情感愈加濃厚之時,我播放音樂展示感恩的圖畫并配文。我說:“我們身邊的這些人,或讓我們感動,或讓我們鼓舞,或讓我們受教育。他們就像雨露,滋潤著我們成長的歲月;他們就像陽光,照耀著我們成長的足跡。所以,感謝身邊的這些人,感謝他們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故事和回憶,此刻,你最想對你所寫的人或身邊的人說些什么呢?”在強烈的情感催化下,萬般思緒涌上學生心頭,然后化成一句句發(fā)自肺腑的真情告白。我看準時機,在屏幕上打出幾行字:“感恩、珍惜朋友帶給的快樂,老師帶給的鼓勵,父母帶給的溫暖......”助推情感和主題的升華,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四、情瀉
要表達真摯的感情,必須依附語言這個物質(zhì)外殼。而語言的組織和運用,是有藝術(shù)性的。小學生不必要學習復雜高深的寫作技巧,但要寫出精彩的作文,就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在本節(jié)課上,我主要教了三種表現(xiàn)手法。其一,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學會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教學生在細節(jié)描寫中傳情達意。我先出示例文,挖掘其中傳神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與學生一道品析、體會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表達情感的精妙。接著,出示例句教學生用添加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描寫的方式進行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平淡的句子,經(jīng)過細節(jié)的刻畫,立刻有了神韻和情感。其二,教學生用精彩的開頭和結(jié)尾來渲染情感,增強文章感染力。其三,教學生靈活使用多種修辭手法,做到語言整齊,氣勢酣暢,節(jié)奏鮮明等。
教學時,我們要做到循序漸進,盡量選用適合學生自身實際的方法進行教授。日積月累,學生寫作技巧才能日臻純熟,最后達到信手拈來,揮筆而就,我手寫我心的境界。
責任編輯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