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沐真
20多歲的小姑娘,如花似玉風華正茂,永遠都以昂首挺胸、自信滿滿的樣子示人,遇到不舒心的事情笑笑就過,很多事情不會放在心上;面對即將步入的婚姻生活也往往充滿懂憬,而不是憂慮重重。她們傳遞給我們的是自信和陽光。步入婚姻生活的小媳婦,既要堅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每天難得偷閑??偢杏X老公不如婚前體貼,婚前慈祥的公婆也開始挑三挑四,一邊是老公催著做飯,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邊是未完待續(xù)的工作。她們傳遞給我們的是抱怨和無奈。
生活中,很多人會經常不由自主地說出抱怨的話。其實,所有的怨語,不管是自怨自憐,還是抱怨別人,在佛門里都被稱為惡語,都屬于嗔心所致。當有人喋喋不休的抱怨時,不耐煩的旁人可能會扔一句:“有病!”當然這是氣話。但如果抱怨成了你生活的常態(tài),有人善意提醒你要適當調整,別不當回事兒。因為抱怨也是一種慢性病,其對身心的損傷絕不亞于大家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壓。
其實,抱怨無處不在。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會令人感覺不爽,難免對人對己都有一些不滿和意見。抱怨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抱怨的頻率過高,抱怨的范圍過廣,抱怨的怒氣過重,則是標準的病態(tài)。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的元兇,但是動脈硬化是個緩慢的過程,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五十多歲的人,動脈硬化每年血管都狹窄2%左右,但你生氣發(fā)怒,一分鐘動脈可能狹窄許多,情緒就這么厲害。所以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不能自拔,對心腦血管一點好處也沒有。
決定健康的四大基石,除了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外,心理平衡也非常重要。一項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會釋懷、心懷感恩、放下憤怒,可以大大降低血壓升高的危險,進而降低心臟病危險。從怨字的結構也能看出,把心踩在腳下,舉著小刀,一旦抱怨,矛頭就是他人或指向自己,實際上也是一種攻擊行為,而攻擊行為常常傷人傷己。長期抱怨導致的憤怒等負面情緒的積累,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還會使內分泌出現(xiàn)紊亂,長此以往肯定是不利身心健康的。
慢性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患病人群多、健康受損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從這個角度上看,長期抱怨不斷,不但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沒有好處,而且會傳染他人,會讓人處于“怨而生恨”的不良心態(tài)中,因此,總抱怨是一種慢性病。網絡上,有不少內容就是抱怨的回收站,潛水的或露面的,紛紛吐槽訴苦,工資太少、道路擁堵、物價漲了……往往引起很多網友的跟帖,抱怨就像越滾越大的雪球,甚至會引發(fā)憤懣的“雪崩”。
但是環(huán)境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就由壞變好;人際關系是需要維護的,也不會因為抱怨而好轉。當你不停向別人抱怨時,會給他人留下非常消極負面的印象,從而影響你的職場規(guī)劃和生活樂趣。試想一下,誰會愿意整天跟“祥林嫂”在一起,聽你喋喋不休的抱怨。心理學上有個“破窗效應”,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不久,其他的窗戶也被人打破。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形成風氣,就不容易改過來了。就好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抱怨也是這樣傳染破壞你的心境,從而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當意識到自己或他人在抱怨時,要及時將話題轉移到輕松的事情上,這樣可以幫助負面情緒的扭轉,化解抱怨帶來的傷害。聽完別人的抱怨或是自己抱怨過以后,或多或少心情都會有些不快,這時候可以找點積極、輕松、樂觀的文章或是節(jié)目來看,有助于調節(jié)低落的心情。誠然,抱怨是一種慢性病,但不等于生活中不能有丁點兒抱怨;抱怨要有度,至少是不經常、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
人都想讓自己的未來更好,但是去嫉妒別人,未來肯定不會好;去隨喜別人,隨喜功德,那么這份功德你也有,你也造了一份善業(yè),你的未來也會更好。佛門認為,隨喜別人,就是造善業(yè),積累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