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俊雯
摘 要:美術是兒童認識世界、表達情緒與思想的最直接的方法,而美術課堂卻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把兒童的想象力扼殺在搖籃里。教師應該正確引導,讓孩子用美術的視覺去表達、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學會用美術表達,感悟生活。針對這個視角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兒童;美術;表達
縱觀現在的美術課堂,你不難發(fā)現,現在的課堂大多數是依據教材去教授孩子繪畫,照本宣科、循規(guī)蹈矩的路數使得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難較好地發(fā)揮出來。十九大召開,要求全民都要創(chuàng)新,更何況孩子,更應該讓孩子在“美”的課堂生機勃勃,而不是讓兒童對美術的熱情日漸消退。造成這些現象的成因如下:
—、師控課堂,“我說你做”
現在的美術課堂大多數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投放一個畫面,毫無生趣,兒童的美術課學習便形成了針對教材的內容或者參照物的復制。在課堂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就很難發(fā)揮出來,兒童就是被動地讓教師帶領著學習,缺少了美術個性的思想情感的表達。
如,教學《動物朋友》這一課時,看到題目,如果老師做得恰到好處,就會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盡可能地把平時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總結出來,讓學生根據自己頭腦里存在表象去繪制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形象??墒抢蠋熍聦W生畫得五花八門,老師就在黑板上畫范畫,老師邊畫邊講技法,然后學生去臨摹。同時教師在范畫時不斷地強調圖形的比例,只注重圖形的“形”,而忽略了圖形的“神”,學生無法用美術的語言表達,美術課堂只是臨摹這個老師的范畫。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規(guī)定:“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chuàng)造為特征?!倍佬g的視覺形象主要來源于古今中外無數的經典美術作品。為了能更好讓學生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chuàng)造獲得審美并提高的素質,每冊美術教材都安排了適于學生欣賞的經典作品。作為美術老師就應該帶著孩子走進“美”的課堂,讓孩子學會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老師越俎代庖,限制學生的發(fā)展。
二、模仿型“依樣畫瓢”
正是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讓學生對美術沒有了“美”感,失去了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的積極性。簡單地理解為美術課就是無休止地畫、畫……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無法實現自我與情感的表達,難以個性地進行美術的創(chuàng)作,只有隨著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而進行學習和練習,長此以往,美術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減弱。對美術那份鐘愛的熱情也會漸漸消減。
今年,在筆者聽的一次美術公開課上,有個三年級的孩子畫了一個黑色的村莊,而且周圍的一切都是黑色。不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村莊為什么是這個顏色,當他興高采烈地來到老師面前說:“老師給我打分?!崩蠋熆纯此漠嫞挍]說就展示給同學們看,并且說:“你們見過這樣的村莊嗎?如果讓你給打分你會給他多少分?”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著:“0分、5分、10分……”聽了學生的話,教師也有點發(fā)火,吼道:“怎么會有這樣的村莊?”收到批評的孩子似乎想辯解什么?但是在教師的威嚴下,他僅僅努努嘴就離開了。這個孩子或許以后可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樣中規(guī)中矩,做個“乖”孩子,但是孩子那份想象的翅膀似乎就被此被折斷,再也飛不起來。其實美術哪有什么評價的標準,只要畫中傾注著了作者獨一無二的情感,這就是美的藝術。如達·芬奇《最后的晚餐》、雅克·路易·大衛(wèi)《那拉之死》……這些作品哪一幅不傾注作者的情感在里面呢?所以,老師能否“停一步”讓兒童用兒童的視覺、美術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要操之過急,孩子才能展開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
美術課程重在利用視覺的形象自我表現。我們的美術教材過于明確地提示或示范有可能束縛學生的自我表現。更不能讓學生用美術來表達美術獨特的魅力。為此,美術老師應該在運用教材的同時,高于教材能觸類旁通,讓學生用美術的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達。如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敢說敢做,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這時我們美術老師應該在班級里舉行一些“小梵高風采”活動,針對“小梵高日記”中的美術表達,嘗試讓學生去說,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表達,線描、水粉、手工……提高學生對藝術的多種表達方式。
三、無根性“不知所起”
其實美術課應該多問問學生“所為何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墒窃诋斚碌拿佬g教學中,美術課只是一種輔助的學科,也就是非考試學科,學生也感覺上美術課的壓力很小,畫得好壞也沒有什么壓力。只作為興趣或者特長涂鴉。教師也不給學生講為什么要學習美術?學習美術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怎樣的作用和意義?未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從而缺失了對于美術學習行為本身的一種源發(fā)性思考。對于兒童來說,更是不明白為何學習美術?學習美術有什么意義及作用,更不知道美術對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著名的藝術家田漢也說過:“有生命的藝術常常是野生的而不是溫室里的?!币虼嗣鎸和淖髌罚且环N原生態(tài)的,老師的評價要有效。這樣兒童才能展開豐富的想象,興趣盎然地表達。
美術的學習學無定法,但是貴在得法。對小學美術教學來講,不是讓學生畫多少畫,而是讓學生學會美術的表達。通過美術來反應他們的兒童世界來宣泄他們的情感,不斷提升兒童的藝術表現力與實際運用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審美觀念和美的表現力來感受生活。
參考文獻:
[1]孫建軍.學前兒童生活化美術教學的有效策略[J].美術天地,2013(3).
[2]邵艷波.淺談少兒美術教育[J].小學美術大世界,2013(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