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離騷》
《說文解字》中說:“蕭,艾蒿也?!苯衩鞍铩钡闹参镉谐R姷陌荨⒈卑??!笆挕笨赡芎汀鞍币粯?,泛指菊科艾屬植物,包括白蒿、牡蒿、茵陳蒿、黃花蒿等,《離騷》中以“芳草”與“蕭艾”對應也可證明。“今直為此蕭艾也”一句中的“蕭艾”,許多版本均無“蕭”字,如洪興祖的《楚辭補注》、朱熹的《楚辭集注》,而王逸的《楚辭章句》中“蕭艾”兩字均引之,可見“蕭艾”在古人眼中應為相似的植物。
艾屬植物常在荒廢地上成群生長,植株極易到處繁衍。野地中的艾草雜亂無章地生長的景象,當然無法與人工栽培、氣味芬芳的香草相提并論,所以屈原才會說:“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視蕭艾為令人嫌惡的惡草。
一些學者認為,“蕭”專指牛尾蒿,其全株香氣濃郁,古人常采集其枝葉曬干后混合動物油脂,燃燒作祭祀之用,類似今日所用的香燭。不過,如果把“蕭”解釋為古代供祭神明且植株具有香氣的牛尾蒿,那么《離騷》提到“蕭”時應將其列為香草才對。所以本處“蕭艾”還是解為非特定種的艾屬植物為宜。
【植物小檔案】
學名:Artemisia dubia Wall. ex Bess.
科別:菊科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莖叢生,基部木質(zhì),嫩枝被短柔毛。葉紙質(zhì),卵形至長圓形,不分裂至羽狀深裂,表面疏短柔毛,背面被密毛,長5厘米,寬3厘米至5厘米,基部葉在花期萎謝。頭花在小枝上排成穗狀或總狀花序,雌花6至8朵,兩性花2至10朵。瘦果倒卵形,無毛。分布地域廣,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qū)外,幾乎遍及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