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霞
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把教育的智慧和魅力演繹得淋漓盡致。從中我們深知,教育只有走進心靈,方得學生,才有力量。如何喚醒這種力量?正面管教的學習和運用,提升了龍口西小學班主任工作技能。
一、踐行“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專為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尊重、負責任和合作能力等優(yōu)良社會品格和生活技能。2016年秋,我校組織了正面管教的校本培訓。它提倡“和善而堅定”“不驕縱不懲罰”的教育理念,以愛、鼓勵、尊重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自主、自律、自立的品格。
1. 利用班會,實現(xiàn)生生、師生、親子互動。班主任將正面管教的德育功能與學校的主題班會有機結合,使學生與學生、班主任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朝著一個平等、和諧的方向前行。如:以往六年級學生的畢業(yè)典禮都是以歌舞等才藝匯演的熱鬧形式進行,但走不進學生的心靈。本屆六年級畢業(yè)班嘗試將正面管教與畢業(yè)典禮相結合。當天,每班四十多位孩子圍坐在一起,受邀家長則坐在外側與自己的孩子面對面,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孩子們通過致謝、毛線團活動,分享自己六年的收獲。看著孩子們手中的毛線連接成了一張大大的網(wǎng),看著孩子和家長那滿是愛的眼神和漣漣淚水,聽著家長和孩子彼此真誠的感謝,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正面管教所帶來的尊重、平等與和善,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因為價值感、歸屬感的滿足而帶來的愉悅與幸福。
2. 利用教師工作坊,實現(xiàn)師師、班班、校區(qū)互動。參加了教師工作坊、學校講師認證班培訓的老師,積極投身到正面管教的實踐之中。他們分別在本年級、本校區(qū)、校區(qū)間,勇敢地嘗試帶導活動,對于一些利用正面管教取得鮮明成效的案例則拿出來交流、分享,以期實現(xiàn)“實踐—反思—提升”的循環(huán)。如:我校穗園校區(qū)的葉冬嫻老師,面對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遇到了不少挑戰(zhàn)。班上有個崔同學脾氣特別暴躁,經(jīng)常攻擊別的孩子。葉老師采取了很多教育方法,都未見成效。于是,瑞安校區(qū)的董海超老師組織講師班成員為她開展教師互助活動。在董老師的帶導下,參與的老師群策群力,識別出孩子行為的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其心底的信念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老師們頭腦風暴,提供了很多解決方法。最后,葉老師選擇了“設定無言暗號”“計劃特別時刻”兩種方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崔同學慢慢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樣的帶導活動不但加強了校區(qū)之間老師們的聯(lián)系,同時也提升了帶導老師和參與老師的工作技能,讓老師們找到了價值感與歸屬感。
3. 利用家長工作坊,實現(xiàn)家校、社校、家社互動。參加了家長講師認證班的老師積極、主動地開辦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讓家庭和社會共同感受到正面管教的魅力,如:我校精英小記者走進特警部隊、地鐵站、廣東檢疫技術中心、上海、香港等地進行“小眼睛看世界”媒介素養(yǎng)實地采風活動。家長、老師站在孩子的身旁,作參謀、不干預、不代替。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家長和社會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家長工作坊的開展,讓家長意識到如何真正信任、尊重孩子,同時加強了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二、“正面管教”行之有效
接受正面管教,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了,如班規(guī)班約的制定、班干部競選、班會活動的開展等,都能做到規(guī)范自我、大膽參與、積極開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了,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更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思考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以及對未知世界始終充滿好奇與興趣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增強了,如孩子們在閱讀、春季秋季游等活動中,自行制定活動方案、全程記錄活動過程、總結匯報活動成果。
在正面管教的引導下,老師們關注孩子的感受,努力使用有效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關愛、歸屬感和自我價值。自從把正面管教運用到課堂后,老師們發(fā)現(xiàn)之前教學中出現(xiàn)的批評、寫檢查、找家長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丟失的價值感和幸福感逐漸回歸,學校形成了“快樂學習,幸福工作,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面。
教育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它關注的是長期的效果。當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更用心關注學生的感受,覺察自己的情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正面管教的工具,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社會與學校之間心與心的聯(lián)結就會越來越緊密,美好的教育生態(tài)也一定會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責任編輯 韋英哲