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貴軍
摘要 目的:探討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方法及療效。方法:收治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采取強心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有效性常規(guī)治療,并加用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進行針對性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68例患者中,心功能已恢復至I級23.53%(16/68),Ⅱ級50%(34/68),Ⅲ級22.06% (15/68),Ⅳ級4.41%(3/68),死亡O,總有效率可達95.59%。結論:采用倍他樂克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不僅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和心室重塑及發(fā)展有顯著效果,而且對控制病死率也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 風濕性心臟?。恍牧λソ?;倍他樂克
風濕性心臟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易發(fā)心肌炎癥粘連、纖維化及鈣質沉著等癥狀,可使心臟單瓣膜甚至多瓣膜的功能受損,進而改變其血流動力學,導致更多惡性并發(fā)癥的出現,最終可使患者出現心力衰竭癥狀。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疾病機理與臨床癥狀較復雜,其可日益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此,臨床上應積極使用常規(guī)性和針對性治療藥物,以緩解患者心衰癥狀,為改善其生活質量提供有力保證。本研究選取68例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觀察及統計整理其臨床治療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齡29~78歲,平均(48.66±5.52)歲。依據患者的既往病史、臨床各種表現、心臟雜音檢測、X線檢查、心臟彩色B超或超聲心動圖檢查等,明確其均符合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同時排除了非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例。患者的病癥主要為單純二尖瓣狹窄病變、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并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病變,部分患者合并有多瓣膜病變、左心或右心肥大等情況,并且患者的雙下肢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以及都存在呼吸困難表現。治療前,所有患者的心功能評級均Ⅲ.Ⅳ級。
治療方法:對所有心衰急性期的患者首先采取強心、利尿及擴張血管等常規(guī)基礎性藥物治療,待其胸悶、氣急及體液潴留等典型的心衰癥狀明顯緩解后,再采用具有選擇性的β1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進行針對性治療,初始劑量12.5 mg,2次/d。若患者在開始治療2周內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可將服用劑量增加至翻倍,以達目標劑量(50~ 72.5 mg),2次/d;若不能達到目標劑量,則患者應堅持可耐受的最大服用劑量,以盡可能提高療效。注意:服用劑量還要根據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指標的改變情況給予適當的減量調整。
觀察評價:觀察前要詳細檢查及記錄患者的血壓、心率等各項指標,并嚴格按照NAHY法或6分鐘步行實驗對患者的心功能進行觀察及分級。①若患者的心功能已恢復恢復至≥Ⅱ級,視為顯效;②心功能恢復至Ⅲ級為有效;③恢復至Ⅳ級則為無效。
結果
臨床治療效果:在68例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已恢復至I級23.53% (16/68),Ⅱ級500/0 (34/68),Ⅲ級22.06% (15/68),Ⅳ級4.41% (3/68),死亡0,故整體治療的總有效率可達95.59%,見表1。
不良反應:本組患者于治療過程中,發(fā)生肌肉疼痛性痙攣0,口干3例,結膜炎0,鼻炎0,血壓異常下降0。從總體上來講,本次治療的安全性很高,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討論
在我國臨床中,風濕性心臟病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由于病程發(fā)展為漸進性,其對心臟瓣膜結構的破壞為不可逆,因此,對風濕性心臟病心衰在常規(guī)強心、利尿、擴張血管及抗血栓等基礎治療上,給予長期β1受體阻滯劑(位他樂克)治療,可減弱兒茶酚胺的作用,使患者的生理與心理負荷均有所減輕,從而降低其心率、心排出量及血壓,延長心室舒張期、改善心室充盈,且不會阻礙正常生理性血管的擴張,利于保護心肌收縮功能,以阻滯或延緩患者的心衰發(fā)展,目前是一種很有效、很安全的藥物治療方法。此外,若患者發(fā)生急性心力衰竭時,靜脈治療還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胸痛癥狀、降低心室率、減少其發(fā)生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等,早期治療更利于限制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及進展,即治療開始越早,得益就越大。
綜上所述,在積極的有效性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針對性采用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不僅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和心室重塑及發(fā)展有顯著的效果,而且對控制病死率也有顯著作用,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